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表明,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文化素養的人,有著高度自覺的紀律性;而道德品質低下、沒有文化素養的人,往往是一個不能自覺遵守紀律的人。遵守紀律,就需要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從思想上認識到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增強自己對社會的義務感。同時,要自覺地遵守紀律,不論大事小事,凡是紀律要求做到的,就堅決去做;凡是紀律所禁止的,就堅決不做;在沒有人監督和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同樣遵守紀律,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使遵守紀律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
學校的基本紀律規範是為了維持學校正常的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使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規範化、秩序化,同時也為了給廣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成才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德智體諸方麵發展而製定的,這是每一個學生必須了解和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在校期間必須要按時參加教學計劃規定和學校統一安排組織的一切教學活動。注意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尊敬師長,勤奮學習,認真參加每一項活動。
校園是學校學生學習、生活及活動的重要場所。為維護校園的正常秩序,創造整潔、優美、安靜、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製定了相應的規章、製度、條例等管理辦法,這是對學生的生活、行為的紀律規範。學生必須嚴格遵守校內的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物,講究文明禮貌,注意公共衛生,不做違法違紀的事,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
以上這些行為準則,可以說是學生的學業道德規範,它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麵,對學生的行為起著導向調節作用。但是,這種作用隻有通過學生的行為自律才能得以發揮。
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掌握這些道德規範,把它內化為自己的道德需求,轉化為自己的自覺行動,這是學生行為自律的深刻含義之一。
學生應遵守的學校紀律
學校裏紀律的內容是比較多的,有課堂紀律、作業紀律、考試紀律、食堂紀律等等。下麵分別談一下這些紀律。
課堂紀律
課堂紀律的定義課堂紀律是指為了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協調學生行為,保證課堂目標的實現製定的要求學生共同遵守的課堂行為規範。就個體而言,課堂紀律是學生行為所施加的外部準則與控製。當他們逐漸被學生接受或內化時,就可以稱之為紀律,學生能自覺地自我指導和自我監督。
大家都知道,課堂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課堂紀律的好壞影響到學習的效果、影響到教學質量。因此,必須要嚴格遵守課堂紀律。
遵守課堂紀律,必須要做到:上課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拿出教科書、練習本(或筆記本)、文具盒擺放到課桌上麵一定的位置。老師講課時要集中精力,專心聽講,不交頭接耳,不左顧右盼。注意力要跟著老師講課的內容和思路而動,並大膽回答老師隨時所提的問題。自己有疑問時,要先舉手,在老師允許的情況下大膽地提出來。上課時萬一遲到了,進教室必須喊“報告”,等老師允許,方能走進教室,不能急急忙忙直接推門進去。否則,不但會打斷老師講課的思路、同學們聽課的思路,而且也顯得很不禮貌。自習課上更要保持安靜,與同學商量問題要小聲,以免影響別人學習,做到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千萬別談論與學習無關的話題,那樣的話會浪費你寶貴的時間,同時也會影響別人學習,對形成良好的學風極為不利。
課堂紀律的意義遵守課堂紀律首先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其次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再次是能促進學生的社會化。
