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者出現呼吸、心跳加快,兩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死亡,也可因咽部反射減弱,飽餐後嘔吐,導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緊急處理6步驟:

1檢查患者有無意識。

2患者無意識時,可讓患者保持正確昏睡體位,並且開放氣道,然後盡快送醫。

3患者有意識時,可鬆開衣服,並蓋上毛毯保溫。

4患者想吐時,將臉側向一邊,並盡量地吐。

5穩定後,可讓患者喝少量的水(不可一口氣喝下,會使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急速上升)。

6送醫治療。動物咬(刺)傷的急救

隨著寵物的增多,被狗或貓咬傷的機會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先迅速用淨水塗肥皂衝洗幹淨,並及時注射疫苗。

被蜈蚣咬傷也較常見,蜈蚣是毒蟲,被咬後局部馬上會出現紅腫,並伴有劇烈疼痛,應馬上擠出毒液,在傷口的近心端部位用領帶等紮起來,並用自來水衝洗,進行冷敷,塗上抗組織胺軟膏後馬上去醫院。

食物中毒發生的原因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一物質,食品的安全質量直接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隨著醫學科學和公共衛生學的發展,食品衛生的重要性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人的一生離不開衣食住行,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花樣多了,一家人其樂融融,但是我們還是要提醒大家,吃的雖然好了,但是要吃的安全、吃的科學、吃的合理。

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多因細菌汙染食物而引起的一種以急性胃腸炎為主要症狀的疾病,最常見的為沙門氏菌類汙染,以肉食為主,葡萄球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為乳酪製品、糖果糕點等,嗜鹽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是海產品,肉毒杆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是罐頭肉食製品。因此禁食黴腐變質的食品可預防食物中毒發生。

食物中毒以嘔吐和腹瀉為主要表現,常在食後1~10小時左右出現惡心、劇烈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繼而可出現脫水和血壓下降而致休克。肉毒杆菌汙染所致食物中毒病情最為嚴重,可出現吞咽困難、失語、複視等症。

判斷食物中毒主要有四條標準:短時間內大量出現相同症狀的病人;有共同的進食史;不吃這種食物不發病;停止供應該種食物後中毒症狀不再出現。當發生食物中毒時要及早到醫院救治,不要耽誤,不能自己到醫院的撥打急救電話120。中小學生為什麼不宜飲酒

有些同學受家庭和社會影響,學會了喝酒,有的甚至養成了喝酒的習慣,這是有害無益的。為什麼中小學生不宜飲酒呢?

1同學們正處在生長期,身體各個器官還很嬌嫩,尤其是消化係統。因此,不能過多地承受刺激性物質。酒具有刺激性,所含的酒精對肝、胃等的傷害更甚。

2喝酒會降低人的免疫力,酒後毛細血管擴張,散熱增加,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冒、肺炎等疾病。

3飲酒過量會傷腦,使同學們記憶力下降,影響學習,嚴重的還會使智商下降。

4據實驗,中小學生飲酒還會對身體的發育帶來不良後果。

中小學生吸煙有什麼害處

《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明確要求在校學生不得吸煙,同學們應自覺遵守。

吸煙隻是一種習慣,對人體有害無益。研究表明,吸煙時煙霧中有許多有害成分,對人體的呼吸道、心血管、神經係統、消化係統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害。對中小學生來說,吸煙的危害更大:

1煙草在燃燒時會產生煙焦油,含有致癌物質,能誘發各種癌症。

2煙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種劇毒物質,對人的中樞神經有麻痹作用。長期吸煙,會引起心血管疾病。

3吸煙不僅害己,還會汙染環境,給他人帶來更嚴重的危害。

4吸煙者的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70%,壽命也明顯縮短。

怎樣避免陌生人闖入家中

當同學們獨自在家時,要注意避免陌生人進入而發生意想不到的危險。

1獨自在家,要鎖好院門、防盜門、防護欄等。

2如果有人敲門,千萬不可盲目開門,應首先從門鏡觀察或隔門問清楚來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應開門。

3如果有人以推銷員、修理工等身份要求開門,可以說明家中不需要這些服務,請其離開;如果有人以家長同事、朋友或者遠方親戚的身份要求開門,也不能輕信,可以請其待家長回家後再來。

4遇到陌生人不肯離去,堅持要進入室內的情況,可以聲稱要打電話報警,或者到陽台、窗口高聲呼喊,向鄰居、行人求援,以震懾迫使其離去。

5不邀請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給壞人可乘之機。

凍傷後的處理原則是什麼

1發現凍傷患者後,立即用棉被、毛毯或棉衣等保護受凍部位,以防止再次受涼。衣服、鞋襪等連同肢體凍結者,不可勉強卸脫,迅速將患者護送至溫暖的室內,用40℃左右的溫水使冰凍融化後脫下或剪開。

2能減輕局部凍傷和有利於全身凍傷複蘇,立即施行局部或全身的快速複溫,這是凍傷急救的關鍵措施。具體方法是用足量的溫水(38℃~42℃)浸泡傷肢或浸浴全身,浸泡過程中注意要保持水溫恒定,並可輕輕按摩未損傷的部分,幫助改善血循環。

浸泡至肢端轉紅潤、組織變軟,皮溫達36℃左右為止。對體溫已經恢複的病人,應立即停止浸泡,以防浸泡時間過長增加組織代謝,有礙恢複。

若現場沒有溫水,可將凍傷局部置於自身或救護者的溫暖體位,如腋下、腹部或胸部,以達恢複體溫的目的。嚴禁用火爐烘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患部。恢複體溫後繼續采取保溫措施,用毛毯、電熱毯、電褥子保暖,要注意保護受凍部位,預防外傷。

3恢複體溫過程中和恢複體溫融化後病人會出現劇烈疼痛,可口服止痛藥。

4嚴重凍傷者需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並預防性注射抗生素。

防凍知識:

(1)防寒:嚴冬季節出門時應戴口罩、手套、耳罩,保護暴露在外的皮膚。鞋子和襪子的大小、鬆緊要合適,不宜過緊過小。

(2)防潮:潮濕會促進體內熱量的散發,易發生凍傷,因此服裝鞋襪要保持幹燥,受潮後要及時更換,利於保溫。

(3)防靜:低溫環境中要避免肢體長期靜止不動,久坐、久站後要適當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