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第四月胎教方案1(2 / 3)

由此說來,孕婦生病後服中藥不會使胎兒的皮膚變黑。但孕婦服中藥必須要由醫生開處方,切勿久服、亂服,更不能擅自服用“轉胎”(即女孩轉為男孩)的單方、驗方,以免危害母子健康,如果想使胎兒的皮膚白皙,孕期婦女可常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番茄、橙子、檸檬、酸棗、蘋果、柑橘等。

注意妊娠黃疸對胎兒的影響

妊娠期合並黃疸較少見,如出現黃疸應想到:

病毒性肝炎

此乃妊娠期黃疸最多見的原因。其病原有1肝炎病毒A:潛伏期短,大約一個月左右。2肝炎病毒B:與澳大利亞抗原有關。潛伏期較長約三個月左右。這兩種肝炎的病程與非妊娠期相同,均可發展為慢性肝炎。其流產及早產較多,但對胎兒不影響。

再發性淤膽症

易發生在妊娠晚期,表現為黃疸及瘙癢。(初產孕婦不可能出現黃疸,而僅有瘙癢症狀,肝髒無損害,分娩後症狀消失)。每次妊娠可以複發,症狀逐漸加重。因全部病例均有瘙癢症。原因是由於膽鹽瀦留於皮膚深層產生刺激而引起。

藥物性肝炎

其原因是肝髒毒性藥物,藥物幹擾膽紅質的結合,以及藥物引起的溶血反應。

急性黃色肝萎縮

雖較少見但常可致命。多發生於妊娠晚期,母嬰愈後均較差,病因不詳,但多見於靜脈過量注射四環素後而突然發病。

妊娠劇吐,先兆子癇

子癇,妊高征患者肝功能往往受損,嚴重時可以肝髒出血,但黃疸不常出現。

注意心髒病對胎兒的影響

妊娠期心血管係統發生了一係列變化,表現在血容量、血液動力學和心髒三個方麵。

血容量的改變

非孕婦女體液占體重的72%,其中70%為細胞內液,25%為組織內液,5%為血管內液。妊娠後,細胞內液不改變,而組織內液及血管內液均增加。血容量進行性增加,至妊娠32周時達高峰。較非孕時增加約40~50%,相當於血容量從4000毫升增加到5500毫升。以後漸減少,到產後2~6周恢複正常。在血容量增加中,血細胞數隻增加10~15%,故妊娠易產生血液稀釋。紅細胞壓積容積降低而出現生理性貧血。同時血液粘稠度降低,血流加快。孕期醛固醇、雌激素、孕激素分泌的增加,水鈉瀦留,也增加了循環係統的負擔。

血液動力學的改變

心排血量從早妊期即開始逐漸增加,到妊娠32周時達高峰,較非孕時增加40%,以後漸減少,產後2周漸複正常。心排血量增加是因為:母體耗氧量增加,血容量增加及血管床容積增加之故,心排血量增加,脈搏加快,血液稀釋與循環時間縮短相平行。臂舌時間為13秒。正常時間為15~16秒。妊娠期間子宮胎盤的動靜脈間形成短路,似動靜脈瘺,使周圍循環阻力降低,而使動靜脈舒張壓降低。但妊娠末期,動靜脈短路關閉,周圍阻力增高而加重了心髒負擔。

心髒的改變

當妊娠達34~36周時,心率加快達到高峰,所以使心肌肥大,以適應心排出量的增加。由於妊娠使膈肌升高而使心髒向左上移,由於心搏加快,血流加速,於肺動脈瓣區及心尖區常可聽到收縮期2~3級吹風樣雜音。

由於以上這些變化,患心髒病對胎兒造成一定影響。其最容易產生以下影響:

1當孕婦發生心力衰竭時,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易刺激宮縮而發生早產。

2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3因缺氧而發生胎兒宮內窘迫或胎死宮內。

注意哮喘病對胎兒的影響

孕婦對氣喘病哮喘應該有足夠的重視。因為一旦患了這種疾病,除孕婦本人遭受痛苦外,腹內的胎兒也會深受其害。

母親的陣陣氣喘,會使體內的胎兒時時缺氧,嚴重時,還會發生胎兒窒息死亡。而目前一些治療氣喘病的常用藥物,多對胎兒有不良影響,因此如能在懷孕前給予有效的治療,謹防氣喘病初發或複發,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無疑是大有益處的。

注意甲型肝炎對胎兒的影響

甲型肝炎能否引起胎兒畸形雖然沒有一個科學結論,但由於甲型肝炎孕婦的肝髒功能受到損害,引起消化道症狀,致胎兒吸收、代謝異常,可影響胎兒在子宮內的發育,造成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出生體重低。

由於肝細胞排膽汁功能障礙,使血肉膽鹽增高,可引起子宮收縮而早產、流產。

全身毒血症,可引起胎兒宮內缺氧或死亡,也可引起新生兒窒息。

甲型肝炎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所以孕婦與胎兒間不是通過血液垂直傳播的,如果產後母親仍在排毒,通過接觸或護理過程可傳播給新生兒。如母親糞便中已不排毒,也就不會傳染給新生兒。

通常情況下,甲型肝炎不會變為慢性肝炎,並可獲終身免疫,如母親甲型肝炎得到根治,則可以繼續親身哺育嬰兒。

注意乙型肝炎對胎兒的影

乙肝病毒存在於患者的各種體液中。胎兒在子宮內依靠胎盤從母體得到生長發育必須的各種營養素,但母親與胎兒的血液不直接交流,有胎盤屏障相隔。乙型肝炎通過胎盤在母子間傳播這一途徑是比較少見的。其主要傳播途徑是分娩過程中,胎兒接觸(如吞咽或吸入)母親的血液、粘液、羊水而被傳染,此途徑稱母子間垂直傳播。其次產後護理新生兒過程中密切接觸及通過乳汁也可傳播。據報道,e抗原陽性母親的嬰兒中,表麵抗原陽性率幾乎達100%,表麵抗原陽性母子間垂直傳播率為10%~60%不等。因此,母子間垂直傳播是乙肝傳播中的重要途徑。被傳播的孩子有發展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因此預防乙型肝炎傳播胎兒的主要手段就是切斷這種傳播途徑。

胎兒失聰的防治

胎兒耳朵發育從受孕後不久就開始了,所以,要預防胎兒失聰,關鍵在妊娠期必須注意下列問題:

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