課堂紀律的製定課堂紀律的形成和製訂,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民主性和平等性原則;二是人性化原則;三是簡約條文和習慣相結合原則。
如何提高課堂紀律要想提高課堂紀律首先要以愛感化,以情動人;其次要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習慣和意識;再次要靈活處理回答;最後是應該樹立教師的威信。
作業紀律
做作業是為了鞏固老師所講的內容,同時為了檢查一下學習的效果,通過作業就可知道自己還有哪些沒有搞懂,好讓老師再進行輔導,以便徹底掌握。
遵守作業紀律,要做到:獨立完成作業,書寫要工整,按時完成並交給學習班委,有錯題,必須在做新作業之前更正。有不懂的,可以問同學,同學之間互相商量。也可以問老師,切忌抄襲別人的作業。抄襲別人的作業危害很大,抄了後自己仍然不懂,但老師認為你已懂了,造成錯覺後有可能不再進行輔導。長期下去,就造成一種越抄越不懂、越不懂越抄的惡性循環,會使自己的成績越來越差。同時抄作業也會使自己養成一種懶惰的習慣,不論對學習、還是生活都極為不利。
另外,遵守作業紀律,還要做到:作業本保持幹淨、整潔,不要在封皮和背麵亂畫,或隨便撕作業本的紙張。
作業製度不得抄襲他人作業;按規定的時間交作業;每個同學語文家庭作業要求早上進教室後馬上上交,課代表在早自修下課時把作業交到辦公室。作業沒有做好的同學也要求將作業本在規定時間上交,要求說明未做好理由和到辦公室來補做時間,課代表做好登記工作。所交作業不得少於老師布置的作業量。(作業本中)違反上述3條作業紀律的學生,或補寫,或加倍寫。屢教不改的通知其監護人,並在期末的操行評定時寫明其作業不完成的情況。
作業要求錯誤訂正。作業本中的要求錯誤的地方繼續留著,在旁邊寫上“訂正”,並寫上正確答案。作文:分為小作文和大作文。小作文基本上每周一到兩篇,具體要求具體定。大作文不得少於500字。老師會不定期地選擇大小作文中的優秀作品,在班級裏公開展示,並選擇其中優秀文章分別發表在兩班的博客上,形成競賽。要求每個學生每周有兩頁左右優美文字摘錄,每月抽查一次。
要求每一同學貢獻一句佳句寫在班級的黑板一角。一天一個同學(按學號下去),一句佳句與大家分享。上課前由輪到的同學寫在黑板一角,上課後一分鍾時間由該同學上講台介紹這句佳句。
聽寫本。聽寫詞語注意標號,折兩折。一行寫四個。詞語聽寫與解釋聽寫要分行。解釋一個一行。有錯誤的先訂正。訂正完之後錯誤的詞語抄十遍,錯誤的解釋抄五遍。需要重默的同學也需要抄寫錯誤的詞語。抄寫在當天下發的聽寫本上。
考試紀律
考試的目的就是檢查學生一單元或一學期的學習情況,讓老師清楚學生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掌握,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彌補學生知識的不足,同時總結經驗,為以後教學服務。對學生來說,也同樣是為了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複習鞏固,彌補知識的缺欠。
考試紀律就是要求學生正確對待考試,明確考試的真正意義,不能有作弊行為。有些同學一聽說考試,就感到緊張,沒能考出自己的真實成績;而有些同學,想盡辦法作弊,盡管分數考得高一些,但這是毫無意義的,相反對自己是有害的。這樣做一方麵掩蓋了自己學習中的不足,找不出差距;另一方麵也使有些同學在虛假的成績麵前沾沾自喜,產生驕傲情緒,長期下去會荒廢了自己的學業,於自己於社會都是有害的。所以正確認識考試的意義,反對考試中的作弊行為,遵守考試紀律是非常重要的。
食堂紀律
學校食堂是師生進餐的地方,食堂就餐也要遵守紀律,講究文明禮貌。
食堂紀律要做到:按規定的時間去食堂就餐,不宜過早或過晚。打飯時要排隊,互相謙讓。在食堂,不能高聲喧嘩、吵鬧,對食堂管理或服務員有意見可向主管後勤的工作人員反映,也可以向老師反映,通過老師轉達意見,以便及時改進工作。切忌對食堂服務員橫加指責,基至粗暴無禮、吵架鬧事。
要節約糧食、愛惜飯菜,不能亂扔饅頭、亂倒飯菜,吃剩的饅頭、飯菜要倒入指定的剩菜缸中。洗碗時要節約用水,洗完後要及時關好水龍頭。
學校其他一些紀律
學校是同學們學知識、學做人,健康成長的地方,有一係列的規章製度要求同學們遵守,這些規章製度也就是學校的最基本的紀律。這些紀律主要內容有: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有事有病要請假,要團結同學,和同學友好相處,不打架、不罵人,不幹對別人有害的事;不吸煙、不喝酒;不要賭博。愛護公共財物,損壞了要自覺賠償,未經允許,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別人的東西要按時歸還。要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不攀折樹枝、踐踏花草、積極參與美化學校環境,講究環境衛生,不亂扔果皮紙屑、保持環境衛生整潔。不用粉筆或其他東西在牆壁上亂塗亂畫。
