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錯亂,曆史學家早已把“我國曆代紀元表”算好,各朝各代帝王的年號和公元紀年一一對照,一目了然。

星期的由來

公曆中還有一種短於月而長於日的時間劃分——星期製。它以7天為周期循環紀日。

“星期”的概念體現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奇特結合。人類命運受天上星辰影響的教義最初來自巴比倫,把行星按距地球遠近排列起來的數學天文學則是亞曆山大時代的希臘人創造的。後來的占星家們根據人們對“7”這個神秘數字的傳統迷信,創造了星期這個全新的時間單位。

從出土的古代巴比倫文物看,早在公元前20世紀,古巴比倫人就把1個朔望月用1日、7日、14日和21日劃分為4個部分,每部分差不多都是7天。這顯然是星期的雛型。

我國早在周代初年也把1個朔望月分成4等分,每等分7天或8天。從月初到月末順次取名為:初吉,既生霸,既望和既死霸。初吉大約為初二至初八,既生霸為初九至十五,既望為十六至二十二,既死霸為二十三至初一。可惜這種紀日法沒有流傳下來。

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出現城鎮以後,人們需要有一個特定日子進行貿易活動,就是集市日。古希臘人在每10天中有一集市日,古羅馬人每8天有集市日,古巴比倫每7天有一集市日。每逢集市日,人們從四麵八方雲集市鎮,買賣物品,調節需求。

到公元3世紀末,基督教徒開始采用猶太人的隻有數目而沒有名稱的7天一周紀日法。

以7天為周期劃分時間,最初大概是來源於對月亮的觀察。我們前麵說過,月亮是夜空中最引人注目的天象。古人很早就發現朔望周期。1個朔望月約有295天,朔時看不到月亮的時間大約為1天,其餘28天中都能見到月亮。古人為了短期記日,把見月的28天4等分,似乎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第1次給7天中的每1天以專門名稱的是古巴比倫人,他們以當時所能看到的主要天體來命名它們。太陽最使人們關注,它被用來命名7天中的第一天;月亮次之,然後順序是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土星。隻是到了這個時候,才出現今天所說的“星期”。所謂星期,顧名思義,指的是星星到來的日期。就是說,知道了某一天的代星,便可知道它是哪一天。

在東方,星期又叫“曜日”。我國古書上說:“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謂之七曜。”曜者,耀也,照耀的意思。現代的日本、朝鮮,還完整地保留著七曜名稱,他們把星期日到星期六順次叫做: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

在英國,星期中各天名稱沒有完全因襲巴比倫人的叫法,而用他們自己信奉的神來命名:第1天,星期日,是太陽神日,稱為Sunday,或Sunanday;第2天,星期一,月亮神日,叫作Monday,或Monanday;星期二,不是火星日,而變成法神日,稱為Tuesday,或Tiwesday;星期三,不是水星日,而用主神命名,稱為Wednesday;星期四以戰神朱庇特命名,稱為Thursday;星期五以北歐神話中掌管文化、藝術的最高之神奧汀(Odin)的妻子愛神弗萊格(Frigg)命名,叫做Friday;星期六以羅馬農神Saturn命名,並由羅馬文音譯得到英文中的Saturday。

在日常生活中,1,個工作周開始於星期一,人們往往視它為星期製第1天;但曆法卻把星期日列為第1天。這種順序上的矛盾淵源於宗教。早期的基督教認為,世界是上帝在7天之中創造的,耶穌在星期日複活,因此他們賦予星期日以特殊意義,規定在這一天舉行參拜儀式,並把它列於星期之首,稱為“主日”。星期日法令最早出現在公元321年康士坦丁大帝發布的一個公告裏。該公告宣布:地方執政官、市民和工匠可以在“可尊敬的太陽日”停止勞動、得到休息。在現代社會,星期日為公休日差不多是一種公認的作息安排。雖然這種安排是人為的,沒有任何特殊意義,但聯係到近代史上發生於這一天的一些大的事件,星期日又引起了人們的警覺和重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進攻前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都選擇在星期日、而且取得了戰術上的成功。因此在今天這個多事的世界上,我們不能在公休日完全失去警惕!我國農曆的演化和發展

翻開日曆一看,顯眼的大號字是表示公曆的日期,下麵還有一行小號字也表示同一天的日期,這就是我國特有的日曆——農曆,也稱作夏曆或陰曆。我們已經知道了陽曆的由來,那麼陰曆是怎麼來的呢?

