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緊急疏散,通常指首次空襲前24小時內,或在空襲的間隙中實施的撤退隱蔽行動。在組織緊急疏散時,應根據城市的地形條件、人口數量和密度、工事布局等情況,按照統籌兼顧、保障重點的原則,進行全麵安排,有重點地分配使用人防工事,組織各種保障;科學確定疏散工作的程序,協調好各方麵的關係,運用好專業力量,迅速將計劃疏散的人員疏散到預定地區和工事內。

3隱蔽防護

隱蔽防護,是指在遭到敵人空襲時,有計劃、有組織地將城市的人員、物資、工廠、設施等轉入地下隱蔽,對地麵的重要目標實施偽裝的防護行動。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敵空襲的效率。隱蔽防護的方式通常有:

(1)轉入地下隱蔽,是指利用人防工程和各種防護工事將人員、物資、工廠、商店等轉入地下進行隱蔽防護。如伊拉克的巴格達市20世紀80年代初建成的地下防空城,距地麵平均25米,方圓50平方公裏,地下層的頂層全部用鋼筋混凝土建成,厚度達5至15米,裏麵設有兵工廠、實驗室、購物中心和餐廳,具備完善的生活、工作、娛樂設施,在多國部隊的空襲下,發揮了重要的防護作用。南聯盟在遭到北約大規模、長時間、高強度的空襲後,其防空係統和戰爭潛力並未遭到致命的打擊,使北約始終未能達成空襲的目的,這歸功於南聯盟在戰前修建了大量質量較高、隱蔽性較好的地下防護工事。目前,許多國家正逐步把一些水、電、煤氣等“生命線”設施轉入地下,以提高抗毀生存能力。如日本已將發電廠、變電所及供電係統建於地下;瑞典建有幾十座大型的地下油料庫,儲油量可供戰時使用5年。

(2)利用地形地物隱蔽,是指利用起伏複雜的地形和堅固的地物進行隱蔽,通常是在戰時情況緊急、地下隱蔽工事較少或者距離隱蔽工事較遠時采用。山地、丘陵、茂密的樹林、天然的溶洞、礦井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地形和地物;簡易的防護工事、堅固的建築物經過一定的改造後,也可以隱蔽人員、物資和設備。如南聯盟在對付北約的空襲中就充分利用了山地和不規則的自然地帶等複雜地形,有效地保存了戰爭潛力,使北約的空中打擊效率隻有15%至20%。

(3)偽裝防護,是指通過偽裝降低敵偵察、空襲效果的手段。有效的偽裝是高技術條件下防止敵人空中偵察和破壞,對抗敵人精確製導武器打擊的主要措施之一。通過隱真示假、以假亂真,可以使敵偵察器材獲得錯誤的信息,降低敵發現和襲擊的概率。

偽裝,通常有電子偽裝、人工遮障、迷彩偽裝、設置假目標、利用地理環境或氣候特征偽裝等方法。例如,發射假信號,模擬我指揮機關,可以把空襲目標引向他處;空飄金屬箔條、施放煙幕、水幕和氣溶膠等可形成迷茫和遮蔽性屏障,幹擾敵人的電視、激光、紅外等精確製導炸彈和導彈的攻擊。

例如,美軍在對波黑的空襲中,有3枚巡航導彈被塞族一方改造的地形和設置的假目標所迷惑,找不到攻擊目標,在燃料耗盡後落地。

在抗擊北約的空襲中,南聯盟在重要目標附近設置了大量的假飛機、假坦克、假陣地,有效地欺騙了北約的空中偵察,有的飛機因找不到空襲目標不得不載彈而歸。

4組織對重要經濟目標進行防護

根據需要組織對供水供電供氣設施、城市生命線工程、大型橋梁、港口碼頭等重要經濟目標采取施放煙幕、設置假目標、空中設置障礙物等防護措施。

5組織消除空襲後果

消除空襲後果,是指對敵人空襲所造成的直接危害和產生的次生災害等,進行消除和控製,以保障城市功能的恢複。消除空襲後果的主要手段有:

(1)消防滅火,即預防和撲滅火災。敵空襲造成的火災,主要由廣大民兵和人防消防專業隊伍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配合下完成。

(2)搶險搶修,是迅速恢複生產、工作、生活秩序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搶修被敵空襲破壞的道路、橋梁、渡口、交通和通信樞紐、堤(水)壩、水電氣設施、人防工事和其它公用設施,疏散被阻塞的交通幹道,排除爆炸物等,主要由對口專業技術分隊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完成。