組織紀律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組織裏,我們國家裏的各個組織和它們的領導者共產黨,都實行民主集中製。這種民主集中製規定了我們的組織紀律性。拿我們黨來說,有這樣四條基本原則: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這些原則精神也是適用於我們個人與各個組織之間的關係的。下麵,簡要地談談這四條。先說個人服從組織。我們知道,一根線一扯就斷,幾十根線擰在一起,擰成一股繩可捆住猛獸;一條小河很容易幹涸,許多條小河彙成大江可以永遠奔騰不息。同樣的道理,單槍匹馬幹不成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事業更需要把億萬人民組織起來。舊中國,我們中國被視為一盤散沙,屢遭外強的侵略和蹂躪。現在,我們中國人民充分地組織起來了,這是一件大好事。
有了組織,便可以集中群眾的智慧,通力協作;便可以發揮大家的才能,各得其所。我們的黨和黨領導的各種組織,都是為了人民利益而工作。我們革命組織,所要做的事情和我們個人的利益,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但是,個人和組織有時也會出現矛盾,發生衝突。大體上有這樣兩種情況:
一種是組織上的決定是正確的,但不符合個人的意願。例如,組織上從長遠和全局角度出發,分配我們去從事我們不願意幹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無疑應該服從組織,這樣才能維護整體利益。
另一種情況是,組織上的決定是錯誤的,個人正確意見沒有得到采納。這樣的情況是少有的,不過也確實存在。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有的同誌說,這就不能講個人服從組織了,否則就是提倡盲從,放棄原則。我們認為,不能這麼說。我們共產黨從來就是對人民負責,如果我們認為組織的決定是錯誤的,那就應該提出來。如果組織上不接受,就向上級直至中央反映或申訴,但是,當組織上還堅持原來的意見,那我們在行動上還得服從。如果不這樣,允許各行其是,那麼,勢必是革命組織瓦解,使革命隊伍分裂,那就從根本上損害了人民的利益。
在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統治我黨的時候,代表正確路線的毛澤東同誌受到排擠,離開中央,離開軍隊,到地方工作。毛澤東同誌一方麵在行動上服從組織,不搞分裂;一方麵堅持真理,說服同誌。實踐證明,毛澤東同誌是正確的,大家終於信賴他,推舉他為黨的領導。當前,在我們有些人中間存在著個人意見並不正確,卻以“抵製錯誤領導”為名,不服從組織的現象,這是違背組織原則的,是有害的。
其次,談談少數服從多數。這是個人服從組織這個原則的延伸。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不一致,意見分歧,又不能各幹各的。因此,要采取表決的方式,遵從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就可以集中正確意見,做出正確決定,實行正確領導。但是,真理有時在少數人手中,這也是事實。不過,真理究竟在少數人一邊還是在多數人一邊,往往一時難以斷定,需要通過客觀實踐來檢驗。
所以,如果少數人自視掌握了真理,可以不服從多數人的決定,那就既否定了民主,也否定了集中,或者給個人或少數人的獨斷專行以可乘之機,或者導致革命組織的瓦解。因此,毛澤東同誌說:“黨的紀律之一是少數服從多數。少數人在自己的意見被否決之後,必須擁護多數人所通過的決議。除必要時得在下一次會議上再提出來討論外,不得在行動上有任何反對的表示。”
再談下級服從上級。上級領導下級、下級服從上級,這原是一切組織都通行的組織原則,我們革命組織自不例外。但是,我們有些同誌在實際生活中違背這些常識性的原則,他們往往隻看到本單位、本地區的局部情況,著眼於局部利益,對上級的指導和決議不能正確地理解和接受,並加以認真貫徹。這是不對的。因為上級處於領導地位,掌握全盤情況,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比較全麵,更能符合全局和人民的利益;同時,上級的指導和決議通常來說不是個人的意見,而是經過集體研究作出的決定,所以必須遵循下級服從上級的組織原則。
如果不能這樣正確看待問題,甚至陽奉陰違,置之不理,各行其是,各自為政,不僅削弱組織,渙散組織,並且會損害全局和人民的利益而走到邪路上去。至於有的單位和地區,不接受或對抗上級組織的監督與檢查,甚至欺上瞞下,不顧黨紀國法而違法亂紀,那就應依情節追究刑事責任,嚴肅做出處理。我們青年人在這方麵應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參與監督鬥爭。當然,在另一方麵,有些上級領導人犯官僚主義,搞特權,思想路線不對頭,或瞎指揮等情況,也是有的。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也應該據理力爭,甚至向更高一級反映,以便得到妥善解決。
