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在進行借鑒時,要注意確切性、適當性,這樣才有說服力。

古代,有些地方十分信奉鬼神,即使在軍隊中也不免如此。大將狄青出征時,大軍才走到永林的南邊,狄青就祈禱說:“出兵打仗,全靠神明保佑。”說著,就從袋子裏取出一百個銅錢來。狄青把錢拿在手裏與神明相約道:“這次出征我軍果真能大獲全勝的話,那麼,我朝地上擲下這一百個銅錢,就讓它們全部都是正麵朝上吧。”

這時,狄青的左右隨從趕緊勸阻說:“倘若不是全部銅錢都正麵朝上,豈不會動搖大軍取勝的信心。”

狄青不聽勸阻,成千上萬的官兵正敬重而驚疑地注視著。隻見狄青把手舉起,急速一揮,將一百個銅錢朝上一擲,落地一看,銅錢竟個個都是正麵朝上!消息傳開,全軍上下即刻歡呼雀躍,聲浪震動著山林曠野。狄青命令左右,叫他們拿一百個釘子來,依照銅錢散布在地上的位置,用釘子釘好,再用青紗籠罩上。狄青還自己親手給它們逐一加封,然後說:“等我們大軍得勝歸來時,拜謝神靈之後再拾起這些銅錢來。”

以後,狄青揮師掃平了敵兵,率領軍隊歸來,按照出征前說的話前來拜神取錢。當將帥大夫們都來看這一百個銅錢時,他們找到了銅錢之所以全部正麵朝上的原因。

原來,這一百個銅錢是狄青為了鼓舞士氣特地定做的,它們腹背都一樣,全是正麵。

狄青的這個主意是十分巧妙的,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為了達到鼓舞軍隊士氣的目的,他動腦時善於借鑒和利用了民間的迷信活動和將士們對鬼神的虔誠心理,巧妙適當地使用並取得了成功。

以小見大法

(一)

商朝殷紂王即位不久,命工匠為他琢了一把象牙筷子。紂王的庶兄、賢臣箕子見了歎息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白玉琢的杯。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野菜湯和粗豆做的飯,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願再穿粗葛短衣,也不願再住茅草陋室,而要穿錦繡的衣服,乘華貴的車子,住高樓廣室。這樣下去,我們商國境內的物品將不能滿足他的欲望,還要去征收遠方各國珍貴奇怪之物。從象牙筷開始,我看到了以後的發展,禁不住為他擔心!”

果然商紂王的貪欲越來越大。他抓了成千上萬的勞工修建占地三裏的鹿台和白玉為門的瓊室,搜羅珍寶、奇禽怪獸以之充塞其中。同時在鹿台旁以酒為池,懸肉為林,命一群男女在其中相戲逐,而紂王狂笑著觀看取樂。這時,不僅宮中的人反對他,士兵倒戈反商,全國老百姓也都紛紛起來造反。最後,紂王死在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

從一把小小的象牙筷子,箕子就能看到商紂王必將貪欲日增,一天天地腐敗下去,商國最後要滅亡。類似於這種動腦的方法叫以小見大法。以小見大法是從小的地方或不顯著的地方能看出包含在其中的大的方麵或者後果方麵的一種有效的思考方法。

從前,有位小朋友,一次走路不小心,踩著別人扔在路上的香蕉皮,一下滑倒了。過路的人哄地一笑,停下來望他。這位小朋友爬起來,拍拍屁股上的灰土,紅著臉跑走了。後來,這位小朋友長大了,成了一位工程師。有一天,他回憶起小時候的這件事,忽然想到:為什麼香蕉皮那麼滑,而梨子皮、蘋果皮等其他水果的皮沒有那麼滑呢?這裏麵一定有個奧妙。於是,他用顯微鏡觀察香蕉皮,發現一塊香蕉皮由幾百個薄層構成,層與層之間結構鬆弛,含有豐富的水分,所以十分滑。這位工程師意識到,如果把這一原理應用到工業中,一定會出現奇跡。經過多次實驗,他終於發明了最好的潤滑材料——二硫化鉬潤滑脂,並被譽為“潤滑之王”。這位工程師就是運用了以小見大法動腦筋,僅僅通過小時候踩香蕉皮摔倒這件小事,就聯想到工業上潤滑材料的大的革命,實踐證明他的這種以小見大的大膽聯想是正確的。

(二)

那麼,我們在使用這一方法時,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

第一,要認真地對待任何事物,哪怕是小的方麵也不能忽略。

公元前627年,秦國的大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帶軍去攻打晉國的鄰國鄭國時,在崤山被晉國的大將先且居等捉住了,裝在囚車裏押往晉國的太廟關了起來,等待晉襄公的處置。

