卷一·天文(1 / 2)

卷一·天文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

在遠古時,人們沒有把天和地分開,元氣渾成的樣子叫做“混沌”;古人認為混沌一經分開,天和地也就形成了。

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元氣中清氣上升形成了天;濁氣下降形成了地。

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

太陽、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被稱作“七政”;天、地和人,被稱為“三才”。

日為眾陽之宗;月為太陰之象。

太陽是一切陽性事物的源泉;月亮是一切陰性事物的象征。

虹名蟲帶蟲東,乃天地之淫氣;月裏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虹,又稱蟲帶蟲東(dì dòng),古人認為虹的出現多與災害、邪祟、生育、男女等事有關,因而稱它是天地間的“淫氣”;月亮裏有一隻蝦蟆,它是月亮中的精靈。

風欲起而石燕飛;天將雨而商羊舞。

大風來臨前,石燕滿天飛;大雨來臨前,商羊展翅起舞。

旋風名為羊角;閃電號曰雷鞭。

旋風的別名叫“羊角”;閃電又稱“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號。

青女是古代神話傳說中天神青霄王的女兒,執掌霜雪;素娥即嫦娥,古代傳說有嫦娥奔月的故事,所以古人往往用嫦娥作為月亮的代稱。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車之女曰阿香。

雷部有一個跑得快的鬼叫“律令”;雷部有一個推車的女鬼叫“阿香”。

雲神係是豐隆;雪神乃為滕六。

雲神的別名稱“豐隆”;雪神的別名叫“滕六”。

欻火謝仙,俱掌雷火;飛廉箕伯,悉是風神。

欻火和謝仙是主管雷火的神;飛廉和箕伯都是風神。

列缺乃電之神;望舒是月之禦。

列缺是主管電的神;望舒是為月神駕車的神。

甘霖甘澍,俱指時雨;玄穹彼蒼,悉稱上天。

“甘霖甘澍”,都是指下得及時的雨;“玄穹彼蒼”,都是天的代稱。

雪花飛六出,先兆豐年;日上已三竿,乃雲時晏。

滿天飛舞著六瓣的雪花,這是預兆明年將是一個豐收年;太陽已經升得有三竿高,是說時候已經不早啦。

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

“蜀犬吠日”,比喻人少見多怪;“吳牛喘月”,是笑話人因過度害怕,分不清事情的真假。

望切者,若雲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形容殷切盼望的,就比喻成像久旱盼雨一樣;形容得到人大恩大德,就說像萬物得到了雨露的滋潤。

參商二星,其出沒不相見;牛女兩宿,惟七夕一相逢。

參、商二星,一在東,一在西,此出彼沒,永不得相見;牛郎、織女兩座星宿,他們隻有在每年的七月初七才相會一次。

後羿妻,奔月宮而為嫦娥;傅說死,其精神托於箕尾。

相傳上古有一個國君叫後羿,他的妻子偷吃了長生不老藥奔到月宮變成了嫦娥;商朝有個宰相叫傅說,相傳他死後靈魂寄托在箕星。

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

頭上頂著星星起身,頂著月亮回來,形容人早起晚睡的操勞;用雨沐浴,用風梳頭,比喻人在塵世中的奔波勞苦。

事非有意,譬如雲出無心;恩可遍施,乃曰陽春有腳。

事情並非是有意做的,比喻成雲無意中露出藏在雲中的山峰;遍施恩情,叫做陽春有腳。即所到之處,有如春天般溫暖萬物。

饋物致敬,曰敢效獻曝之忱;托人轉移,曰全賴回天之力。

贈送禮物表達敬意,稱做效仿古人的“獻曝之忱”;托人周旋,叫做全都仰仗您“回天之力”。

感救死之恩曰再造;頌再生之德曰二天。

感謝別人的救命之恩,說如同再次給我生命;稱頌別人使自己重新獲得生命,說如同我有兩個天庇佑。

勢易盡者若冰山;事相懸者如天壤。

權勢達到極點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是經不起太陽照射的;事情相差懸殊就像天和地,根本不能到一起。

晨星謂賢人寥落,雷同謂言語相符。

人們常用“寥若晨星”,形容賢能的人像早晨的星星一樣稀少;人們常用“彼此雷同”,形容不同的人講的話意思相同,如同雷聲很少區別。

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事不量力,不殊誇父追日。

心中有過多的憂慮,與“杞人憂天”沒什麼兩樣;做事不量力而行,如同“誇父追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