最後,說一下全黨服從中央。黨中央是全黨的首腦機關。黨中央集中全體黨員和全國人民的智慧和意誌,製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唯有這種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把我國近13億人的思想統一起來,力量團結起來,步調一致起來,從而排除萬難,去奪取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勝利。我們說全黨服從中央,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最主要的就是要認真學習和堅決貫徹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學習和貫徹的過程中,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不理解的或有異議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來,在黨內和革命組織內部是允許自由討論的,並且有什麼意見、建議或批評,可以直接向黨中央反映或提出。但是,不應該隨意在社會上采用不負責任的方式,對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散布不信任、不滿和反對的意見。
群眾紀律
群眾紀律是建立在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相一致基礎上的以自覺為特征的紀律,是處理組織及其成員與周圍群眾關係的紀律。黨的群眾紀律是正確處理軍隊組織及其黨員與人民群眾關係的準則。人民軍隊的群眾紀律是正確處理軍隊組織及指戰員與人民群眾關係的準則。馬克思曾經說過:“有識之士往往通過無形的紐帶同人民的機體聯係在一起。”群眾紀律就是這樣的無形紐帶。
群眾紀律還是一種無聲的命令,無聲的動員令。在革命戰爭年代,在新開辟的根據地和解放區,老百姓開始可能並不了解人民軍隊,在敵人的欺騙宣傳下,他們不免存在著一定的疑慮。但是,後來他們從我軍的紀律認識了這支人民軍隊,從而很快消除疑慮。故事片《智取華山》中,華山腳下一戶山民,備受蔣匪軍欺淩,起初分不清人民軍隊與蔣匪軍隊的區別,見了我軍偵察戰士就躲起來,男主人逃入山中。我軍偵察戰士露天宿營,下起了暴雨,戰士脫下雨衣,遮蓋了山民漏雨的屋頂,而自己卻佇立在暴雨之中,這使山民的家屬深受感動,逃入山中的男主人也打消了疑慮,毅然為偵察戰士當向導,為解放華山做出了貢獻。良好的群眾紀律就這樣有力地動員和吸引了人民群眾支持、擁護革命戰爭。
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時,戰士們連日作戰,好幾天沒有睡覺了。進入市區後,天下著蒙蒙細雨,涼氣逼人。戰士們一個個露宿街頭,和衣躺在潮濕的水泥地上,寧肯挨凍受淋,也不驚擾市民。市民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好軍隊,大為感動,紛紛拿出自己的雨具給戰士們用,拉大家進屋休息,都被謝絕了。
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安泰,兩腳不能離開大地,時刻從大地母親那裏汲取力量。在和平建設時期,我們每個組織、每個人也一刻不能離開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大地母親。在今天的環境下,我們的群眾紀律性不能削弱,隻能加強,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生氣勃勃的群眾性的創造事業,沒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支持,是斷然不能成功的。我們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黨章所規定的,也是我們人民軍隊的建軍宗旨。每個黨員、每個軍人都要從這個宗旨出發,要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而奮鬥,時時處處為人民謀利益,維護人民的利益。我們每個人特別是青年人,更要自覺遵守群眾紀律,多為別人著想,不損人利己,不脫離群眾,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的關係。
勞動紀律
勞動紀律,也叫工作紀律,是任何社會發展生產的必要條件之一。它是在共同勞動過程中,對人們的行為進行監督的手段。它涉及勞動過程中人與人之間,人與勞動工具、勞動對象之間的關係。勞動紀律是生產勞動客觀規律的需要。隻要有共同的生產勞動,就要有一定的秩序、一定的製度,以協調人們的行動。
勞動紀律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幾點:
第一,嚴格遵守工作時間,充分合理地利用工時。準時開始和結束工作,遵守規定的吃飯和休息時間,不遲到、不早退、不曠工,不在工作時間內做與生產任務不相幹的事情。
一個好職工應該有遵守工時的習慣,準時上下班。上班路程時間不要安排得太緊,以免出現意外情況而遲到。合理地利用工時,盡量提高生產效率,在單位時間內盡可能地多幹活,多出產品,保證質量。
第二,就是忠於職守,切實負起崗位責任,充分利用工時,提高工作效率,嚴格按照崗位責任製行事,按照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誰失其責,當加追究。
現代化大生產賦予勞動者的崗位責任是很重大的。價值數以萬計、十萬計,甚至百萬計的機器設備、產品、流水線,乃至整個工廠,交給你一個人、幾個人、一個集體,焉能木然置之,不當一回事?你別看有的崗位工人,身穿潔白的工作服,坐在寬敞潔淨的操縱室裏,看看顯示儀、指示燈,撳撳電鈕,似乎輕鬆自在,你可知道他們手指所及的份量?
