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醫藥調節免疫係統1(2 / 3)

肌肉注射法

將丙種球蛋白、抗毒素等製劑進行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

口服法

口服法簡便易行,易於接受和推廣。最常見的口服疫苗是小兒麻痹糖丸活疫苗。

預防接種的注意事項

1、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製定接種計劃,明確接種對象與人數,準備用品器材。

2、嚴格按規定執行,實行一人一針一管,防止交叉感染。

3、接種一般應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前1~2月內進行。同一時期盡量不要接種兩種以上的疫苗,以免互相產生幹擾作用,影響免疫效果。

4、有下列疾病時不宜進行預防接種:發熱及患急性傳染病時,嚴重的心血管、肝髒、腎髒疾病,活動性肺結核、糖尿病、甲亢以及婦女月經期、妊娠期和哺乳期。

預防接種的反應和防治

預防接種所用的免疫製劑是一種異體蛋白質,注射給人體後可使人體產生一定的反應,其中包括過敏反應以及局部的紅、腫、熱、痛等反應。

局部反應

接種後24小時內紅腫直徑小於25cm為弱反應,25-50cm為中反應,大於5cm為強反應。附近淋巴結可有腫大壓痛,一般無須處理,適當休息後可恢複。

全身反應

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惡心、食欲減退等,一般1~2天即可消失。體溫低於375攝氏度為強反應。當反應嚴重,體溫高達39~40攝氏度以上時,應進行對症處理。

異常反應

主要為暈厥和過敏性休克,一般少見。暈厥多在空腹、疲勞、精神緊張狀態下接種時易發生。一旦出現暈厥,應立即讓病人處於平臥位,保持安靜,喂給糖水或溫開水,同時可針刺人中、十宣等穴位,一般不需用藥。如發生過敏性休克,應立即皮下或靜脈注射1:1000腎上腺素05~10ml。

觀察接種反應

接種活疫苗後,因疫苗中的細菌或病毒需在體內生長、繁殖,才能刺激免疫係統產生免疫力。所以,局部和全身有一定的反應。比如,皮內接種卡介苗以後,2-3天後接種的部位皮膚略有紅腫,但很快消失,屬於非特異性反應。二周左右,局部產生紅腫的丘疹,浸潤硬塊,有時會發生硬塊軟化,變成白色小膿皰,以後自行破潰形成淺表潰瘍,直徑一般不超過05厘米,有少量膿液,然後結痂,痂皮脫落留有輕微疤痕。前後時間約為2-3個月左右。如果出現這種反應過程,說明接種成功,有效果。如果接種後無任何反應,說明接種失敗。

皮膚試驗

打了防疫針後,由於體內產生了免疫力,可以中和細菌產生的毒素,故注射少量毒素在皮膚以內,可不發生任何反應。如果沒有產生特異性免疫力,注射少量毒素即會發生紅腫現象。比如,錫克氏試驗就可了解接種白喉類毒素後,有沒有預防白喉的能力。錫克氏試驗陰性,說明接種成功。

2服用中草藥法提高免疫力

在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方麵,枸杞子、淫羊藿、杜仲、黃精、黨參、刺五加、人參、冬蟲夏草等補益藥,黃苓、黃連、山豆根、金銀花、板藍根、白毛夏枯草、蒲公英、牛黃等清熱解毒藥,當歸等活血藥,都有增強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吞噬能力的作用。清熱解毒藥白花蛇舌草能增強網狀內皮係統的吞噬功能。

在增強特異性免疫功能方麵,首烏、枸杞子、菟絲子、鹿茸、淫羊藿、黃精、人參等補益藥,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鹿茸、人參、淫羊藿、刺五加等補益藥,白花蛇舌草、黃柏、銀花等清熱解毒藥,丹皮等活血藥,都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

3服用人參製劑法提高免疫力

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含人參苷、人參酸、揮發油、糖類、植物皂醇及維生素B1、B2等。能加強大腦皮質的興奮過程,加快神經衝動的傳導,增強條件反射強度,同時又能加強抑製過程,故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疲勞。能增強心肌收縮力,促進造血功能,對性腺也有促進作用。用於多種原因引起的虛脫,以及肺虛氣喘、動則自汗;脾氣不足之乏力倦怠、食欲不振、氣虛脫肛;熱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氣陰兩虧,口渴多飲,消渴症;氣血虧虛所致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久病體虛,神經衰弱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