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著名地質學家根據上述跡象預言,在若幹萬年之後,一個新大洋有可能在紅海地區出現,這可能是世界第五大洋,新大洋有可能把完整的非洲大陸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19世紀末英國地質學家格雷戈裏也曾有過類似的預言,並且形象地描述了非洲大陸東部巨大裂穀的情景。這也就是著名的東非大斷裂。東非大斷裂位於東經30~40度之間,北部是一條狹長的海域——紅海和一條河——尼羅河;沿尼羅河向南,其源頭是基奧加湖、維多利亞湖、坦噶厄喀湖、尼亞薩湖和盧多爾夫湖等成串的大小湖泊。這些湖、河、海組成一條地球上巨大的裂穀、南北長約5000千米,東西寬約50千米。在沿斷裂帶上,有廣泛的火山和岩漿活動,來自地殼深處的玄武岩和堿性——超基性岩岩漿,通過這條通道不斷上湧,把斷裂兩側的大陸塊推向外側,使裂穀不斷擴大。
北部狹長的斷裂帶已經形成為紅海。在紅海的底部,有一條長3000米的凹地,凹地中有兩個火山口,周圍覆蓋著凝固了的火山熔岩。這足以證明,紅海的海底仍在擴大之中。大斷裂的南部是一些伴有火山岩的湖泊。現代研究結果證明,大洋的形成是中央海嶺裂穀活動的結果,而東非大裂穀的紅海、亞丁灣為全球大洋中的巨型裂穀——中央海嶺的一個分支,因而將來完全有可能擴展為新的海洋。
不過,許多人對此還持懷疑態度。大的裂穀在某種動力的作用下,有可能擴展成為海洋,但是,未必都如此。目前,世界上已發現許多大裂穀,例如,德國的萊茵裂穀,俄羅斯西伯利亞中部的貝加爾裂穀,美國中西部的裏奧格蘭德裂穀,橫切日本的中央裂穀,縱貫菲律賓的菲律賓大裂穀,還有我國東部的郯廬大斷裂等,其中有不少與東非裂穀的規模不相上下,有些與大洋的中央海嶺也有聯係,有的以湖泊形式出現,有的為斷裂山穀,有的一部分為邊緣海。如果認為這些大裂穀地區都會擴展為海洋,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紅海地區未必擴展為新的大洋。
再一個問題是,紅海或者東非大裂穀不斷擴寬的內應力是什麼呢?對於這一點,學者們的看法完全不同。一些學者認為,熾熱軟流圈物質的上湧是大陸分裂的基本動力。從空中遙望,東非裂穀宛如被利斧劈開的地球上的巨大傷痕。人們有理由認為,這是大陸被張裂開的地方,不過這裏的大陸還沒有完全斷開,洋盆尚未形成,所以,地質學家們把東非裂穀視為正在孕育中的洋盆胚胎期。如果大陸岩石圖進一步拉薄,最終完全拉開,並且進一步擴展,來自軟流圈的玄武質岩漿就會上浸到裂口處,冷凝成玄武岩質的大洋型地殼,形成今天的紅海。這是人們用軟流圈上湧理論的一種解釋。
資料顯示,紅海新洋殼的形成約有幾百萬年的曆史,亞丁灣的形成曆史更早,其兩側非洲與阿拉伯的分離已有1000萬年之久。東非裂穀周緣的東非高原,有非洲屋脊之稱,它的巨大高度也能證明岩石圈在熾熱的上湧軟流圈作用下抬升的結果。由於溫度升高,又使大陸岩石圈的強度降低,最後大陸會沿長長的斷層發生張裂和陷落。這大概就是紅海和亞丁灣這個年輕的海盆擴展發育的地質曆史過程。這是軟流圈上湧理論的極好例證。
但是,另一些學者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他們認為,大陸的分裂是岩石圈板塊相互作用所產生的應力造成某一板塊破裂所致。軟流圈上湧是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結果,不是起因。支持這一看法的例證也不少。例如,印度板塊撞擊亞洲大陸主體導致後者破裂,這就是貝加爾裂穀的起因;在沿阿爾卑斯山脈板塊碰撞力的作用下,導致歐洲萊茵裂穀的形成。這兩條裂穀均形成於新生代早期,確與相應的大陸碰撞同時發生。
一旦大陸開始張裂,被岩石圈禁錮的軟流圈物質便會沿著裂穀地帶“被動”地上湧。這就是說,是岩石圈破裂引起軟流圈上湧。這與前麵提到的軟流圈上湧導致大陸岩石圈破裂的觀點正好相反。這裏就有一個令人迷惑不解的問題,究竟是哪一種作用在先?或者說,是兩種作用相輔相成呢?
今天,我們在研究紅海、亞丁灣有可能成為未來新洋盆的時候,應當對其大陸分裂的主要動力作出具體分析。即使我們讚成軟流圈上湧是大陸分裂的重要動力,那麼,人們也要提出,為什麼軟流圈會在紅海、亞丁灣而不在地球別的地方上湧?在東非大裂穀這個地方,究竟是什麼力量推動軟流圈物質上湧?或者說,東非大裂穀的形成和某個岩石圖板塊相互作用真的無關嗎?假如有關係,又是哪塊岩石圈在起主要作用?所以,紅海、亞丁灣,或者說東非大裂穀能否真正成為未來的大洋,還有待於科學家們作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