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有天地:易卦始於乾坤兩卦,乾為天,坤為地。序卦以天地代卦名。
②穉:幼小。
③需:陸德明曰:“《需》,飲食之道也,訓養。”
④比:《彖傳》:“比,輔也。”親附。
⑤畜:讀為蓄,積蓄。
⑥高亨說:“‘履者,禮也’一句,今本無,注文有。乃傳文誤入正文。《集解》本及王弼《易略例卦》篇並有此句。今據補。”
⑦否:閉塞不通。
⑧豫:安逸,安樂。
⑨麗:附麗,攀附。
[譯文]
《乾卦》為天,《坤卦》為地,有天地然後化全萬物。充溢於天地之間唯有萬物,所以接下來是《屯卦》。《屯卦》是盈滿充斥的意思。《屯卦》象征萬物初生之狀態。萬物初生必然是蒙昧初開,所以接著是《蒙卦》。《蒙卦》是萌發之意,萬物尚幼小。萬物幼小需要養育,所以接著是《需卦》。《需卦》為飲食之義。攫取食物必然引來爭訟,所以接下來是《訟卦》。爭訟必起自眾人,所以接下來是《師卦》。《師卦》就是眾多的意思。物既成群必互相協作,所以接下來是《比卦》。《比卦》就是互助。互協互助,必然物有豐餘。所以接下來是《小畜卦》。物資豐餘然後才能講究禮節,所以接下來是《履卦》。《履卦》就是禮的意思。有了禮節才能安泰,所以接下來是《泰卦》。《泰卦》就是通泰的意思。凡事物不可能始終通泰,所以接下來是《否卦》。但事物不能始終阻遏,所以接下來是《同人卦》。有了大功業不可自滿,所以接下來是《謙卦》。有了大功業而能謙讓必獲安逸,所以接下來是《豫卦》。安樂之業必有人喜慕追隨,所以接下來是《隨卦》。以喜慕而追隨別人必然要為人幹事,所以接下來是《蠱卦》。《蠱卦》就是幹事。勤於事然後可以成大業,所以接下來是《臨卦》。可觀才能合符人意,所以接下來是《噬嗑卦》。嗑就是符合的意思,但事物不可隨意苟合,所以接下來是《賁卦》。《賁卦》就是文飾的意思。但是事物過分文飾,反而喪失質地之美,所以接下來是《剝卦》。《剝卦》就是剝蝕的意思。但是事物不可能窮盡地剝蝕。至於極限就會由下及上複原,所以接上來是《複卦》。重新複原了就不會再呈謬妄,所以接下來是《無妄卦》。覺悟到不呈謬妄,然後可以保守積蓄,所以接下來是《大畜卦》。有了積蓄才可以加以調養,所以接下來是《頤卦》。《頤卦》就是養育的意思。不養育就不可以發展,所以接下來是《大過卦》。事物不可能始終處在發展的巔峰,所以接下來是《坎卦》。《坎卦》就是陷入險境的意思。陷入險境必然要攀附,所以接下來是《離》卦。《離》就是攀附的意思。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①。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遁,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返於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_《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②,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③,故受之以《震》。《震》,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注釋]
①錯:借為措,施行。
②革:改造修理。這裏指淘洗舊井。
③鼎為寶器:古代王侯大夫的國與邑也稱為器。古代宗法世襲製度,國與邑原則上由長子繼承,故曰:“主器者莫若長子。”《說卦》:“《震》為長子。”故《鼎卦》之後繼之以《震卦》。
[譯文]
先有天地,然後產生萬物。有了萬物然後才有男女。有了男女然後才有夫婦。有了夫婦然後才有父子。有了父子然後才有君臣。有了君臣才分出上下。有了上下等列,禮義才有了施行的基礎。夫婦的倫理關係理應長久不變,所以接下來是《恒卦》。《恒卦》就是長久的意思。事物不可能長久保持原狀,所以接下來是《遁卦》。《遁卦》就是衰退的意思。事物不可能始終衰退,所以接下來是《大壯卦》。事物不可能始終興旺,所以接下來是《晉卦》。《晉卦》就是漸進的意思。進退必帶來損傷,所以接下來是《明夷卦》。夷就是損傷的意思。在外麵受傷必返歸於家,所以接下來是《家人卦》。家運衰微必生乘舛,所以接下來是《睽卦》。《睽卦》就是科舛的意思。乘舛必生災難,所以接下來是《蹇卦》。《蹇卦》就是艱難的意思。事物不可能始終處在艱難之中,所以接下來是《解卦》。《解卦》就是緩解的意思。處境平緩則可能有疏忽之失,所以接下來是《損卦》。挫損不已反而必定帶來增益,所以接下來是《益卦》。受益不止必然帶來潰決,所以接下來是《夬卦》。《夬卦》就是潰決的意思。潰決必遇阻遏,所以接下來是《姤卦》,《姤卦》就是交遇的意思。凡物交遇必然積聚,所以接下來是《萃卦》。《萃卦》就是積聚的意思。積聚而堆高就是升,所以接下來是《升卦》。不斷的升高必然進入困境,所以接下來是《困卦》。遭遇到上升的困難必然會轉入下降,所以接下來是《井卦》。