“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這在古代人看來,也是自然界中相當穩定的一種周期現象,所以,陰曆就是以這種圓缺變化的周期來計算時間的,月亮在我國古代叫作太陰,所以由此得來的日曆便叫做太陰曆,即陰曆。

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也不是“天”的整數倍,約為29天半的時間。據現代的測量,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為29530589天,合29天12小時44分3秒。古時編排陰曆時,人們是怎樣確定每月的日數呢?又怎樣和陽曆協調起來呢?

據史料記載,人們最初采用的日曆不是陽曆而是陰曆。當時他們已經知道,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是29天半,因此規定每月的時間輪流地算作29天和30天。29天是小月,30天是大月。這種計算方法1年隻有354天,這樣,在1年的時間裏,陽曆和陰曆就要相差11天。

為了消除陰曆和陽曆一年的時間差異,各國太陰曆都有自己的一套修正方法。比如早年的回教陰曆,把每年輪流算作354天和355天。這樣也造成了回教陰曆與陽曆約11天之差,在公曆的33年中,回教徒們就要過上34個回教年。如果已經知道某一件事發生在回教年的某年、某月、某日,就可以迅速而準確地說出那一天的月相,但是那時到底是冬天還是夏天,隻有經過一番複雜的計算,才能回答出來。

我國采用的陰曆,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陰曆,而是“陰陽曆”。它既采用月相來計算日期,同時又采用閏月的方法與太陽年協調一致。

由於陰陽二曆每年相差約11天,3年就相差約1個月。為了能使這種曆法適應天氣冷熱變化的周期,於是規定每兩年或3年增加1個閏月,每19年設置7個閏月。19年為一個閏章,81章為一統,3統為一元,每元是4617年,元之後,又周而複始。

陰陽曆在我國已經有3000多年悠久的曆史了,早在中國黃帝時代,已經知道1年有36525日,1月是29499940日,一年有12710月,並以此為基礎,編製了我國古代六曆:黃帝、顓頊、夏、殷、周、魯。比如我國采用19年7閏的方法,要比希臘早幾百年,這說明我國古代曆法是很先進的。西漢末年,劉歆依據鄧平的《太初曆》而改的三統曆,南齊祖衝之編的大明曆,唐朝傅仁鈞編製的戌寅元曆,都是有名的陰陽曆。

陰陽曆經過曆代曆法家的整理修改,在我國一直沿用到現在。它與農業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我們熟知的二十四節氣和許多農諺都是以它為基礎的,因此人們也管它叫農曆。

在世界上真正的陰曆早巳廢止了,但在我國為了不打破傳統的習慣,陰陽曆一直保存下來。這就是日曆上用小號字排印的農曆的日子。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曆法——《太陽曆》

中國古曆自秦漢以來共有100種以上。為什麼曆代如此頻繁地改曆呢?這是有其原因的。

早在周代,告朔(預告朔日)就是一種權力的象征。封建社會裏頒曆權是皇權的象征之一,改朝換代往往要改年號、改曆法,這是政治方麵的原因。

日月食同預推的不符,這是促成修改曆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唐代檢驗日食預報是否準確關係到天文官的腦袋問題,真是非同小可。事實上節氣相差一兩天是不明顯的,而日月食誤差幾分鍾就會感覺出來。

公元前104年,漢都城長安貼出了招募天文曆算家來京製曆的通告,接著從全國不少地方征募到20多人,其中有又阡、落下閎、唐都、公孫卿,壺遂等。他們討論製定了《太初曆》,這是流傳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曆法。著名的文學家、曆史學家司馬遷也參加了製曆的討論。隻是司馬遷的建議未被采用。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司馬遷寫《史記·曆書》,就沒有提到《太初曆》。

《太初曆》規定1個月的長度是294381天,平年12個月,閏年加1個月,19年中加7個閏月,這樣計算,每年就是12719月,相當於一年是3653851539天。年和月的長度是製曆的兩個最基本數據,用現代測量值來比較,這兩個數的誤差雖都比較大,但對早期的曆法,能做到這樣卻也是不容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