一個個電鈕聯通著各種電路、管道、機械,撳錯一個,就會引起生產流程的紊亂,就可能釀成重大事故。現代化大生產要求工人有高度的責任心,漫不經心、玩忽職守、不負責任,是絕對不容許的。
第三,認真執行操作規程和技術規程,認真執行勞動保護和安全技術規則。這些規定是根據科學技術和生產的客觀規律,根據生產組織的分工製定的,是產品質量的技術保證,也是勞動者生命安全和工廠設備安全的技術保證。它不是隨心所欲製定的,是經過生產實踐反複檢驗的,必須嚴格照此執行。
第四,愛護機器、工具和原材料,愛護產品。機器、工具和原材料是生產資料,沒有這些東西,生產就無法進行,因此我們必須細心地愛護它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嚴格機器、工具和原材料的管理,遵照保養、存放、使用的規則,切切實實負起責任。機器設備、勞動工具,不能隻使用不保養。要經常擦拭、上油,壞了要及時維修,這樣才能正常運轉、使用,否則就可能縮短它的壽命。
第五,務必保證產品的質量,生產出優質產品。勞動紀律好壞歸根到底要通過我們生產的產品來體現,產品如何,又可以從一個側麵檢驗我們的勞動紀律。一定要有“質量第一”的觀念,要嚴格產品的質量標準,努力避免和減少廢品、次品。
假冒偽劣產品對社會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不但坑害了顧客,損害了國家利益,而且也衝擊優質名牌產品,同時從長遠來說,也會將本企業推向危險的境地。所以勞動者要為企業負責、為消費者負責、為國家負責,勞動者做為產品質量的第一責任人要嚴把質量關,生產信得過的勞動產品。
第六,服從管理,聽從指揮。生產組織也是一個組織,這兒也有廣義上的組織紀律,即生產組織紀律,這是勞動紀律必不可少的內容。社會生產愈發展,生產過程愈成為人們的聯合活動的複雜過程。現代化大生產過程,生產工人按照分工和需要,組成班組,班組上麵有工段、作業隊、車間,車間上麵有各個生產指揮、調度、後勤係統,然後又是廠長、總工程師等負責管理的人員。在這裏,沒有一定的權威,沒有對權威的服從,能行嗎?恩格斯說:“想消滅大工業中的權威,就等於想消滅工業本身,即想消滅蒸汽紡紗機而恢複到手紡車。”
在工廠企業裏,從班組長到總工程師、廠長,擔負著保證生產計劃、任務落實和完成的責任,每一個勞動者都有責任支持他們的工作,服從他們的安排,聽從他們的指揮,這是分工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產的需要。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勞動者是工廠企業的主人,是國家的主人,應當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勞動,對待國家、集體的財產,對待工廠企業的一切,不能用舊的雇傭觀念對待工作,不僅自己要嚴守工時,嚴格遵守勞動紀律,還要督促大家、帶動大家一起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不僅自己不違反勞動紀律,還要主動勸阻、製止別人違反勞動紀律。要認識到勞動紀律的重要性,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勞動紀律。為此,我們要當一個合格的勞動者,必須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水平,要熟諳本行業業務知識,要有一定的職業修養。不僅要知道該幹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這樣幹;不僅要知道不應該怎麼幹,還要知道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幹。
公共紀律
公共紀律是公共活動中每個成員必須遵守的紀律。它的意義在於保障公共活動的正常進行。公共紀律的內容是比較豐富廣泛的,但概括起來主要有:集體組織活動中的紀律,公共秩序,交通規則和賽場紀律。
集體活動中的紀律集體活動是集體組織所有成員共同參加的活動,如團組織的活動、班集體活動、少先隊活動等等。
集體活動的基本要求是:積極參加、服從命令、統一行動、友愛互助。集體活動中,每個成員,都要積極參加,否則就難以順利地開展活動。每個成員都要熱心於集體事業,要有集體的榮譽感、要有集體凝聚力。集體活動中統一行動、服從命令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一方麵集體活動的安排受到影響,另一方麵造成部分成員單獨行動或小集體行動,影響到大集體的正常活動,有時甚至容易分裂集體,鬧出矛盾。同時有些活動中單獨行動容易出現危險,特別是中小學生單獨外出,個人安全方麵容易出問題,所以,集體活動中最忌單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