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後的一天,在別涅迪克博士走進實驗室前,他看到一張報紙上報道說市區有兩輛客車相撞,車上的多數乘客被擋風玻璃的碎片劃傷,其中一輛車的司機被一塊碎玻璃刺穿麵部而進入口腔。別涅迪克博士一下子想到了那隻裂而不碎的燒瓶。他走進實驗室拿過那隻燒瓶,隻見那隻燒瓶的瓶壁有一層薄薄的透明的膜。別涅迪克博士用刀片小心地取下一點進行化驗,結果表明,這隻燒瓶曾盛過一種叫硝酸纖維素的化學溶液,那層薄薄的膜就是這種溶液蒸發後殘留下來,遇空氣後產生了反應,從而牢牢粘貼在瓶壁上起到保護作用。因為無色透明,所以一點兒也不影響視覺。“如果這種溶液,用於汽車玻璃的生產中,以後再發生類似的交通事故,乘客的生命安全係數不是更有保障嗎?”……別涅迪克博士因為這個小小的發現而榮登20世紀法國科學界突出貢獻獎的榜首。

52.生死競跑

一條品種優良的獵狗,被主人訓練得壯碩無比,追捕獵物速度快,而且反應敏捷。

對於追捕獵物這件事,這隻獵狗可以說駕輕就熟,就像熟練的漁夫捕魚。

有一次,主人帶著這隻獵狗又去狩獵,老遠發現一隻狐狸,主人用槍射擊,準頭不夠,讓狐狸給脫逃了。

獵狗於是展開自己最拿手的追捕工作,森林是狐狸的天地,路徑熟得很,但獵狗也不含糊,追捕之間,過程緊張迭起。

狐狸較為瘦小,跑不過獵狗,眼看就要被追上。突然,一個轉身,狐狸朝另一條路跑去,獵狗一不留神,身子受了點兒擦傷,有點兒痛。

“唉!我追得這麼累幹嗎!追不到狐狸,我也不會餓到肚子呀!”念頭剛剛閃現,速度已經慢了下來。狐狸又跑遠了。

“算了,現在早已脫離主人的視線,反正主人看不到。”

獵狗又起了放棄的念頭,速度又遲緩起來。

狐狸終於逃離獵狗的追捕。

53.敵人正是自己

馴鹿和狼之間存在著一種非常獨特的關係,它們在同一個地方出生,又一同奔跑在自然環境極為惡劣的曠野上。大多數時候,它們相安無事地在同一個地方活動,狼不騷擾鹿群,馴鹿也不害怕狼。

在這看似和平安閑的時候,狼會突然向鹿群發動襲擊。馴鹿驚愕而迅速地逃竄,同時又聚成一群以確保安全。

狼群早已盯準了目標,在這追和逃的遊戲裏,會有一隻狼冷不防地從斜刺裏竄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破一隻馴鹿的腿。

遊戲結束了,沒有一隻馴鹿犧牲,狼也沒有得到一點食物。

第二天,同樣的一幕再次上演,依然從斜刺裏衝出一隻狼,依然抓傷那隻已經受傷的馴鹿。

每次都是不同的狼從不同的地方竄出來做獵手,攻擊的卻隻是那一隻鹿。可憐的馴鹿舊傷未愈又添新傷,逐漸喪失大量的血和力氣,更為嚴重的是它逐漸喪失了反抗的意誌。當它越來越虛弱,已不會對狼構成威脅時,狼便群起而攻之,美美地飽餐一頓。

其實,狼是無法對馴鹿構成威脅的,因為身材高大的馴鹿可以一蹄把身材矮小的狼踢死或踢傷,可為什麼到最後馴鹿卻成了狼的腹中之食呢?

