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日本,越南,東印度,南印度 (2)(2 / 3)

既述此國畢,請言他國。

離此國後,入一別國,名稱南巫裏(Lambry、Lanbri)。居民自稱隸屬大汗而為偶像教徒。多有樟腦及其他種種香料,亦有蘇木甚多。種植蘇木,徒其出小莖時,拔而移種他處,聽其生長三年,然後連根拔之。馬可·波羅閣下曾將蘇木子實攜歸威尼斯,種之不出,殆因天氣過寒所致。

尚應知者,南巫裏國有生尾之人,尾長至少有一掌而無毛。此種人居在山中,與野人無異,其尾巨如犬尾。此國多有犀牛,亦有不少野味。

既述此南巫裏國畢,入一別國,名稱班卒兒(Fansour)。國人是偶像教徒而自稱隸屬大汗。此班卒兒國出產世界最良之樟腦,名稱班卒兒樟腦,質極細,其量值等黃金。無小麥,然有米,共乳肉而食。亦從樹取酒,如前所述(見須文答剌條)。

尚有一異事,須為君等述者。其國有一種樹,出產麵粉,頗適於食。樹巨而高,樹皮極薄,皮內滿盛麵粉。馬可·波羅閣下見此,曾言其數取此麵,製成麵包,其味甚佳。[辛]

此外無足言者,島中八國,已將此方麵之六國述訖,別有二國在島之彼方,未能言之,蓋馬可·波羅閣下未至其地也。所以吾人敘述小爪哇島事,僅止於此。茲請述二小島,一名加威尼思波剌(Gavénispola)島,一名捏古朗(Nécouran)島。

剌木學本第三卷第十至第十七章增訂之文如下:

[甲]“其地饒有金銀,一切香料、沉香、蘇木、烏木等物,因道遠而海行險,故未輸入吾國,然運往蠻子、契丹諸州。”(十章)

[乙]“此八國馬可閣下曾曆六國,其所述者僅此六國,餘二國無緣可見,故略。”(十章)

[丙]“有時船至其國,國人乘便進奉珍異之物入朝,以為貢品,就中有一種蒼鷹。”(十二章)

[丁]“此種獨角獸較象甚小……不用角傷人,僅用舌與蹄……其攻擊之法,蹂敵於地,以舌裂之。喜處泥中,蓋為粗野動物也。”(十二章)

[戊]“風幹而後用樟腦及其他藥物保存,用此法製造,使之完全具有小人形貌,然後用木匣盛之,售之商人,販往世界各地。”(十二章)

[己]“既須久留此島,馬可閣下遂偕眾約二千人登陸居住海岸。土居野人常捕人而食,防其來襲,在所居之處掘一大溝,兩端通海。在此溝上用木建築堡塞數所,土產木料甚多,足以供用。如是防守,因得安居五月。島人懾服,乃如約供給糧食及其他必要物品。”(十三章)

[庚]“此漿功效甚大,可治水腫病及脾肺之疾。若見斷枝不複流漿,則用小溝導溪水澆樹,賴有此法,水漿重流如前。有薔薇色者,有白色者。”(十三章)

[辛]“外皮甚薄,先剝去之,內有木厚三指,木內有粉如玉米粉。此樹甚大,須兩人始能合抱之。取粉置水器中,用杖攪之,俾糠及其他不潔之物浮出水麵,淨粉沉於器底。去水留粉,然後適用。以製種種餅餌,形味如同大麥麵包,馬可閣下常食之,並且攜歸威尼斯。此樹之木重如鐵,投於水,即沉底;可直劈如竹,蓋取髓以後,尚有厚三指之木也。土人削此木做短矛,從不做長矛,蓋矛長量重不能執也。將其一端削尖,然後用火烤之,其堅可洞任何甲胄,較優於鐵矛也。”(十六章 )加威尼思波剌島及捏古朗島

離前述之爪哇(小爪哇)島及南巫裏國後,若向北行一百五十英裏,則見二島,一名捏古朗(Nécouran),一名加威尼思波剌(Gavénispola)。居民無王無主,生活如同禽獸。其人裸體,男女皆無寸縷。並是偶像教徒。其林中隻有貴重樹木,出產檀香、椰子、丁香、蘇木及其他數種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