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一交秋令,特別是在9、10兩個月份,天空常是萬裏無雲,雨量和雨日都特別少,比它前後月份的8月和11月都少,白天是日麗風清,夜間則星月交輝,天空顯得異常高敞,空氣亦比較清新爽適,真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與我國西部地區的秋雨天氣大不相同。
為什麼長江中下遊地區會有這種現象呢?我們可以從太陽輻射的季節變化,大氣環流和地形的情況來加以分析。
秋季是由夏到冬的過渡季節,這時太陽照射的角度由大變小,地麵所受的太陽光熱,比夏季顯著減少。在9月初,就有冷空氣頻頻南下,長驅直入長江中下遊地區,促使夏季滯留在此地的南方暖濕空氣迅速南移。因此在9、10月分長江中下遊地麵上往往已為冷高氣壓所控製。而在高空,夏季盤據在這裏的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還沒有向南退卻,所以這時這裏地麵和高空都在高氣壓控製之下。在高壓區,下沉氣流盛行。在氣流下沉過程中,空氣的體積要受到壓縮,氣溫因而增高。這就使得空氣的相對濕度變小,空氣變得幹燥,不利於雲和雨的形成。這是長江中下遊產生秋高氣爽天氣的主要原因。過了10月以後,高空的副熱帶高氣壓南移,長江中下遊在西風帶的控製下,成雲降雨的機會,就比秋季多了。
而我國有些地區,譬如隴南、陝南、鄂西、湘西、四川和貴州大部分地區,因為地形崎嶇起伏,既延緩了南方暖氣流南撤,又減弱了北方冷空氣入侵。所以在秋季,冷暖氣團在此交鋒滯留的機會反而較多,在冷暖氣團交鋒的界麵上,暖空氣因為較輕,它就會在冷空氣斜麵上滑升。在滑升過程中,空氣的體積必然要逐漸膨脹,氣溫逐漸冷卻,容易使水汽達到過飽和狀態而凝雲致雨。所以我國西部地區經常是秋雨綿綿,天氣遠不如長江中下遊那樣好。好望角的強勁西風
有豐富航海經驗的海員,都知道好望角的暴風特別多,不論在哪一個季節、哪一個月份,船舶繞好望角航行時,總會遇到強勁的西風和狂浪。這是什麼緣故呢?
原來繞好望角的航線,接近南緯40度,正好處在副熱帶高壓帶和副極地低壓帶之間。空氣是從高壓區域流向低壓區域的。從副熱帶高壓帶流向副極地低壓帶的空氣,在地球自轉時所產生的偏向力作用下,南半球吹西北風。由於這一帶的氣流偏向較大,所產生的西北風偏西成分較大,因此人們稱為“盛行西風帶”。
盛行西風帶的風,它的特點是風力大,常常可達到暴風級的風力,風向比較穩定,使海麵上經常會產生強有力的狂浪。據統計,這個地帶一年中,大約有110天有狂浪,浪高達6米以上,其餘的日子裏,一般浪高也在2米以上。在南緯40~50度的地帶,海洋幾乎覆蓋著整個地表麵,洋麵的風的阻力極小,因此這裏所出現的強勁西風及伴生的狂浪就特別凶猛。西方國家把南半球的盛行西風帶稱為“咆哮西風帶”;而把繞道好望角的航線視為畏途。
我國廣大海員,在長期的航海實踐中,積累了戰狂風、鬥惡浪的經驗。1969年的一天,我國一艘遠洋巨輪,航行在印度洋上,正當繞好望角航線時,遇上了特大的強勁西風和惡浪,海員們克服了狂風惡浪,使船舶安全越過險區,勝利到達目的地。沿海地帶海陸風
住在海邊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白天,特別是下午最熱的時候,常常有風從海洋上吹到大陸上來;到了夜裏或清晨最冷的時候,風又從陸地上吹向海洋了。海邊的風,老是這樣改變著方向。
