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第十月胎教方案2(3 / 3)

經產婦胎頭浮,多由於腹壁較鬆弛,以致臨產前胎頭未入骨盆。

常見胎盤早剝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胎盤是在分娩後從子宮壁上剝離的。當正常位置的胎盤於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正常位置的胎盤早期剝離,簡稱胎盤早期剝離或胎盤早剝。

胎盤早剝的症狀表現是腹痛和陰道出血,剝離的大小與出血不一定成正比,剝離麵在胎盤邊緣,血可以流出陰道;剝離麵未達邊緣,則可形成胎盤後血腫。胎盤早剝多有妊娠高血壓病史或外傷、外倒轉史,腹部劇痛;由於子宮內出血,子宮可比妊娠月份大,胎兒雖可能成活,但不一定聽到胎心,胎位不清。出血多時可伴有失血的症狀,甚至失血性休克。

臨床觀察發現,胎盤早剝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慢性高血壓和慢性腎炎有一定關係。因為全身小血管痙攣或硬化,引起遠端毛細血管缺血、壞死,以及破裂、出血,形成血腫,使胎盤與子宮壁分離。此外,外傷、腹部受撞擊、外倒轉術,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使臍帶相應過短,以及子宮內壓驟然下降,如羊水過多、破水,大量羊水短時間內流出,都可致胎盤與子宮壁分離。

無論是對孕婦來說,還是對胎兒來說,胎盤早剝都不是一種好現象。為防止胎盤早剝的發生,孕婦應做好產前檢查,及時發現並治療合並症。此外孕婦在妊娠期要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受撞擊。對於羊水過多者或人工破水時,醫護人員要做到操作時細致、認真、動作舒緩,避免腹壓驟降發生。

胎盤早剝的處理

由於胎盤早剝可致妊娠中晚期的孕婦陰道流血,並伴有腹痛,因此,處在妊娠中晚期的孕婦如出現上述症狀,須立即去醫院作診查。孕婦不要精神過度緊張,盡可能臥床或減少活動。對於陰道出血量多伴休克者,應首先搶救休克,快速輸血輸液,同時要及時終止妊娠。

終止妊娠的方法包括陰道分娩和剖宮產。陰道分娩多用於產婦一般情況好,宮口已開大,估計胎兒短時間能娩出者;對於嚴重的胎盤早剝,病人一般情況差,估計短時間不能自行陰道分娩者,應立即行剖宮產;如果曾估計可陰道分娩,但在產程中孕婦情況不斷惡化,也應立即剖宮結束分娩。

胎盤早剝患者產後或手術後易發生大出血,應密切觀察病人並做好一切應急準備。

胎盤早剝對母兒的影響

如果胎盤早剝麵積不超過1/3,臨床一般可無症狀,胎兒存活率亦高,但若在臍帶的根部或附著的附近,便影響或阻斷了血液供應,在產程中可突然聽不到胎心音。

早剝麵積超過1/2,胎兒多因缺氧發生嚴重宮內窘迫而死亡。剝離的胎盤及胎兒不能及時娩出,胎盤附著處的血竇出血,同時子宮又不能有效收縮,可致產婦大出血,嚴重時可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而危及孕婦生命。所以,早期發現、診治胎盤剝離時保護母、嬰生命健康非常重要。

胎膜早破的防治

在產程開始之前,胎膜破裂,羊水流出,稱之為胎膜早破。多見於經產婦、高齡初產婦、臀位、橫位等胎位異常,以及頭盆比例不稱、先露不能很好的銜接、前羊膜囊所承受的壓力不均,而導致胎膜早破。經產婦則多因子宮內口鬆馳、宮頸裂傷、宮頸炎使炎症上延至胎膜,而致胎膜早破。同時孕婦的全身情況如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C、胎膜發生退行性病變失去彈性而發生胎膜早破。如遇孕婦腹壓突然增加,如咳嗽、負重等亦可誘發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對母體和胎兒都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危害。

首先,是給孕婦的精神帶來很大的壓力,因來到預產期,孕婦及家人都會被突然發生的情況搞得措手不及。

其次,是感染,這是對產婦最大的危害。胎膜一旦破裂,子宮頸管開放,堿性的羊水流出後,破壞了陰道的正常酸度,降低了其自然防病能力。胎膜破得越早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同時還會增加產後出血、產褥感染和羊水栓塞等現象。

第三,胎膜早破對胎兒的威協也是很大的,尤其是胎位不正的臀先露、足先露或頭先露但未完全進入盆腔出口的胎兒。並且還可引起早產、胎兒宮內感染和宮內窒息等。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妊娠後期進行陰道檢查、引產、性交等。感染,可由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引起,致使胎膜的堅韌性下降,脆性增加而發生破裂。此外,子宮頸內口機能不全、胎位異常等,也是發生胎膜早破的原因。

出現了胎膜早破,應立即住院,並絕對臥床,並積極配合醫生做好檢查,如自己的情況、胎兒的情況和子宮的情況。先露未銜接者應抬高臀部,禁止灌腸,保持外陰清潔,勤聽胎兒心音。一般12~24小時內無需作其他特殊處理,超過24小時,需滴催產素引產,並抗炎治療。對距預產期尚早的未成熟胎兒,可用抗菌素及鎮靜劑,予以安胎治療。

預防胎膜早破的方法是:在懷孕前就應注意預防陰道及子宮頸的炎性病變;多胎妊娠或羊水過多的孕婦,要做個合適的腹兜使子宮上托,輔以臥床休息,以減輕重力對子宮頸內口的作用,同時注意不提重物和防止便秘,以免腹壓增加;對胎位不正者,可請醫生進行外倒轉術,及時矯正胎位;妊娠後期性交,是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個人或家庭中發生過胎膜早破、早產、自然流產史者,做過人工流產手術、胎位異常、羊水過多、多胎妊娠等孕婦,在懷孕後期,應絕對禁止性交,以免發生意外。同時,孕婦要注意營養,適當增加豆類、動物肝腎、貝類及富含銅、維生素C、E的食物,以增強胎膜的彈性,有利於預防胎膜的早破。

胎膜早期期待療法

胎膜早期期待療法是指妊娠不足月而發生胎膜破裂時,為了提高新生兒的成活率,在保證胎兒安全的前提下,延遲胎兒分娩的療法。一般妊娠28~32周者,應力爭保胎治療,以維持妊娠到33周或以後而分娩;妊娠33~35周者,尤其在妊娠33~34周患者,則應在保持外陰清潔情況下等待48~72小時,如無感染征象可期待至35周,經過以上措施,胎兒的死亡率會大幅度降低。

期待療法的具體措施是:患者應臥床,抬高臀部,保持外陰清潔,采取保胎措施。如胎膜破口不大、位置較高,胎膜尚有可能愈合,可直等到足月時分娩;如破口較大、位置低,往往能引起宮縮而發生早產,所以可先用子宮鬆弛劑、鎮靜劑和預防感染藥物,再用地塞米鬆等加速胎兒肺成熟,使胎兒的呼吸功能進一步加強,提高嬰兒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