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A輯生活處處有歡樂
世間美好的事物,是我一輩子也愛不完的,不論命運一時有多刻薄,我卻永遠不會喪失,屬於我的那份心境。
他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在那麼不如意的時候,他依然快樂,依然生活得很美。
多好啊!活得很美
□劉墉
“我最近好為難。”有個條件不錯的男學生對我說,“我有兩個女朋友,都很愛我,我也很喜歡她們,不知該選哪一個。”
“表明兩個條件差不多。”我說。
“不!條件差得多。”學生瞪著我說,“一個很有錢,家裏放了一架史坦威的大演奏琴。另一個很窮,我常給她打電話,打一半,就沒法說了。因為她的臥室正靠著鐵道,火車過,整個房子都震動,什麼也聽不見,隻好拿著電話發呆。”
隔了半年,遇到那學生,他已經結婚了。
“娶了史坦威鋼琴的?”我笑道。
“不!娶了鐵道旁邊貧民區的。”
“噢!”我點了點頭,“不簡單哪!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
“有!有一天,我到她家去,坐在她臥室聊天,突然火車過,好響!帶起一陣風,把窗簾都吹起來了,那是一塊很便宜的薄棉布的窗簾,她自己用手縫的。”這時候,陽光射進來,我看見窗台上放了一個寶特瓶切一半做成的花盆,裏麵開著一叢不知名的小黃花。我問她那是什麼花。她很不好意思,擋在前麵說:“是不值錢的花。”我又問:“很漂亮啊!是什麼花嗎?”她吞吞吐吐半天,才說:“是野地裏挖來的小草花,不值錢!”學生臉上露出一種好特殊的光彩,你知道嗎?我那時突然產生一種感動,衝上去抱住她,叫她不要那麼說,不要說不值錢,美的感覺是不能用錢衡量的!就在那一刻,我發覺,我深深愛上了她。
感動心靈的美,不見得華麗
學生的話,常浮過我的腦海,我常想像那個浴著午後的陽光,被風拂起的窗簾,和窗台上逆光看去的那叢野草花。多麼平凡,多麼美!
記得有一年情人節,去花店定花,花店老板隨手拿了一枝玫瑰送我。
回家,我把那枝玫瑰插在細細的小瓶子裏。隔兩天,情人節的花也送到了,是24朵玫瑰。我又找了一個大大的水晶瓶,放進去。
奇怪的是,那24朵馥鬱的玫瑰,和旁邊孤零的一小枝比起來,我卻對那一枝,有種特別的感動。覺得好精巧、好細致、好有慧心。
也想起有一次到前曆史博物館館長何浩天先生家去。他的家布置得很簡樸,案上沒花,隻有一盆番薯冒出的青苗。淡紅色的番薯皮,翠綠彎轉的藤葉,給人一種特別的雅致。讓我回到童年,記憶中父親用小水皿養的蒜苗,在冬天的窗前,盎出一片新綠。
真正會心的美,常像是簡簡單單的禪宗水墨畫,不必華麗的色彩,也無須複雜的構圖,卻能在那“空靈”引人遐想,給人美。
美,幫我們度過人生的苦難
自從女兒上幼兒園,也常常給我這種美。
她有個放自製玩具的籃子,乍看好像垃圾桶。裏麵有用超級市場上的牛皮紙袋做的帽子,用衣服夾子和鈕扣組成的小人,用紙盤做的麵具,用黃豆組成的圖畫。學校動不動就發通知,要家長給孩子準備空的鮮奶盒子,或衛生紙用剩下的“紙軸”。跟著就讓孩子從學校帶回那些廢物組成的玩具。
問題是,大人眼中的廢物,卻成為孩子的寶貝。他們不在乎世俗的價值,隻在乎自己有沒有感動,有沒有想像。
於是,常看見小丫頭舉著她的勞作炫耀。先覺得她傻。想想,才發覺是自己俗。她讓我又想起那個學生的女朋友,窗台上放的寶特瓶花盆,和裏麵的小草花。更讓我想起以前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的一段話:
“你們將來教美術,目的不應該是造就幾個專業的藝術家,而是培養一批有美感的國民,讓他們能在最平凡的東西上,見到美,也懂得利用身邊平凡的東西,創造美;使他們對生活有一種積極快樂的態度,而不隻是現實的價值;更使他們能以美的感覺,麵對人生的苦難。”
人,就是一種美
記得初到紐約的時候,去蘇活區看一位藝術界的老朋友。進入他的工作室,我差點窒息。
隻見一片煙塵飛揚,四處彌漫著濃濃的油漆味,他正埋頭修理古董。
他把顧客送來的瓷器碎片,慢慢拚起來。先用膠水粘合,再用瓷粉填補、打光。然後把斷缺的花紋,照原來的樣子畫好。再用噴飛機的罐裝油漆,將表麵噴成釉彩的光亮。
朋友摘下口罩,陪我走出工作室,小心跨過殘雪的泥濘,步上曼哈頓昏暗的街頭。
“多美啊!”他一麵嗬著手、吐著白煙,一麵抬著頭,看那四周像要圍過來的高樓,近乎詠歎地說,“紐約!一個真正看到人的城市。”指指高樓,又指指蹲在街角的浪人,“都是人創造的,各式各樣的人,多美!”
