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智商高的人,往往從積極的方麵理解別人的批評,包括那些不公正的責罵。他們會把別人的批評,看作是改進自己工作、完善個性、克製情緒、提高心理承受力以及激發鬥誌的機會。

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是很重要的,別人如何看待你的工作、決定、努力、動機或成就,這些都不要緊,因為隻有我們最清楚自己所作所為的重要性。即使到了蓋棺定論的時候,我們也必須依據自己的價值觀及信念來評估一生的作為。

11.坦然麵對同事的懷疑

懷疑,即疑惑或猜測。被人懷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兒。誰都曾經懷疑過別人,也被人懷疑過,其中的酸甜苦辣無不一一品嚐過。但隻有坦然地麵對別人的懷疑才可能處理得非常好。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產生懷疑,原因是多方麵的。有的由於一時的誤解,缺乏溝通與解釋,進而形成了對某件事情的猜疑;有的由於性格脾氣的差異,缺乏相互間的包容與補充,逐漸引發了對對方的不信任情緒;有的由於嫉妒心的纏繞,由此而產生了對朋友的疏遠甚至惡意;有的由於心胸狹小,為人疑神疑鬼,處事患得患失,對人產生懷疑;有的由於心理變態,而又缺乏及時的診斷與治療,因此,對反感的人和事,均投以疑慮的目光;有的由於自命清高,唯我獨尊,缺乏自知之明,對周圍的人和事總覺得不可思議,如此等等,都可以產生懷疑心理。

如果說人與人之間在社會生活中容易產生懷疑是一件不可以完全避免的事情,那麼,你麵對客觀存在著的這一現象,既不應當回避它、懼怕它,也不應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正確的態度是要承認它、認識它,科學地對待它。

多些寬容,坦然地麵對別人的懷疑,去掉自己的一份疑心,被人懷疑的事情也許就會減少一些。麵對他人的懷疑,你的態度首先不是指責與疏遠。事實上,大凡疑心比較重的人,也往往容易產生被人疑的錯覺。其實這種感覺在好多情況下是由自己的不健康心理引起的,或者說,別人還沒有懷疑你,你卻感受到了別人懷疑的威脅。於是,苦惱、恍惚、憂鬱、不安等便會接踵而來。

要盡量避免他人對你產生疑心。麵對懷疑的挑戰,從戰略上講,你既應當有隨時接受懷疑挑戰的心理準備,又要有防患於未然的強烈心理意識,即盡量減少被人懷疑的契機。主動說明情況,最好能用事實回答。實際上,你所感受到的懷疑,在很多情況下是由於對方對你的誤會引起的。對此,你隻要主動出擊,心平氣和地找對方談一談,說明原委,懷疑也就迎刃而解了。但有的時候,僅有此舉還是不能完全奏效的,尤其是對那些疑心比較重的人來說,要盡量用事實說話。人與人之間相處,莫過於真誠的可貴。有了真誠就能贏得信任。如果你對別人的懷疑也采取懷疑的態度,以疑對疑,雪上加霜,那麼,懷疑非但不能消除,還會產生新的不信任情緒。

當然,最要緊的,還是不要懼怕懷疑。克服懼怕懷疑的心理,除了要有寬闊的胸懷、生活的勇氣、正直的形象外,還要有辯證的思維。此時,你不妨這樣想一想:懷疑隻是向你提出了一個問號,並沒有形成最後的結論;問題是對方提出來的,正確的答案卻要由你來作出;如果你硬要將懷疑推向結論的邊緣,對方也就隻好將錯就錯了。想到此處,也許你就不會感到懷疑的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