(3)救生醫療,是指對在空襲中受傷的人員的救生和醫護行動,是減少人員死亡的有效辦法。其工作包括運用醫療救護分隊救護傷員和組織群眾自救互救。

(4)防化洗消,是指對遭敵戰術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襲擊後消除受染人員和物體表麵毒劑、生物戰劑、放射性物質的行動。洗消工作由防化分隊和醫療救護分隊配合完成。

(5)治安保衛,是指為安定社會秩序而進行的管理、管製和保衛工作。治安保衛工作由治安分隊和社會治安力量負責,主要是對破壞地區邊界實施控製,對被空襲地區及其附近的道路、橋梁實施交通管製,維護被空襲地區的社會治安,加強被空襲地區內的重要目標的警衛和安全區內的治安巡邏等。

三、民防工程

民防工程即指人民防空工程,是保障戰時人員與物資掩蔽、人民防空指揮、醫療救護等而單獨修建的地下防護建築,以及結合地麵建築修建的戰時可用於防空的地下室,通常有:地下指揮所、地下物資庫、地下醫院、地下通信站、人員隱蔽場所、人防專業隊伍工程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拆除民防工程,平時利用民防工程不得影響其防空效能。民防工程有很厚的被覆層,它能不同程度地抵禦衝擊波、熱輻射、核輻射和常規爆炸碎片等各種殺傷因素。有三防設施的還能防止毒劑、放射性和生物戰劑汙染空氣對人員的危害。民防工程配備有防爆活門、防護門、濾塵器、濾毒器等設備設施。

四、民防工程的使用要求

戰時,人員使用民防工程,要遵守下列規定:

1進入時要盡量縮短時間。

2兒童、老人應有專人照顧。

3聽從工作人員疏導,按標誌方向行動。

4要安靜,少活動,減少氧氣消耗。

5嚴禁使用明火,不吸煙。

6節約用水,保持工程內的衛生。

7不要亂動工程內的防護設備。

五、戰時民眾防護行動

1空襲前的準備行動

(1)了解現代空襲兵器的基本知識,比如各種不同的轟炸機及導彈的外形,識別不同國家飛機符號。

(2)熟悉周圍的防空隱蔽設施,明確疏散隱蔽路線。

(3)準備好隨身攜帶的生活用品和藥品,如手電筒、飲用水、急救包等。

(4)房間的玻璃窗均應貼上“米”或“井”字形的紙條或布條,以防玻璃震碎傷人。

2空襲時的防護行動

(1)聽到警報時,應立即關閉煤氣,熄滅爐火,切斷電源,攜帶準備好的用品,照顧老人和小孩迅速、有序地進入指定的防空設施。夜間應嚴格遵守燈火管製的規定。

(2)聽到空襲警報時,應就近進入防空設施隱蔽。如情況緊急無法進入防空設施時,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隱蔽。

(3)在街上:車輛應迅速靠路邊停下,行人要就近進入地下室、地鐵車站或鋼筋混凝土建築底層等處隱蔽,不要在高壓電線、危險房屋和油庫等易燃易爆危險處停留。

(4)在公共場所:商店、影劇院以及車站、碼頭的人員應聽從指揮有秩序地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隱蔽,不要慌張、擁擠、亂跑。

(5)在室內:可在鋼筋混凝土樓房(5層以上)的底層、走廊或底層樓梯下,或在跨度較小的獨用衛生間、灶間等處藏身。以上條件不具備時,也可趴在床下、桌子下或蹲在屋角邊,切忌站在窗口或露天陽台上。

(6)在空曠地:可就近選擇低窪地、路溝邊、土堆旁或大樹下疏散隱蔽,當發現炸彈在你附近投下或爆炸時,應迅速就地臥倒。方法是麵部向下,掩住耳,張開嘴,閉上眼,胸和腹部不要緊貼地麵,以防震傷。

3空襲後的救護

聽到解除警報後,應當積極參加搶救,盡快恢複生活和生產秩序。

(1)觀察:了解隱蔽場地周圍人員、設施的損傷情況,查明周圍有無未爆炸的炸彈等可疑危險物。

(2)搶救:查看有無人員受傷、被埋或發生火災,以視情況搶救。

(3)報告: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所在地的人員、物資損傷情況。氣象災害防護常識

