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2

家庭常用滅火方法

家裏一旦發生火災,首先不能慌亂,其次要采取科學方法滅火。現介紹幾種常用的滅火方法:

1衝水冷卻法:將水直接噴射到燃燒物上,熄滅火焰,或將水噴到附近未燃燒的可燃物上,使可燃物免受火焰熱輻射的威脅,避免燃燒。

2隔絕空氣法:用濕棉被等難燃物或不燃物覆蓋在燃燒物表麵上,隔絕空氣,將火熄滅。

3防止蔓延法:將火附近的易燃物和可燃物,從燃燒區轉移走;將可燃物和助燃物與燃燒區隔離開,防止正在燃燒的物品飛散,以阻止燃燒蔓延。

初起階段的火災,如果發生在家裏,可用浸濕的棉被、麻袋等去覆蓋,也能使火熄滅。

我們在家裏燒菜的時候油鍋著火了,隻要迅速用鍋蓋蓋住油鍋,然後把鍋端開就沒事了。這是因為鍋蓋將著火的油和空氣隔開了,油得不到足夠的空氣,也就得不到必要的氧氣,沒有氧氣,油就不能繼續燃燒。

同樣道理,用浸濕的棉被、麻袋等去覆蓋著火的燃燒物,並將燃燒的東西全部蓋住,也是為了阻止氧氣的進入,使火熄滅。但對付初起的火災,關鍵在於“快”,不能使火有擴大蔓延的機會。

家庭救火應急措施

家裏發生火情,一定不要驚慌失措,牢記以下應急措施。

1初起火最易撲滅,在消防車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搶救,常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2要早報警,報警愈早,損失愈小。牢記“119”火警電話。

3要先救火,後搬運財物,片刻延誤,易成巨災。失火時,不宜先搶救財物,否則易被煙嗆窒息而死或失去逃生的時機。

4要沉著冷靜,嚴守秩序,才能在火場中安全撤退。倘若爭先恐後,互相擁擠,阻塞通道,導致自相踐踏,會造成不應有的慘劇。

5下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無路時,將被單、台布撕成布條,結成繩索,牢係窗框,再用衣角護住手心,順繩滑下。

6鄰室起火,萬勿開門,應跳入窗戶陽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脫險。否則,熱氣濃煙,乘虛而入,使人窒息。

7煙霧較濃時,不必驚慌,宜用膝、肘著地,匍匐前進,因為近地處往往殘留清新空氣。注意,呼吸要小而淺。

8在非上樓不可的情況下,必須屏住呼吸上樓。因為濃煙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樓的速度是每秒05米。

9逃離時,要用濕毛巾掩住口鼻。也可用房內花瓶、水壺、金魚缸裏的水打濕衣服、布類等掩住口鼻。帶嬰兒逃離時,可用濕布蒙在嬰兒的臉上,一手抱著他,一手著地爬行逃出。

10逃離前必須先把有火房間的門關緊。特別是在住戶多的大樓及旅館裏,采用這一措施,使火焰、濃煙禁錮在一個房間之內,不致迅速蔓延,能為自己和大家贏得寶貴時間。火災報警基本常識

一旦發生火災,要迅速撥打電話“119”向消防隊報警,並立即組織人員撲救。撲救時要先救人後救物,先重點後一般,先斷電後救火,並注意順風救災,特別是野外火場。

滅火時一般就地取材,如用水、沙、土等滅火器材,特別要設法控製火勢蔓延。嚴禁動員組織中小學生參加山林火災的撲救工作。同時要加強不準中小學生參加撲救森林火災的教育管理,遇有自發撲救森林火災的情況,學校和有關部門應及時加以勸阻,以防止發生不必要的人身傷亡事故。

報警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說明失火單位或住戶所在的區(縣)、街道或鄉、村。有重名時,要區別開來,以免找錯。地名或單位名稱有相似或易混的字,要加以強調,說得清楚明白。

2要報清、報全單位和街、巷名稱,不要用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