日久損淹的井不可能不加以海洗,所以接下來是《革卦》。變革事物的突出典型是那變生為熟的沸鼎,所以接下來是《鼎卦》。鼎是祭器,主持祭祀祖先應是長子的責任,所以接下來是《震卦》。《震卦》就是震動的意思。事物不可能總是處於動蕩之中,必須使其停息,所以接下來是《艮卦》。《艮卦》就是停止的意思。事物不可能總是停滯的,所以接下來是《漸卦》。《漸卦》就是漸進的意思。漸進終必有所歸依,所以接下來是《歸妹卦》。獲得了歸依必然強大,所以接下來是《豐卦》。《豐卦》就是大的意思。壯大到極限必然喪失其歸宿,所以接下來是《旅卦》。飄流而找不到棲身之所,所以接下來是《巽卦》。《巽卦》就是歸入的意思。歸入棲息之處而後喜悅,所以接下來是《兌卦》。《兌卦》就是喜悅的意思。喜悅之餘就會散漫,所以接下來是《渙卦》。《渙卦》就是離散的意思。事物不能任其長久離散,因此接下來是《節卦》。有節製而使人信任,所以接下來是《中孚卦》。守信任的人必然履行其諾言,所以接下來是《小過卦》。超乎平常者必有所成就,所以接下來是《既濟卦》。但是事物不可能盡善盡美,所以接下來是《未濟卦》。六十四卦至此終結。
雜卦
[題解]
本篇是說打破六十四卦的正常排列順序,以意義相反的綜卦或意義交錯的錯卦(又稱旁通卦)分別對舉排列,並加以扼要的解釋,使人對卦體和事物發展中的反對、旁通現象有了較清晰的印象。因沒有按照《序卦傳》的次序排列,故稱《雜卦傳》。它本身可稱得上是一篇精彩的哲學論文。
《乾》剛《坤》柔。《比》樂《師》憂。《臨》、《觀》之義或與或求①,《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損》、《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時也。《無妄》,災也。《萃》聚而《升》不來也。《謙》輕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賁》,無色也②。《兌》見而《巽》伏也。《隨》,無故也③。《蠱》則飭也④。《剝》,爛也。《複》,反也。《晉》,晝也。《明夷》,誅也⑤。《井》通而《困》相遇也。《鹹》,速也。《恒》,久也。《渙》,離也。《節》,止也。《解》,緩也。《蹇》,難也。《睽》外也。《家人》,內也。《否》、《泰》,反其類也。《大壯》則止,《遁》則退也。《大有》,眾也。《同人》,親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過》,過也。《中孚》,信也。《豐》,多故也。親寡《旅》也。《離》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處也。《需》,不進也。《訟》,不親也。《大過》顛也。《姤》,遇也,柔遇剛也。《漸》,女歸待男行也。《頤》,養正也。《既濟》,定也。《歸妹》,女之終也。《未濟》,男之窮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注釋]
①與或求:與,施與。臨民者施其政。求,訪求。觀察民情,訪求其所需。
②賁:女飾。文飾過分,則失其美,故曰:“賁,無色也。”
③故:《廣雅·釋詁》:“故,事也。”無故,即無事無為。
④飭:整飭。與“無故”相對而言。
⑤誅:沒。明夷之卦象為日入地中,故曰,與“晝”相對而言。
[譯文]
《乾卦》剛健,《坤卦》柔順。《比卦》快樂而《師卦》憂慮。《臨卦》、《觀卦》的意義,前者是施行。後者是觀省。《屯卦》象征著萬物萌現而各居其所。《蒙卦》之義是萬物錯雜而顯著。《震卦》表示起動。《艮卦》表示停止。《損卦》、《益卦》表示衰盛的開始。《大畜卦》之義為積蓄。《無妄卦》之義為災害。《萃卦》之義為積聚。《升卦》之義為升進。《謙卦》是自輕而《豫卦》是怠惰。《噬嗑卦》意思是嚼食。《賁卦》的意思是文飾過分。《兌卦》顯現而《巽卦》隱伏。《隨卦》是順任而無為。《蠱卦》是任事而整飾。《剝卦》之義為腐爛。《複卦》之義為歸複。《晉卦》意味著日出光明。《明夷卦》意味著日沒黑暗。《井卦》是流暢而《困卦》是咽遏。《鹹卦》為感應迅速。《恒卦》為持久恒常。《渙卦》表示喚散。《節卦》表示節製。《解卦》有緩解之義。《蹇卦》有艱難之意。《睽卦》之義為離落。《家人卦》之義為相聚。《否卦》、《泰卦》正好相反,表示否塞與通泰。《大狀卦》含有物盛則衰的道理。《遁卦》反映隱引退避的心態。《大有卦》是得眾。《同人卦》是相親。《革卦》表示除去故舊。《鼎卦》表示變革取新。《小過卦》是過度。《中孚卦》是誠信。《豐卦》之義是富足多憂。《旅卦》之義是親近寡少。《離卦》象征著火焰向上。《坎卦》表示水流向下。《小畜卦》是積蓄微薄。《履卦》之義是不安居處。《需卦》之義是猶疑。《訟卦》是相爭。《大過卦》是傾覆。《姤卦》之象為陰柔遇著陽剛。《漸卦》之象表示新娘等待迎娶。《頤》卦表示以中和養性。《未濟》卦表示男子誌向不行。《夬卦》為決斷,剛盛柔足以決斷。剛為君子,柔為小人,君子之道在發展,小人之道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