氣象災害是發生頻率較高、影響大、危害嚴重的一種自然災害。災害性天氣發生時,如能及時采取防範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減輕危害。

一、龍卷風

1什麼是龍卷風?龍卷風是從強對流積雨雲中伸向地麵的小範圍強烈旋風。它的上端與積雨雲相接,下端有的懸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麵或水麵,一邊旋轉,一邊向前移動。龍卷風出現時,往往有一個或數個如同“象鼻子”樣的漏鬥狀雲柱從雲底向下伸展,同時伴有狂風暴雨、雷電或冰雹。龍卷風經過水麵,能吸水上升,形成水柱,同雲相接,俗稱“龍吸水”;龍卷風經過陸地、常會卷倒房屋,吹折電杆,甚至把人、畜和雜物吸卷到空中,帶往它處。

2龍卷風的特點

(1)龍卷風常在夏季的雷雨天氣時發生,尤以下午至傍晚最為多見。

(2)龍卷風的襲擊範圍小,其直徑一般在十幾米到數百米之間。

(3)龍卷風的持續時間短。龍卷風的持續時間往往隻有幾分鍾到幾十分鍾,最多不超過一小時。

(4)龍卷風出現的隨機性大,僅僅靠常規的氣象監測手段很難預報。

(5)龍卷風的風力特別大,破壞力極強。在龍卷風中心附近的風速可達100~200米/秒。龍卷風經過的地方,常會發生拔起大樹、掀翻車輛、摧毀建築物等現象,有時會把人吸走。

3遇到龍卷風怎麼辦

(1)在家時,務必遠離門、窗和房屋的外圍牆壁,躲到與龍卷風方向相反的牆壁或小房間內抱頭蹲下。

(2)躲避龍卷風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3)在電杆倒、房屋塌的緊急情況下,應及時切斷電源,以防止電擊人體或引起火災。

(4)在野外遇龍卷風時,應迅速向龍卷風前進的相反方向或垂直方向逃離,伏於低窪地麵,但要遠離大樹、電杆,以免被砸、被壓或觸電。

(5)汽車外出遇到龍卷風時,千萬不能開車躲避,也不要在汽車中躲避,因為汽車對龍卷風幾乎沒有防禦能力,應立即離開汽車,到低窪地躲避。

二、雷電

1雷電是怎麼回事?雷電是大氣中的一種放電現象。雷雨雲在形成過程中,部分積聚起正電荷,另一部分積聚起負電荷,當這些電荷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就產生放電現象。這種現象有的是在雲層與雲層之間進行,有的是在雲層與大地之間進行。在放電時會產生非常強烈的閃電和雷鳴聲,俗稱雷電。它會破壞建築物、電氣設備,傷害人畜。這種放電時間短促,一般50~100微秒,但電流異常強大,能達到數萬安培到數十萬安培。放電時產生強烈的光,這就是閃電。閃電時,將釋放出大量熱能,瞬間能使局部空氣溫度升高1~2萬℃,空氣的壓強可達70個大氣壓,這樣大的能量,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往往會造成火災和人畜的傷亡。

2雷電能造成哪些危害

(1)雷電產生強大電流,瞬間通過物體時產生高溫,引起燃燒、熔化;觸及人畜時,會造成人畜傷亡。

(2)雷擊爆炸作用和靜電作用能引起樹林、電杆、房屋等物體被劈裂倒塌。

(3)打雷放電時能產生數萬度高溫,空氣急劇膨脹擴散,產生衝擊波,具有一定的破壞力。

(4)雷電流在周圍空間形成強大的電磁場。電磁感應能使導體的開口處產生火花放電,如有易燃、易爆物品就會引起爆炸或燃燒。

(5)各種電力線、電話線、廣播線由於雷擊產生高壓,致使電器設備損壞。

3怎樣預防雷擊

(1)在空曠田野上,不要使自己成為尖端,也就是說,要盡量降低自身高度,不應該把鐵鍬、鋤頭、傘等帶有金屬的物體扛在肩上高過頭頂。

(2)在市郊地區,最好躲入一棟裝有金屬門窗或設有避雷針的建築物內,也可躲進有金屬車身的汽車內。

(3)在稠密樹林中,最好找一塊林中空地,雙腳並攏蹲下;在大樹下躲避雷雨是極不安全的。此外,不要在高樓煙囪下、地勢高的山丘處停留,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