晉襄公的後母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兒,聽到了秦國打了敗仗和孟明視等全被逮住的消息,恐怕晉國和秦國的冤仇越結越深,就趕忙來見晉襄公。她對晉襄公說:“秦國和晉國是親戚,向來彼此幫忙。為了孟明視這群年輕的武人自己要勢力,弄得兩國傷了和氣。我想秦伯一定也恨他們三個人。要是我們把他們殺死了,恐怕兩國的冤仇越結越深,不如把他們放了,讓秦伯自己去處治他們,他必定會感激咱們的。”晉襄公說:“已經逮住了的老虎怎麼能放回山去呐?”文嬴說:“成得臣打了敗仗,就給楚懷王殺了。難道秦國沒有軍法嗎?再說咱們的先君惠公,也給秦人逮住過,可秦伯把他們放回來了。你爸爸全靠人家秦國才做了國君。難道咱們連這一點情義都忘了嗎?”晉襄公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就把秦國的三個敗將放了。

這時候大將先軫正在家裏吃飯。等到他手下人把晉襄公放走秦國敗將的消息報告給他時,他趕快吐出嘴裏的飯,三步當兩步地跑去見晉襄公,怒氣衝衝地問道:“秦國的敗將在哪兒?”晉襄公一聽慌了神,他結結巴巴地說:“母親讓我把他們放了。”先軫一聽,直氣得青筋暴跳,朝晉襄公麵前啐了一口唾沫說:“呸!你這個小毛孩子,任事不懂!將軍們費了多少心計,士兵們流了多少血汗,才逮住了這三個人。你就憑婦道人家一句話,把他們給放了。唉!晉國必遭後患。”晉襄公很抱歉地說:“這是我不好。可怎麼辦呐?不知道能不能追上去?”大將陽處父自告奮勇地說:“我去追!”先軫對他說:“你要是能追上他們,好言好語地請他們回來,就是一等大功!”陽處父手提大刀,上了戰車,連連加鞭,飛也似的追上去了。

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恐怕晉襄公後悔,就拚命地跑,連吃奶的勁兒全使出來了。等到陽處父追上來時,他們已經上了秦國蹇叔安排在黃河邊的漁船中,小船剛離開岸邊。陽處父連忙嚷道:“秦國將軍慢點兒走,我家主公一時忘了給你們預備車馬,叫我追上來送給你們。請你們收下吧!”孟明視站起來,向陽處父行了禮說:“蒙晉侯不殺之恩,我們已經萬分感激,哪兒還敢再受禮物?要是我們回到秦國還有活命的話,那麼再過三年,我們理當親自到貴國來道謝。”陽處父還想說什麼,隻瞧見那隻小船越去越遠了。果然,到了公元前624年,也就是秦晉崤山之戰後的第三年,孟明視等率大軍前來攻打晉國,最後晉國戰敗了,不得不向秦國俯首稱臣,晉襄公想起當初後悔不迭。

麵對同一件事,先軫以小見大,從晉襄公放走三名秦國敗將就知道晉國必將大禍臨頭,時間證明了他的動腦是正確的,並不是杞人憂天。相反,晉襄公不會小中見大,悟不到“放虎歸山,後患無窮”的道理,直落得個向秦國俯首稱臣的結局。

下麵再來看一個現代的事例:

幾年前,移動電話還處在模擬機的年代,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在模擬機銷售上占據了世界移動電話市場的70%以上。一位摩托羅拉公司的華人經過多年的研究,成功地研製出了移動電話的中文字幕的技術。當時,一家名為諾基亞的移動電話商向摩托羅拉公司提出要購買這種中文字幕技術。由於諾基亞是一個小公司,中文字幕技術在模擬機占絕對優勢的時代尚無一席之地,摩托羅拉公司根本沒把這家市場占有率不高的公司放在心上,輕而易舉地便將這一珍貴技術出售給諾基亞。

信息時代飛速發展,幾年工夫,模擬機已經失去了市場,越來越多的數字機大量占有了移動電話的客戶。雖然摩托羅拉公司及時轉換機型,迅速研製出適合最新市場要求的機型,然而由一家公司雄霸市場的日子已成為過去。新的公司迅速成長起來,造成了移動電話三大公司瓜分天下的局麵,除了老牌公司摩托羅拉外,其中還有一個後起之秀就是諾基亞。摩托羅拉人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一時大意將自己的寶貴技術資源出售給了對手?如果當初謹慎考慮的話,今日不是少了一個主要的競爭對手嗎?

