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8.以自嘲態度化解壓力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身體狀態是受其心理和精神狀態所影響的,大約有一半以上的疾病是由心理和精神方麵引起的,因此,掌握心理平衡對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讓人難堪的局麵,遇到窘境,如何冷靜應對,調整心情呢?“自嘲”是一劑平衡自我心理的良藥。
其實,用自嘲來穩定情緒的方法很多。比如:當你在經濟上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時,你的生理缺陷遭到別人的嘲笑時,無端受到別人攻擊時,你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比如“吃虧是福”,“破財免災”等等調節一下你失衡的心理;在一些非原則問題上,可以裝裝糊塗,為心靈增加一層保護膜;在時機適當時還可如前所述,幽他一默。
自嘲,是宣泄積鬱、製造心理快樂的良方,當然也是反嘲別人的武器。學會自嘲,你就會擁有一個平穩和健康的心理,一個健康的體魄。
9.以冷靜的反思減輕壓力
現在研究人員知道,應激反應是在頭腦中產生的。在即使是非常輕微的惱怒情緒中,大腦也會命令分泌出更多的應激激素。這時呼吸道擴張,使大腦、心髒和肌肉係統吸入更多的氧氣,血管擴大,心髒加快跳動,血糖水平升高。
埃森醫學心理學研究所所長曼弗雷德·舍德洛夫斯基說:“短時間的應激反應是無害的。”他說:“使人受到壓力是長時間的應激反應。”他的研究所的調查結果表明:61%的人感到在工作中不能勝任;有30%的人因為覺得不能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係而有壓力;20%的人抱怨同上級關係緊張;16%的人說在路途中精神緊張。
理查德·卡爾森的一條黃金規則是:“不要讓小事情牽著鼻子走。”他說:“要冷靜,要理解別人。”他的建議是:表現出感激之情,別人會感覺到高興,您的自我感覺會更好。
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這樣不僅會使您的生活更加有意思,而且別人也會更喜歡您;每天至少對一個人說,您為什麼賞識他;不要試圖把一切都弄得滴水不漏。隻要找,總是能找到缺點的。這樣找缺點,不僅會使您,也會使別人生氣;不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權利,這會沒有必要地花費許多精力。不要老是糾正別人,常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不要打斷別人的講話,不要讓別人為您的不順利負責。要接受事情不成功的事實,天不會因此而塌下來;請忘記事事都必須完美的想法,您自己也不是完美的。這樣生活會突然變得輕鬆得多。
當您抑製不住生氣時,您要問自己:一年後生氣的理由是否還那麼重要?這會使您對許多事情得出正確的看法。
10.以樂觀的態度淡化壓力
樂觀態度或悲觀態度,是人類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兩種傾向,它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樂觀的態度可以激勵我們獲得成功,而悲觀的態度則會使我們對前途失望,從而丟失前進的動力。
以下建議也許對悲觀主義者有幫助:
越擔驚受怕,就越遭災禍。因此,一定要懂得積極態度所帶來的力量,要相信希望和樂觀能引導你走向勝利。
即使處境危難,也要尋找積極因素。這樣,你就不會放棄取得微小勝利的努力。你越樂觀,克服困難的勇氣就越會倍增。
以幽默的態度來接受現實中的失敗。有幽默感的人,才有能力輕鬆地克服噩運,排除隨之而來的倒黴念頭。
既不要被逆境困擾,也不要幻想出現奇跡,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全力以赴去爭取勝利。
不管多麼嚴峻的形勢向你逼來,你也要努力去發現有利的因素。過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到處都有一些小的成功,這樣,自信心自然也就增長了。
不要把悲觀作為保護你失望情緒的緩衝器。樂觀是希望之花,能賜人以力量。
當你失敗時,你要想到你曾經多次獲得過成功,這才是值得慶幸的。如果10個問題,你做對了5個,那麼還是完全有理由慶祝一番,因為你已經成功地解決了5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