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葉麵色斑之謎(1 / 3)

植物葉麵色斑之謎

姹紫嫣紅的花,金光燦燦的果,一直是人們觀賞的佳品,但現在,絢麗多姿的觀葉植物開始嶄露頭角。它們有的以葉形特異稱奇,有的以姿容秀雅見長,有的則以色彩斑讕著稱,其中最吸引人們的是那些似花非花的斑葉植物。

斑葉植物,可謂千姿百態,無奇不有。如白玉萬年青,它打破了以往人們常見的萬年青的格調,在葉片中央出現白玉般的色澤,顯得優雅脫俗。蔓生的黃金葛,還有那常春藤,其葉中有黃,根間白,猶如一串翡翠,懸空而下,令人目不暇接。彩色球蘭則在它的一片葉上,混有粉紅、乳白和淡紫等色素,猶如大理石的彩紋,令觀賞者歎為觀止。那金邊巴西鐵、銀邊巴西鐵、金心巴西鐵,都生長著一簇簇闊長如帶、反卷下垂的葉子,看上去猶如一朵碩大的花,綠葉中央還鑲嵌有一條條金色的飄帶,十分雅麗動人。還有橡膠榕、勒杜鵑、彩葉竿,以及肉質的仙人球等,都先後出現了許多色彩鮮豔奪目的斑葉“新夥伴”,觀葉植物大家族變得更加色彩斑斕!

當你看到懸在窗前的金邊常春藤那白綠相間的葉片在微風中搖曳,桌案上的花葉芋那碧綠的葉上泛起點點紅斑時,你可能會想到,這些植物的葉上怎麼會出現這等迷人的彩色斑點呢?這在植物生態學上稱為“葉斑”,它的種類可多了。有一種生長在熱帶的有名的觀葉植物“變葉木”,它那多形的葉上顯現出的葉斑有黃斑、橙斑、粉紅斑和褐色斑,綴於綠葉之中,有條狀的,也有斑點狀的,植物學家把這種斑點,叫做“星斑”;有的觀葉植物的綠葉上有殷紅的線條勾勒出葉脈清晰的輪廓的叫“網斑”;有的觀葉植物的葉麵上有黃色金絲帶狀的斑紋的叫“縞斑”。

植物的葉子本為綠色或紅色,那為什麼有的植物葉麵會長出這般奇異的色斑呢?經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這是由於葉片細胞中的色素起了魔術師般的作用的緣故。植物生長時,在葉子中的葉綠素生成機製受阻或細胞產生基因突變後,葉子的某一部位若讓花青素、葉黃素、胡蘿卜素得以登台,便會在葉麵上呈現出色彩斑斕的奇觀。這一有趣的植物生理變化,還能通過物理、化學等方法實現,如用X光照射可使植物葉內發生突變,誘使葉片產生葉斑。

在我國豐富多彩的植物資源中,蘊藏著不少葉斑植物珍品,可供開發。這一美好的願望正在等待著你們——青少年朋友,等待著你們把我們的生活裝點得更加絢麗多彩。樹木過冬之謎

大自然裏有許多現象是十分引人深思的。例如,同樣從地上長出來的植物,為什麼有的怕凍,有的不怕凍?更奇怪的是像鬆柏、冬青一類樹木,即使在滴水成冰的冬天裏,卻依然蒼翠奪目,經受得住嚴寒的考驗。

其實,不僅各式各樣的植物抗凍力不同,就是同一株植物,冬天和夏天的抗凍力也不一樣。北方的梨樹,在-20℃—-30℃能平安越冬,可是在春天卻抵擋不住微寒的襲擊。鬆樹的針葉,冬天能耐-30℃嚴寒,在夏天如果人為地降溫到-8℃就會被凍死。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冬天的樹木特別變得抗凍呢?這確實是個有趣的問題。

最早國外一些學者說,這可能與溫血動物一樣,樹木本身也會產生熱量,它由導熱係數低的樹皮組織加以保護的緣故。以後,另一些科學家說,主要是冬天樹木組織含水量少,所以在冰點以下也不易引起細胞結冰而死亡。但是,這些解釋都難以令人滿意。因為現在人們已清楚地知道,樹木本身是不會產生熱量的,而在冰點以下的樹木組織也並非不能凍結。在北方,柳樹的枝條、鬆樹的針葉,冬天不是凍得像玻璃那樣發脆嗎?然而,它們都依然活著。

那麼,秘密究竟何在呢?