我看著他的臉,看到臉上的感動,也從心底產生一種感動——他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在那麼不如意的時候,他依然快樂,依然生活得很美。人不輕狂枉少年。
年輕就要轟轟烈烈
□羅西
在南極,細菌幾乎無法存活,所以考察隊員即使受涼也不感冒,十分平安。可是,考察隊員們一返回“塵世”,便紛紛發燒感冒、拉肚子。醫生解釋說,長期在無菌條件下,人體防禦係統處於放鬆、平和狀態,人的抵抗力因得不到鍛煉而降低。
確實,人是在戰鬥中成長的。而年輕更是意味著挑戰、考驗與磨難。
我可以平平淡淡,但不要平平淡淡。我要的是轟轟烈烈,是生命中最激昂的那首進行曲,而不是小夜曲。
人不輕狂枉少年。
血性、氣盛,甚至衝動,是因為年輕。我可以諒解並正視所有的失敗,但從不原諒自己的懦弱。我要良知、智慧,也要勇敢、冒險、競爭,和所有因衝鋒陷陣而犯下的失誤。
不甘平庸,是年輕的宣言;有棱有角,是年輕的風貌。逃避磨煉,苟且偷安,其實是無能為力,是自欺欺人,是一種鬥誌的退化。
年輕無須唱“平平淡淡才是真”,年輕應該是一束火焰,轟轟烈烈,燃燒是惟一的語言與豪情。在以後的日子裏,生活給予我的苦難依然很多。然而,每當我氣餒灰心時,一想起那個奮飛不止、努力不懈的小生命,我便不讓自己放棄任何一次奮鬥。而且,我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勇敢地走出困境。
永不絕望
□靈恩
那是一段心灰意冷又寂寞無助的日子。
生活中接踵而至的不幸使我那顆已經疲憊不堪的心再次失去了平衡。那時候,仿佛歡愉都已離我遠去,伴隨我的隻是綿綿不盡的苦楚和無望。
然而,偶然的一件事卻改變了這一切。
一個狂風大作的傍晚,我想起實驗室的門窗也許沒有關好,便回到實驗大樓。在實驗室門口,隔著門上玻璃,我看到了這樣一個場麵:一隻很漂亮的小鳥在實驗室裏來回不停地飛著,看來它被困在裏麵了。不知它是怎樣闖入的,也不知它在裏麵呆了多久。我沒有馬上打開門,因為我想看看這個小生靈如何麵對它所處的困境。
小鳥在實驗室裏不停地盤旋,似乎在尋找通向室外的出口。大約過了兩分鍾,它突然直線式地向西邊窗戶飛過去,大概是因為這方向還有一線亮光,它以為從那裏可以飛出去。
“砰”一記很沉悶的聲響,我看見那隻小鳥被厚實的窗玻璃反彈了回來,它摔在地上並打了好幾個滾。而後無力地伏在那裏,身體劇烈地抖動著。
“它一定受傷了!”我這樣想著。大概30秒後,小鳥又重新展開翅膀,飛向玻璃窗。不幸的是它再次被重重地摔在地上,以至躺在那裏足足5分鍾。
但這挫折沒有能使小鳥屈服,它仍舊一次又一次地向著窗飛過去。雖然飛行的速度越來越慢,力量也越來越少。
就在這時,我發現那個窗戶有一扇窗門還沒關嚴,那空隙隻能容下小鳥的身體出入,或許當初它就是從那裏飛進來的。
半小時後,小鳥又一次被窗玻璃彈回,這次是摔在窗台上,它完全癱倒了,一動不動。
望著窗台上那個苟延殘喘的小生命,我的心劇烈地跳起來。也許它再也無力飛出去了,我完全可以幫助它的,但我卻眼看著它掙紮而袖手旁觀,這太殘忍了。一種罪惡感在我心裏蕩開,就如我親手殺死它一樣。我開始內疚起來。
