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日太空》科學雜誌報道,前蘇聯的太陽係太空船與一枚灰藍色“巨蛋”相遇。

德國天文學家舒密德向該雜誌說:“我身為前蘇聯太空資料分析顧問,有緣得見數百幀有關該枚巨蛋的高解像圖片,它長達700英裏,表麵光滑,呈橢圓形,活像一隻大鳥蛋;當然它可能是一顆流星或是太空垃圾,但同樣我們不能排除它具有生命的可能。”

次年3月前蘇聯一份報紙亦載文報道此事,稱這次太空“第三類接觸”是在1986年底發生的,不過沒有透露該枚“巨蛋”在太空哪處。

前蘇聯太空科學家帕克科馬夫指出,這次可能是自從1930年發現冥王星以來最重大的一次發現。

他說,如果這個不明物體確是一個蛋,那就不隻意味著外太空有生物,而且這種生物還是在太空生活。

他說:“這樣龐大的一個蛋如果孵化成長後,體型可能有月球那樣大,如果這種生物到地球亂闖,人類的文明勢將毀於一旦,地球亦可能脫離軌道,麵臨末日。”

他表示前蘇聯的科學家會致力分析太空船拍回的照片,直至確定這個“巨蛋” 的性質為止。星光為何閃爍不停

星光閃爍不停的真正原因是在於地球的大氣層。大氣的流動性非常強,而各處的氣流因溫度、濕度、壓力、風向等多種因素,總在不停地流動著,有些氣流還特別不規則,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正因為恒星麵前的空氣流動情況在不斷變化,就會使星光受到不規則的扭曲,於是星光就顯得閃爍了。而這也往往成為識別行星的一個方法——行星的光一般是穩定不閃的。日珥之謎

和人類關係最密切的太陽本身有著數不清的謎,日珥之謎就是其中的一個。在發生日全食時,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色球層中不時有巨大的氣柱騰空而起,像一個個鮮紅的火舌,這就是日珥。

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觀測到了日珥。1239年,天文學家在觀測日全食時就觀測到了日珥,並稱其為“燃燒洞”;1733年觀測日珥時,將其稱作“紅火焰”;1824年觀測日珥時,日珥又被想象成太陽上的山脈。1868年,法國的讓桑和英國的勞基爾分別引進了光譜技術,人們對日珥的外形才有了明確的認識。

日珥一般長達20萬公裏,厚約5000公裏,其騰空高度可達幾萬到幾十萬公裏,甚至百萬公裏以上,日珥可分為三類:寧靜日珥、活動日珥和爆發日珥。寧靜日珥噴發速度達每秒10多公裏,能存在幾個月之久;而爆發日珥的噴射速度每秒鍾可達幾百公裏,但存在時間極短。

由於日珥騰空高度有時達數百萬公裏,實際上它已進入日冕層。日冕層的溫度極高,甚至可達一百萬度以上,日珥的溫度也很高,在一萬度左右。它們不僅溫度差別懸殊,密度差別也很大,日珥的密度是日冕的幾千倍,令人奇怪的是,當日珥衝入日冕層時,既不墜落,也不消融,而是能和平相處在一起。有科學家解釋,太陽磁場具有隔熱作用,它包裹住日珥,使兩者無法進行熱量交換。但是,人們發現,有些日珥並非是從大氣層的低層噴射上去的,而是在日冕高溫層中“凝結”出來的,而有些日珥還在頃刻間就燒完乃至全無蹤影,這種凝結現象和突變現象讓人無法解釋。

此外,空天一物的日冕怎麼會突然出現日珥呢?據計算,全部日冕的物質也不夠凝結成幾個大日珥,它們很可能是取自色球的物質。但這些猜測尚未得到證實,關於日珥的一切還是個謎。太陽收縮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