原來,樹木的這個本領,它們很早就已經鍛煉出來了。它們為了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每年都用“沉睡”的妙法來對付冬季的嚴寒。

我們知道,樹木生長要消耗養分,春夏樹木生長快,養分消耗多於積累,因此抗凍力也弱。但是,到了秋天,情形就不同了,這時候白晝溫度高,日照強,葉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間氣溫低,樹木生長緩慢,養分消耗少,積累多,於是樹木越長越“胖”,嫩枝變成了木質……樹木逐漸地也就有了抵禦寒冷的能力。

然而,別看冬天的樹木表麵上呈現靜止的狀態,其實它的內部變化卻很大。秋天積貯下來的澱粉,這時候轉變為糖,有的甚至轉變為脂肪,這些都是防寒物質,能保護細胞不易被凍死。如果將組織製成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還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哩!平時一個個彼此相連的細胞,這時細胞的連接絲都斷了,而且細胞壁和原生質也離開了,好像各管各一樣。這個肉眼看不見的微小變化,對植物的抗凍力方麵竟然起著巨大的作用哩!當組織結冰時,它就能避免細胞中最重要的部分——原生質不受細胞間結冰而遭致損傷的危險。

可見,樹木的“沉睡”和越冬是密切相關的。冬天,樹木“睡”得愈深,就愈忍得住低溫,愈富於抗凍力;反之,像終年生長而不休眠的檸檬樹,抗凍力就弱,即使像上海那樣的氣候,它也不能露天過冬。神秘的怪雨現象

目前,很多科學家,其中美國《氣象雜誌》主編戴菲德·拉迪羅姆先生也正在努力收集世界各地的怪雨現象。下麵就是他收集到的一些怪雨事例:

1819年美國紐約州明斯特裏特城內一條魚突然從空中落下,魚長達30厘米。

1879年美國薩克拉門托城的奧迪菲羅基地曾發生過幾次魚雨。

1841年美國波士頓城曾發生過幾次魚雨和烏賊雨,其中一些烏賊長達25厘米。

1894年在美國密西西比州的布菲納城內,一隻稱為“古菲爾”的龜突然從天空落下,龜被一團雪包著。

1933年美國伍斯特城和馬薩諸塞城分別落下大量冰凍的鴨子。

每當發生怪事之時,很多人都極力找出一些原因,以說服眾人,這是毫不奇怪的。但是,科學家們卻與眾不同,因為他們不能空口無憑地解釋“科學怪事”。因此,對於1954年7月12日英國伯明翰城內薩吐納·庫爾達菲爾德地區發生的青蛙雨,任何一位科學家都未予以評論或解釋,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事情是這樣的:

這天,希爾法妞·毛迪夫人帶著小兒子和小女兒,參加英國皇家海軍在一個公園內舉辦的運動會。她講述了事情發生的經過:

我們興致勃勃地看完運動會後,便出了公園,走向公園旁邊的小市場,以便給兩個孩子買些糖果和玩具。我們正在街上走著,突然,一陣狂風刮來,暴雨從天而降。我趕忙拉著兩個孩子,向路邊的樹下跑去,準備避雨。這時,僅有4歲的小女兒撐開了她的小雨傘,我趕忙接過雨傘,舉起護住我們三人的頭。此刻,我們聽到一些東西劈劈啪啪地落在小雨傘上的聲音,我定神向上望去,不覺大吃一驚,隻見天空中劈劈啪啪地落下了無數隻青蛙,落在地上的幾百隻青蛙在我們周圍跳來跳去,小雨傘和我們身上爬滿了青蛙。此時,我又抬起頭,向天空望去,隻見天空中的青蛙猶似雪花一樣,鋪天蓋地地落了下來。我發現40平方米的地上爬滿了青蛙,這些青蛙都很小,每個長約l厘米至半厘米之間,顏色都是黃綠色,帶有小塊黃斑,我和兩個孩子當時嚇壞了,生怕踩著它們……

但是,對青蛙雨最著名的記述並不是這次,而是著名女新聞作家菲羅妮卡·布伯維爾斯根據她的親身經曆撰寫的專稿。該稿發表在倫敦《星期日快報》上。她在文章中說:

我家坐落在白金漢郡的一座小山上,我記得很清楚,這天下午,我同丈夫換好衣服,正準備出門參加一個晚會,突然狂風大作,將門窗全部吹開。我們正忙著關閉門窗,隻見狂風中,一些青蛙從天而降。刹時,房前屋後到處都是青蛙,估計約有幾百乃至幾千隻。青蛙都很小,一蹦一跳地蹦進屋來,很快,屋內外成了青蛙的世界。我和丈夫趕忙在屋裏到處抓青蛙,抓住後便向門外扔。但是,扔出去之後,它們又蹦回屋裏來了。我們忙碌著,……當然,我們到達晚會會場時已經很晚了。但幸運的是,當時我發現我的褲子鼓鼓的,伸手一摸,抓出兩隻小青蛙來。當時,在場的人都不相信我的敘述,但當我把兩隻小青蛙掏出來作為證據時,他們一個個全都目瞪口呆,講不出話來。

在怪雨現象中,海洋魚類和其他海生動物雨為數很多,在英國、美國、歐洲、印度和澳大利亞屢見不鮮,以至澳大利亞報刊都感到乏味,不願再登載這類消息。於是,澳大利亞自然曆史學家傑拉伯爾特·維埃特利便將至少50個海生動物雨情況彙集於一文,才於1972年3月在澳大利亞《自然曆史》雜誌上發表。該文中除記述了1879年在維多利亞城附近的卡裏希地區下的小魚雨外,還列述了其他蝦雨和淡水魚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