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怎樣形成的(2 / 3)

我國學者董妙生提出“大自然存在多四季規律”的假說。按此假說,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億年間,生物圈曾數次周期性地從地球轉移到另一個星球,又周期性地像候鳥回歸那樣循環到地球上來。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海水的數度幹涸與高漲。用此假說,正可以解決以往“天外來水”說和“地球固有”說都未能解決的難題。

但是,海水到底來自何方,科學的根據並不充足,因此,海水的發源處仍是一個謎。深海生命之謎

一提起深海,人們自然會把它同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聯係起來。大家都知道,萬物生長靠太陽,沒有太陽,植物就不能生長;而沒有植物,動物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條件。那麼,在深海裏,常年漆黑一片,應該是不會有生物存在的。美國的一艘深海探測器“阿爾文號”通過對深海進行考察,對以上說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1977年2月,“阿爾文號”在東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幾千米深的海下熱泉處發現,這個終年黑暗沒有陽光的世界,其實是一個繁衍生命的沃土,在這裏,生活著許多蛤、貝、白蚌、蟹和紅冠蠕蟲等動物,但其形狀卻與陽光世界裏的有很大區別。這裏的紅冠蠕蟲最長的達2~3米,它用白色外套管把自己固定在岩石上,保護著自己的柔軟身體。它沒有嘴,沒有眼睛,也沒有消化係統,就靠著伸出套管頂端的身體過濾海水中的食物。它的血液裏充滿了富含鐵質的血紅蛋白,因此顯得格外紅。有一種巨蛤足有1英尺長,也是靠著過濾水中的顆粒食物生活。毛茸茸的深水白蚌與陸地上的蒲公英極為相似,好像與僧帽水母有一定的親緣。還有一種象蝦一樣的動物,在眼睛柱柄的末端長著肉冠,用它在岩石上刮取食物。還有樣子象蟹的東西,長著長腿的小蜘蛛,等等。這一切,給科學家們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怎麼給它們分類?它們在沒有陽光的世界裏是怎麼生活的?這些都是未解的謎。

有人曾對這些深海生命的生存條件進行過分析,認為海水經過高溫和高壓,所含的硫酸鹽變成硫化氫,有些細菌就靠著硫化氫進行代謝,靠吸收溫泉熱能而得以繁殖;一些小動物則靠過濾這些細菌生存,大的動物又以小的動物為食物。就這樣,在沒有陽光的深海世界裏,形成了一條獨特的食物鏈,由此而維持了一係列生命的生存。

如果這一說法成立的話,那麼,它給人類的啟示將是極為深遠的:人們一方麵可以發展沒有陽光的世界裏的生物,另一方麵,還可以探索沒有陽光的星球上的生命。但是事情會是這麼簡單嗎?海洋中是否有“無底洞”

在希臘克法利尼亞島阿哥斯托利昂港附近的愛奧尼亞海域,有一個許多世紀以來一直在吸取大量海水的無底洞。

據有人估計,每天失蹤於這個無底洞裏的海水竟有3萬噸之多,曾經有人推測,這個無底洞,就像是地球的漏鬥、豎井、落水洞一類地形。

我國四川省興文縣的石海洞鄉,也有這樣的一個大漏鬥。它的長徑650米,短徑490米,深208米。無論是暴雨傾盆,還是山水聚至,其底部始終不積水。通常采用各種檢測手段,總是能夠重新找到消失於漏鬥裏的水流的遺跡,它們或近或遠總會在地麵上重新出現。可是,克法利尼亞島附近的海底無底洞卻與此不同,在那裏消失的海水怎麼也找不到。

為了揭開這個謎,美國地理學會曾派遣一支考察隊先後兩次到那裏考察、試驗。第一次試驗毫無結果。第二次考察隊員用玫瑰色的塑料小粒替水做“記號”。他們把130公斤重的這種肩負特殊使命的物質,統統擲入到打旋轉的海水裏。片刻功夫,所有的小粒塑料就像一個整體,全部被無底深淵所吞沒。科學家指望這一次可以把秘密揭穿,希望能在附近或者更遠一些的海域找到一粒玫瑰色的塑料,但是,他們的計劃仍然落空了。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找遍了大海的每一個角落,但始終沒有發現那些玫瑰色的塑料到底在哪裏。它們真的流進無底洞了嗎?海流之謎

1856年,一艘在大西洋上航行的雙桅帆船遇到了一場特大風暴,帆船被巨浪打壞,在洶湧的海麵上掙紮了一番以後,漂到比斯開灣的平靜岸邊,拋錨停泊。水手們利用停航的空隙上岸打獵遊玩。回船時,海上又刮起了一陣大風,海麵重新動蕩起來。為了帆船的安全,水手們在海灘上鏟運海沙壓艙。鏟運了一陣.突然一名水手發現沙層中有一顆黑色的圓球,水手們十分驚奇。大家圍攏過來,一看,圓球外表塗滿了瀝青,再剝開瀝青,原來是一顆椰子殼。好奇怪呀!這裏是一片荒灘,沒有任何樹木,更看不到椰子樹。那麼是誰帶來的呢?大家疑惑著。還是一位年長的水手有主意:“劈開看看一於是,另一位水手飛快地從船上拿來斧頭,劈開一看,“哇!有一卷書。”水手們齊聲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