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教師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
第一章教師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1.愛崗敬業的精神內涵
過去在計劃經濟體製下,我們每個人都要服從國家的分配,國家按計劃把我們每個人安排到一定的工作崗位上,我們不論走上哪個工作崗位都要幹一行,愛一行。
目前,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的是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這種就業方式的好處,就是能使更多的人從事自己所感興趣的工作,用人單位也能挑選自己所需要的合適人選。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雙向選擇的就業方式為更好地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了條件,這一改革與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基本規範要求的愛崗敬業並不矛盾。
首先,提倡愛崗敬業,熱愛本職,並不是要求人們終身隻能幹一行,愛一行,也不排斥人的全麵發展。它要求工作者通過本職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和範圍內做到全麵發展,不斷增長知識,增長才幹,努力成為多麵手。我們不能把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片麵地理解為絕對地、終身地隻能從事某個職業。而是選定一行就應愛一行。合理的人才流動,雙向選擇可以增強人們優勝劣汰的人才競爭意識,促使大多數人更加自覺地忠於職守,愛崗敬業。實行雙向選擇,開展人才的合理流動,使用人單位有用人的自主權,可以擇優錄用,實現勞動力、生產資源的最佳配置,勞動者又可以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人的專業、特長、興趣和愛好選擇職業,真正做到人盡其才,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這與我們所強調的愛崗敬業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求職者是不是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是用人單位挑選人才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標準。用人單位往往錄用那些具有愛崗敬業精神的人。因為隻有那些幹一行,愛一行的人,才能專心致誌地搞好工作。如果隻從興趣出發,見異思遷,“幹一行,厭一行”,不但自己的聰明才智得不到充分發揮,甚至會給工作帶來損失。另外,現實生活中能夠找到理想職業的人必定是少數的,對於多數人來說,必須麵對現實,去從事社會所需要、而自己內心暫時不太願意幹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幹一行,愛一行”的精神,那麼你就很難幹好工作,很難做到愛崗敬業。2.教師愛崗敬業的具體標準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指出:愛崗敬業精神是師德的核心內容。愛崗敬業作為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師道德規範的思想前提,教師隻有具備了愛崗敬業精神,才能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為祖國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愛崗敬業既是教師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師實現自我價值,獲得個人滿足,完成人格升華、實現個人利益的有效社會途徑。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把“愛崗敬業鑄師魂“作為加強師德修養的一個重要主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時代需要,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
熱愛教育,熱愛自己的學校
教師要做到愛崗敬業,首先就應該熱愛教育、熱愛學校,樹立堅定的教育事業心。隻有我們真正做到甘願為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而自覺投身這種平凡工作,對教育事業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為樂,以苦為趣,才能產生巨大的拚搏奮鬥的動力。教師的勞動是平凡的,教師的生活是清苦、清貧的,但教師在知識結構的近善方麵有自求自得的充實感,在精神寄托方麵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麵有“究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獨立感,在人際溝通方麵有師生相處融洽諧和的親切感。
我們的工作,使無知的玩童變成了優秀學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為祖國的棟梁。人的一生是應該有個明確的目的,為理想而奮鬥,雖苦但樂在其中。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校關注事業的發展,這是每個教師都應具備的。在實際工作中,珍視為人師表這份榮耀,嚴格要求自己,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信賴和領導的認可。
熱愛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係
熱愛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寶貴的職業情感,是良好的師生關係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堅實基礎。教師對學生的愛,與一般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有所不同。它不是來源於血緣關係,也不是來源於教師的某種單純的個人需求,而是來源於人民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來源於教師對教育對象的正確認識、滿腔熱情和無限期望。
因此,我們說,師愛是一種充滿科學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愛。教師越是滿懷深情地去愛學生,就越能贏得學生對自己的愛,良好的師生關係就越是能迅速地確立起來並得到健康的發展。這種愛的交流是學生成長的催化劑,它可以有力的把學生吸引到教育過程中來,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動力,推動學生朝著培養目標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為教師在培植和處理師生關係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做到的就是熱愛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