狼是絕頂聰明的,它一次次抓傷同一隻馴鹿,讓那隻馴鹿一次次被失敗擊得信心全無,到最後它完全崩潰了,已忘了自己其實是個強者,忘了自己還有反抗的能力。當狼群攻擊它時,它已沒有勇氣奮力一搏了。

54.工作不是戰鬥

琳達是一個樂天派,她說工作對她來說就像是一塊巧克力——因為她是一個非常喜歡吃巧範力的人,而她對工作也正是那麼樂此不疲。這個來自她心靈真實的隱喻,帶給她的是無比的快樂和熱情。

工作也是你的巧克力嗎?也許你說不是。那麼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呢?是遊戲?是戰鬥?是旅行?是煎熬?或者是別的什麼?不管你的隱喻是什麼,它都泄露—了你現在的工作狀態,你的隱喻總是在如實的反應映你的內心,它是你內心的真實圖景。

隱喻無所謂對錯,無論你認為工作像什麼,你都是對的,因為那是你真實的感受,你做到了對自己誠實無欺。當然,你心裏知道有的隱喻帶給你的是力量,有的隱喻卻在隱蔽的扼殺著你的工作激情,讓你停滯和煩躁。像琳達那樣把工作當作自己最喜歡的巧克力的,她得到的就是巨大的工作熱誠,她真的是在享受工作的樂趣,如同享受美味。可如果有個人一想起工作就覺得像要投入一場戰鬥,他的心氣可能立刻就下去了,因為戰鬥意味著激烈、拚殺、殘酷,其結果終究是一場血腥。終日守著這樣的隱喻的人,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恐怕都要降到零了。

好在隱喻並不是一個不能改變的東西,隻要我們意識到不好的隱喻帶給我們的巨大的負麵力量,而願意積極的改變隱喻,從而改變我們內心體驗。工作在一個人的體驗裏是美味而在另一個人的體驗裏卻是戰鬥,這其實與工作的本身或許關係不大。因為隱喻是我們感受形象化的產物,它實際上是一個完全主觀的東西,就好像我們會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觀點一樣。所以,改變隱喻實際上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因為你實在不必守著你原來的隱喻不放,那不是事實,那隻是你心裏的真實。改變隱喻的同時,你將在瞬間借著隱喻的力量改變你對工作的體驗。

55.破局而出

人的一生一定要努力避開一種人,那種時常潑你冷水的人。有個媽媽在廚房洗碗,她聽到小孩在後院蹦蹦跳跳玩耍的聲音,便對他喊道:“在幹嗎?”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你猜媽媽怎麼說?她沒有潑冷水,罵他“小孩子不要胡說”或“趕快進來洗幹淨”之類的話,而是說:“好,不要忘記回來喔!”這個小孩後來成為第一位登陸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有時候我想去聽音樂會,想邀朋友一起去,他們常常潑我冷水:“算了吧,搞這套!”我說要去看芭蕾舞,他們更不屑:“你真的有這個興致?那你自己去吧!”

談到熱忱,我真心覺得不該潑別人冷水,最好也不要跟愛潑冷水的人在一起,因為,擁有熱忱,可以讓你做出很多原本可能做不到的事。

有次卡耐基在美國開年會,有位講員提醒大家,旅館房間的門上都掛了一個牌子,上麵寫著“請勿打擾”,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天天從家裏到辦公室,脖子上仿佛也掛了這麼一個牌子。由於你對一切事物缺乏熱忱,同事不喜歡跟你合作,顧客也覺得最好離你遠一點。

你也把這塊牌子帶回家,小孩不敢跟你玩,太太也小心避開你。你一定想把脖子上的牌子拿掉吧?

56.鷹的啟示

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要活那麼長的壽命,它在40歲時必須做出困難卻重要的決定。當老鷹活到40歲時,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它的啄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因為它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使得飛翔十分吃力。這時候,它隻有兩種選擇:等死,或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150天漫長的操練。它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築巢。停留在那裏,不得飛翔。老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岩石,直到老的喙完全脫落。然後靜靜地等候新的喙長出來,它會用新長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來。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它們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5個月以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開始飛翔,重新得力再過30年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