這是因為海洋和陸地受到太陽照射後,它們的反應不同:白天,陸地受到太陽照射後,溫度升高得很快,到了晚上,溫度下降得也很快;而海洋呢,由於海水的比熱較大,海水的溫度不容易升高,到了夜裏,海水又把白天儲藏起來的熱量慢慢地放出來,此外,海水還會上下流動和水平流動,易於交換熱量,所以海水的溫度下降得也很少。因此,在白天,海洋上總是比大陸上涼些;到了夜裏,海洋上就比大陸上暖些。
白天,由於海洋上比大陸冷,海洋上氣壓較高,大陸上氣壓較低,所以空氣就從海洋流向大陸,形成海風;夜裏,由於大陸比海洋冷,所以大陸上氣壓較高,海洋上氣壓較低,空氣就從大陸流向海洋,形成陸風。
可是,沿海地帶並不是每天都有海陸風出現。冬季,我國沿海地帶,從海洋吹向大陸的海風,有時候就感覺不到,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由於我國沿海地帶,冬季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陸風特別強大,它勝過了海風,因此冬季海風往往表現不出來;在夏季,沿海地區的海陸風,有時被天氣係統(能顯示大氣中天氣變化及其分布的獨立係統。如,冷鋒、暖鋒、低壓槽、台風等等)所破壞,也就感覺不到了。刺骨寒人的西北風
居住在我國東南部的人,每逢春、秋季節,遇到刮西北風時,就感覺到特別寒冷。這是為什麼呢?
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由於緯度愈高,太陽高度角愈小,所以地麵單位時間、單位麵積接收到的太陽熱量就愈少。因此,愈是北方,空氣也愈冷一些。而空氣的這種愈北愈冷的現象,在春季和秋季最為明顯,在夏季和冬季差異就不大。
再從我國的地理環境來看:我國的西北部多沙漠,而且離海又遠,所以那裏空氣比較幹燥。因此,西北方的空氣與南方的相比較,總是又幹又冷的。
由於以上緣故,當春、秋季節,我國西北部的空氣大規模向東南部移動時,因為東南部的暖濕空氣被幹冷空氣所代替,所以我國東南部的人特別覺得西北風寒冷。而且當西北風吹來時,常常冷鋒的雲雨隨之而來,天空一下子陰雲密布,陽光被遮,相對濕度變大,陰寒異常。冷鋒過後,幹空氣又使地麵水分很快蒸發,蒸發又會造成降溫,這就更加使人感覺寒冷。年複一年,這就使居住在我國東南部的人形成了西北風是寒冷的感覺。
其實,並不是一切西北風都是特別冷的。風向是受局部地區的氣壓分布決定的,一些範圍較小的西北風,不一定來自我國西北,隻有從暮秋到初春這一段時間,我國大範圍氣壓分布一般是西北高於東南,這才會盛行來自西北的氣流,使東南沿海的人覺得西北風幹冷。從暮春到初秋,我國大陸氣壓分布較複雜,西北風就很少見,即使有,也不一定就是西北地區吹來的;縱然是從西北吹來的,由於西北沙漠地區這時也並不很冷,所以吹西北風時,溫度也不會降低很多。因此,我們不要把西北風寒冷看做是一成不變的,這隻是在一定地區,一定季節才會這樣罷了。江淮流域黃梅天
每到六、七月間,梅子成熟的時候,在我國江淮流域,下雨的日子很多,濕度很大,東西也很容易發黴變質,而且常常是陰雨綿綿,連續的大晴天很難見到,這個時期就叫作黃梅天。
這是什麼道理呢?
原來每年六、七月間的時候,南方的暖濕空氣已經很強大了,它常常向北伸展到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北的地區。但在這個時期,北方的冷空氣仍舊有相當的力量,它還不願意退出這個地區。於是冷暖兩種空氣就這樣交彙在江淮流域一帶,好象兩路兵馬各不相讓,打起仗來了。
因為暖空氣比冷空氣輕,它沿著冷空氣向北滑升上去,暖空氣帶來的大量水汽在滑升中凝結成雲,並且形成了一個長條形的雨帶,但這個雨帶比較狹窄,一般隻有兩三百公裏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