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美蘇關於限製戰略武器的4個協定剛簽署,基辛格就在一家旅館裏向隨行的美國記者介紹這方麵的情況。
基辛格微笑著說:“蘇聯生產導彈的速度每年大約250枚。先生們,如果在這裏把我當間諜抓起來,我們知道該怪誰啊!”
記者們開始接過話題,探問美國的秘密。一位記者問:“我們美國的情況呢?我們有多少潛艇導彈在配置分導式多彈頭?有多少‘民兵’導彈在配置分導式多彈頭?”
基辛格聳聳肩:“我不確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導式多彈頭的‘民兵’導彈有多少。至於潛艇,我的苦處是,數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記者立即說:“不是保密的。”
基辛格反問道:“不是保密的嗎?那你說是多少呢?”
全場哄堂大笑。
尼克鬆、基辛格離開蘇聯,在德黑蘭作短暫停留。當晚,伊朗首相邀請基辛格去看舞女帕莎表演。基辛格看得出了神,末了還與帕莎聊了一陣。
第二天,在總統專機上,一位記者向基辛格打趣:“你喜歡她嗎?”
基辛格一本正經地回答:“她是個媚人的姑娘,而且對外交事務有著濃厚的興趣。”
“真的嗎?”
“那還有假。我們一起討論了限製戰略武器會談,我費了些時間向她解釋怎樣把SS-7導彈改裝在V型潛艇上發射。”
旁人都在發笑。有好口才的傑出人物不勝枚舉,隻要你對他們高超的語言加以揣測,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
6好口才並非天生,而是源自後天訓練
有位美國政界要人曾說過,個性和口才的能力比起外語知識和哈佛大學的文憑更為重要。的確,口才很重要。但你也許會說:“我先天不足怕開口,見生人就臉紅,沒口才。”那麼,我們告訴你:朋友,這不要緊,路就在腳下。
口才不會與生俱來,也不會從天而降,就像莊稼需要施肥、道路需要整修,口才也需要培養。
有人曾對丘吉爾的口才進行各種分析,他的兒子卻一語中的:“我的父親把他自己一生中的最寶貴的年華都花在寫演講稿和背誦演講稿上了。”世界上沒有天生的演說家!毫無疑問,丘吉爾被譽為“世紀的演說家”是當之無愧的,但人們可能忘了,他是完全靠自學成才的演說家,他原先講話結結巴巴,口齒不清,根本就不是當演說家的材料。他本人身高五英尺五(約165米),沒有堂堂的儀表和風度,他那難聽的叫喊聲又不像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或是馬丁·路德·金那樣洪亮。丘吉爾沒有受過大學教育,他曾經在下院最初的一次演講中,講了一半便垮下來了……然而,就是這個丘吉爾,成了舉世皆知的雄辯的演說家。先天不足後天補,完全是做得到的。美國前總統肯尼迪曾經這樣評價丘吉爾:“丘吉爾動員了英語語言並將它投入戰鬥。”丘吉爾的成功,除了刻苦、勤奮、堅持不懈的努力,別無他法。
發明大王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結晶。”先天的天賦固然重要,但後天刻苦的鍛煉更為關鍵。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實踐中磨煉口才,以堅強的意誌作為通向成功的基石,用汗水澆灌成功的花朵,勤奮的苦練加上技巧,一定會成功。哈佛大學的著名教授威廉·詹姆士說過:“我們隻是半醒著。我們僅僅在使用我們體力和智力的一小部分。說得明白一點,人類就是一直這樣畫地為牢,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裏。人具有各種力量,但往往未加發揮。”這些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有,隻是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而對這些力量置若罔聞,太可惜了!出生於英國的狄更斯,在歐洲有“曆史性的雄辯家”的美譽。但是,這位口才銳利的雄辯家在小時候,曾經是天生聲音低沉,並且呼吸短促,口齒不清,旁人經常聽不清他在說些什麼。但是偏偏狄更斯所在的祖國——英國,有著很嚴重的政治糾紛,因此,能言善辯之士格外受到重視,引人注意。當時,狄更斯除了說話較一般外,其他方麵都是一流的,他知識非常淵博、思想十分深邃,十分擅長分析事理,能預見時代潮流和曆史發展趨勢,因而狄更斯認為必須改變自己口才笨拙的現實,以免為時代所淘汰。於是,他下決心進行鍛煉。他經過了一番周密細致的思索,準備好了精彩的演講內容之後,第一次走上了演講台,但很不幸,他失敗了,因為他的聲音低沉、肺活量不足,口齒不清,聽者根本就無法聽清楚他在說什麼。但是,狄更斯並不氣餒,也不灰心,反而比以前更加努力了。他花大量時間訓練自己的說話膽量,每天跑到海邊去對浪花拍擊的岩石放聲呐喊,回到家後,又對著鏡子觀察自己說話的嘴形,進行發聲練習,堅持不懈。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努力後,狄更斯終於再度走上講台,並一舉成名,博得了熱烈的喝彩與掌聲,從此,聲名遐邇。笨拙的舌頭終於變成了天才的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