大約又過了5分鍾左右,我驚喜地發現小鳥那羽毛蓬亂的頭慢慢地抬了起來,身體似乎也在積聚力量,但願它能看到那條縫……我迅速地閉上了眼睛,心裏虔誠地為它祈禱著。
是的,後來它就從那個空隙衝出去了。當我看見它奮起飛向天空的一霎那,我的眼睛一片朦朧。我被這個不屈的小生命深深地感動了。
在以後的日子裏,生活給予我的苦難依然很多。然而,每當我氣餒灰心時,一想起那個奮飛不止、努力不懈的小生命,我便不讓自己放棄任何一次奮鬥。而且,我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勇敢地走出困境。回憶之美是生命賜予的。假如你還年輕,回憶將把你帶回金色的童年和藍色的少年。
與生命的對話
□尤今
什麼是幸福
幸福也是一種感覺,一種感情色彩濃鬱的感覺。它既會是對過去的回憶,對未來的向往,也會是就在眼前的思維畫麵。在冬天想像夏天,仿佛會感到溫暖的氣息。在茫茫的大海,想起甜蜜的小屋,在饑腸漉漉的旅途,想起一桌豐盛的宴席。輾轉於靜悄悄的病塌,想起英姿煥發的健康體魄,孑然一身的孤獨之時,想到情意綿綿的新婚之夜。都會使人產生幸福的感覺。有時把事情倒過來看,或者換一個角度從這一山去看那一山,也會使人為自己開辟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當然,這是從精神上來講的,物質上的享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智慧是經曆的產物
人的智慧與其說是教育的結果,不如說是經曆的產物。一個人,假如很少接觸社會,就不可能對社會有一個明晰的了解,更談不上對社會各種力量的研究與運用。對新聞界也是如此,有的人不喜歡新聞界,有的人害怕新聞界。隻有那些真正接觸過新聞界,了解新聞界的人,才會知道傳播媒介是多麼的重要,真正懂得運用新聞界的人,是那些有遠見有智慧的人。
回憶之美
回憶之美是生命賜予的。假如你還年輕,回憶將把你帶回金色的童年和藍色的少年。假如你是壯年,當你回憶起青年時代初戀的夜晚,你會禁不住地怦然心跳。假如你已到了老年,回憶將會使你擁有童年、少年、青年、壯年的全部曆程。回憶能使人返老還童,回憶更能使美好的時光長久不衰……
特殊的感受
夜間在海上遊泳,水稍一動便會發出一道道藍光,你的四肢就像四支畫筆,在繪寫一幅幅閃光的畫卷。而當你一動不動地躺在海麵之上,靜觀天幕間茫茫的群星,那種奇妙那種說也說不出的感受,在平日無論如何也是無法得到的。我想,中國古代老子的神秘,莊子的空靈,說不定就是在這種氛圍中誕生出來!
朦朧之美
生活中的美有時就像一襲薄薄的輕紗,朦朦朧朧。朦朧之美是美中之美。比如,你到朋友家作客,當你興致勃勃地品嚐你所喜歡的一種食物時,除非非常熟悉,最好別去打聽此食物的價格。因為這裏的氣氛顯然與金錢是不相協調的。一旦貼上金錢的標簽,這種說也說不出的氣氛,便會被衡量食物的價值所代替所埋沒。
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