摩托羅拉人由於不懂得以小見大地思考問題,因小失大,獨家雄霸移動電話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商場如戰場,任何一個疏忽都會造成一敗塗地。所以,專家常常告誡我們說:“千萬不要輕視任何對手,哪怕他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第二,對任何事都要周密思考,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避免產生嚴重的後果。對人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善於發現每個人所具備的優點和長處,並大力推薦和使用人才;反之,要防微杜漸,不可姑息養奸。

舉例來說。丁鴻是東漢時期的人,他才學出眾,通曉經書,深得皇上賞識,名聲很大,遠近幾千人前來向他請教。

漢和帝即位後,竇太後專權,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權力很大,竇家兄弟都被封為文武大官。大臣們看到這種局麵,明知是朝廷的禍事,可是敢怒而不敢言,誰也不敢向皇上表奏。惟獨丁鴻不畏權勢,他對朝廷忠心耿耿,經常在朝廷上仗義執言。一次,他找了一個機會對漢和帝說:

“陛下,毀壞山崖、岩石的水,開始都是涓涓細流;參天蔽日的大樹,開始也是剛露綠色的小枝。事物常常是由小而大、由隱而顯的。可是人們往往忽略了微小細碎的事情,而讓它們發展成禍患。大將軍竇憲倚仗太後的勢力,包攬朝政,獨斷專行,盤剝州郡,草菅無辜,連陛下他也不放在眼裏,這不是朝廷的隱患嗎?陛下如果親自來整頓朝政,把事故杜絕在剛要發生的時候,在事故萌芽的時候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就能消除災難,保障漢室安定,除害保民,國泰民安……”

漢和帝劉肇聽後甚覺有理,便采納了丁鴻的建議,十天之後就革掉了竇憲的官職,收繳了他的印綬。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又氣又恨,羞愧地自殺了。

這則故事講的就是成語“防微杜漸”的由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丁鴻之所以名聲很大、弟子眾多,主要是因為他善於動腦、巧於動腦,他能從事物的細微之處,用發展的、前瞻性的眼光看到事物的未來,小中見大,帶有預見性,及時就事物目前的情況提出合理的、正確的處理辦法,將大的禍害和事端消化在無形之中。他的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值得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借鑒。譬如我們身上出現一些壞毛病、壞習慣時,要及時糾正,否則時間一長就滋生壯大,帶有頑固性、劣根性,那時再來改它,就要花很大的力氣,下很大的決心,而且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危害了。

細節觀察法

(一)

這是一張用閃光燈拍攝的驚心動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個正在劃著火柴的小姑娘,蠟燭旁擺著許多漂亮的聖誕禮物。小姑娘的身後是一個名叫格林的少婦,麵對照相機,正從照片中的窗外飛身下落。照片下有這樣一段文字說明:“這張驚人的、奇跡般珍貴的照片由攝影家肯尼迪先生於8月24日晚上9時30分攝於其布魯克林攝影室。當肯尼迪先生按下此快門時,恰好格林太太從六樓的陽台上摔下來。這幅以她在空中墜落作背景的驚人之作,被《現代家庭》雜誌選為聖誕期刊的封麵。據警方公布,格林太太體重僅90磅,當晚在陽台上收衣服時,因受到那場眾所周知的強風暴襲擊,失足墜下樓去,當即摔死在人行道上。”

現在,這張被題為“投入死亡”的照片,出現在攝影佳作巡回展上,無數攝影愛好者在參觀時被它吸引住了。這驚動了幾位文化官員,其中一位手中拿著一條藍綬帶,準備把這代表最高獎項的綬帶掛在《投入死亡》的相框上。然而就在這時,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先生譏笑說:“你們為什麼要給這幅頭號偽造的作品以最高獎項呢?”

“什麼?是偽造的作品?”官員驚訝地問。

“是的,毫無疑問。”那位先生說出了他的理由:

當暴風襲擊時,如果窗子開著,小姑娘是不可能劃亮火柴的,這表明照片中的窗戶是關閉著的。而格林太太從高處墜落下來的情景,在關閉著窗子的室內是不可能拍攝到的,因為照片是在晚間用閃光燈拍攝的,這樣,拍照時,室內比窗戶外亮得多,這時照片上的窗戶隻能像鏡子一樣反映室內的景物,而不可能出現格林太太的身影。因而這張照片是偽造的。

那幾位官員聽後根本沒有商議就認為那位先生的判斷是正確的,當即取消了給《投入死亡》的最高獎項,甚至摘下照片,扔了出去。

這位無名先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窗戶是關閉的,又從關閉的窗戶與晚間拍攝室內、外事物時的常理中發現了破綻,從而斷定這張照片是偽造的。他使用的動腦方法就是細節觀察法。所謂細節觀察法,是指在思考問題時注重從事情的細微之處入手,不遺不漏,全麵觀察,通過細節上的突破來找到解決問題方案的一種動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