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工作的回報

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花,它可以變笨拙為靈巧,變愚鈍為聰慧,變平庸為平凡。勤奮工作,必將會有所回報。

巴甫洛夫常常從早到晚,長達十幾個小時地埋頭在實驗室裏搞實驗,經常忘了吃飯,當他踏上科學生涯的第一階梯——取得“消化”研究的成果時,又向“反射”實驗進軍了。就連和他一起工作多年的得力助手,也受不了這種無休止的緊張工作,而離開了他,巴甫洛夫隻得另找新的助手,而且對新的助手說:“你們要學會做科學的工作,咱們到實驗室去吧,把狗準備好,我們要數它的唾滴。若有必要的話,就數它十年,二十年。”

在實驗室裏巴甫洛夫同助手們長時間廢寢忘食地工作著。很快,巴甫洛夫染上了多種疾病,但他從不間斷實驗工作,直到臨死時,他還不斷地進行實驗。

4.隻有踏實工作才有遠大前程

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在沙堆裏的時候,無論你使多大的勁,總沒有你在結實的路麵上跳得高、跳得遠。其實,做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你好高騖遠,不能踏踏實實地做好平凡的工作,也就等於沒有為自己的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無論做什麼事、擔任什麼職位,我們都要腳踏實地、全力以赴,這樣會使你越發能幹,同時你的心智也會成長,可以追求更大的成功。

有人會說:“這份工作不值得我做。我這麼聰明能幹的人不應該做這麼卑微的事。”如果你輕視現有的職位,不肯腳踏實地、全力以赴,或者不滿、不安、不快樂,並且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最後,終究會失去這份工作。到時候,這份工作自有別人接手去做。真正受害的是自己,結果隻能自毀前程。

如果誰好高騖遠,那就在人生操作上犯了一個大錯誤。不要以為可以不經過程而直奔終點,不從卑俗而直達高雅,舍棄細小而直達廣大,跳過近前而直達遠方。心性高傲、目標遠大固然不錯,但有了目標,還要為目標付出努力,如果你隻空懷大誌,而不願為理想的實現付出辛勤勞動,那“理想”永遠隻能是空中樓閣,是一文不值的東西。

不能腳踏實地者首要的失誤在於不切實際,既脫離現實,又脫離自身,總是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或者以為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為難,或者不屑於周圍的一切,不能正視自身,沒有自知之明。你該掂量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有多少能耐,要知道自己有什麼缺陷,不要以己之所長去比人之所短。

脫離了現實便隻能生活在虛幻之中,脫離了自身便隻能見到一個無限誇大的變形金剛。不能腳踏實地,隻能在空中飄著,那所有的遠大目標也隻不過是海市蜃樓。

事業成功與工作態度,就像車身與車輪一樣,如果你不讓車輪著地,汽車就永遠不可能駛向遠方。

5.隻有勤奮工作才能脫穎而出

當你走上工作崗位後,首先要認定自己是“巧”還是“拙”。也許你會感到自己在茫茫人海中是那麼渺小,你原先學到的一點東西也確實是滄海一粟。當然,剛剛走上社會之後,承認自己“拙”的人並不太多,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不是天才,至少也是個有用之才!但現實生活中,真正能一步衝天的人真少!有的不僅衝不起來,還跌下來摔了跟頭。為何呢?一是知識不夠,二是能力不足。

其實,對於這兩種不足,都可運用一個辦法加以補救——“勤”。

所謂“勤”,就是要勤學,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刻也不放棄,一個機會也不放棄地學習,不但自己加強學習,同時也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別人休息,你去學習。別人去旅行,你去學習。別人一天隻有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你則有16個小時,那就等天一天當兩天用。這種密集的、不間斷的學習效果相當顯著。如果你本身的能力已經高於基準的水平線上,加上你的這種“勤”,很快就會在所處的團體中發出亮光,從普通教師中脫穎而出。

如果一個人真正認識到自己能力不足,那麼為了生存,也隻有通過“勤”才能補救。如果每天癡心妄想,不說脫穎而出,保住工作都很難!對能力真正不足的人來說,“勤”便是花比別人多好幾倍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不怕苦不怕困難,也隻有這樣,才能有所發展。

其實“勤”並不隻是為了補“拙”,即使是聰者智者也不能離開一個“勤”字。在一個學校裏,一個始終做到“勤”的人會為自己帶來很多好處。

給自己塑造一種勤奮的形象。當其他人渾水摸魚而你在兢兢業業地勤奮工作時,這種敬業精神就會成為他人眼裏的焦點,大家會認為你的這種精神值得敬佩。

並且,勤奮工作還有以下好處:

容易獲得別人的諒解。當工作出錯時,一般人也不忍心指責你,他們總是認為,人家已經那麼認真了,出了點錯,下次再改吧!

容易獲得領導的信任。領導喜歡重用勤奮的人,因為這樣他比較放心,如果你真的能力不足,但因為勤,領導還是會給你合適的機會。

如果你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就會發現,一個人的成功除了機遇與天資外,真正離不開的還是一個“勤”字。

6.把敬重工作當成習慣

提到關於工作態度的問題,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敬業”。什麼是“敬業”呢?

所謂“敬業”,就是要敬重你的工作。低層次來講,“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也就是說,敬業是為了對領導有個交代。如果我們上升一個高度來講,那就是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要具備一定的使命感和道德感。

很多年輕人初入社會時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做事都是為了領導,為他人掙錢。工作敬業,表麵上看是為了領導,其實是為了自己,因為敬業的人能從工作中學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便是你向上發展的踏腳石,就算你以後換了地方、從事不同的行業,你的敬業精神也必會為你帶來助力!因此,把敬重自己的工作當成習慣的人,從事任何行業都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