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們穿著的服裝品類繁多,日新月異,洗衣機也隨之具有多種功能。高級的洗衣機對不同的洗滌物,可用不同的洗滌方法。一般有三種可選擇:一、一般洗滌:洗滌一般的被褥和衣服;二、無皺洗滌:洗滌衣褶一經成型無法複原的衣服;三、低損洗滌:洗滌強度較低的衣服。第一次成功的人工降雨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是舊社會我國勞動人民常說的一句古話。在生產力落後、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把不幸的遭遇比作變幻莫測的天災,這是可以理解的。就是到了近代,天氣的好壞仍在不同的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的社會實踐。對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災害性天氣是非常多的,但一般說來,旱災和澇災給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害最大,因為它出現的次數多,受災麵廣。根據曆史記載,自公元初到19世紀,我國就出現過旱災一千多次。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幻想憑借人工的方法來影響天氣,以達到呼風喚雨的目的。

早在公元1世紀,希臘有個曆史學家普魯泰赫就曾指出戰爭以後常常出現降雨現象。後來有人臆測是不是戰爭中的嘈雜聲能催雲致雨呢?為此,1890年美國國會撥款1萬美元,在雲中進行了爆炸催雲致雨試驗,但並沒有什麼成效。此後,世界各國又有很多的科學家相繼進行了研究和做了不少有意義的試驗,後來也都失敗了。

直到1930年人工降雨才首告成功,是荷蘭人維拉爾特教授取得的。他將幹冰(即固體二氧化碳)用飛機運載到2500米的高空(離雲頂200米處),在飛行過程中向雲中投擲了近15噸的幹冰碎塊,並出動4架飛機在雲中檢驗人工降雨的效果,發現在8平方公裏的麵積上,產生了豐富的降雨。

試驗雖然成功了,但維拉爾特並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直到1933年瑞典人貝吉隆提出了“冰水轉化”冷雲致雨理論以後才弄明白。原來,在溫度低於0℃的冷雲中,同時存在冰晶和過冷卻水滴,由於冰晶比過冷卻小水滴的飽和水汽壓更低,因此水汽直接凝華在冰晶上,空氣相對濕度變小,從而促使過冷卻小水滴很容易經過蒸發、凝華而遷移到冰晶上。隻要雲中有足夠數量的冰晶,經過冰水轉化,就能迅速增大,並隨氣流在雲中上下“旅行”,互相碰撞並增長,從而形成了降雨。

以後,有人提出和發展了暖雲降水的理論。這樣人工降水的試驗就在全世界推廣開來,並在有些國家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我國的人工降雨試驗自1958年以來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最早的活字印刷術

中國的畢昇在宋仁宗慶曆年間發明的活字印刷術,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

畢昇用膠泥做戰一個個四方長柱體,在一麵刻上單字,然後用火燒硬,這便是一個個活字。印書時,先預備好一塊鐵板,鐵板上麵放上鬆香和蠟之類的東西,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密密地排上活字,滿一鐵框為一版。用火在鐵板下燒,使鬆香和蠟熔化,另用一塊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壓一壓,把字壓平。撤去火以後,待鬆香和蠟凝固,一塊活字版便製成了,隻要在字上塗墨即可印刷。畢昇發明的印刷方法,和今天的印刷方法相比雖然很原始,但活字印刷術的三個主要步驟——製造成活字、排版和印刷,都是相同的。

今天各種各樣的高科技印刷術不斷推出,但畢昇發明的那種古老的印刷術無疑為它們奠定了基礎。最早的火藥

我國是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曆史了。但火藥的起源,應從煉丹術談起。

煉丹術是一種吹噓能夠煉出使人長生不老的仙丹的迷信活動。它與中國的道教思想有密切聯係。道教鼓吹人吃了丹藥可成仙而長生不老。從漢代到隋唐,許多皇帝迷信道教,相信煉丹術。當時出現了許多以煉丹為業的“方士”。較著名的有葛洪、劉安等。他們的煉丹過程大致是,將一種或幾種藥料(當時一般以金屬及礦物居多),在一定火候下燒煉,使之失去原來的性質而顯示出新的狀態,這一過程在煉丹術中名為“伏火法”。當時使用的原料有硫磺、硝石等,也有將木炭、硫磺等混合在一起的。這一類混合物,成分已與後來的火藥接近。後來煉丹家發現這種藥物易於燃燒,故又稱之為“火藥”。火藥易於燃燒的性質被人們掌握後,就逐漸推廣它的用途。最普遍的是用它來做鞭炮。同時,晚唐後也用它來製造武器。宋代火藥發展非常快。當時已出現了用火藥製成的“火箭”、“火炮”、“火槍”等武器。宋太宗、宋真宗時期,在北部、西部等地相繼與遼、西夏、金等國家發生戰爭,客觀上促進了各種火器的發展。當時,往往一次戰爭就要消耗數萬隻火箭。宋以後的金元時期,火藥在武器上的應用更廣更精,能製出各式各樣的火器。從元末到明初,我國槍炮式火器又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當時的火藥,主要成分是硝石(KNO3)、硫碘(S)和木炭(C),所以都是黑火藥。

12世紀以後,火藥由我國向世界傳播開去。歐洲一些國家開始將火藥應用於戰爭是在十四世紀上半葉,這比我國應用火藥的曆史要短得多。

不過,我國雖然是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但現在這方麵的研究已落後於西方。最早的造紙術

最早的造紙術是由我國東漢和帝時的蔡倫發明的。

他吸取前人造紙的經驗,創造性地用麻頭、破布、樹皮、破漁網等作原料來造紙。這大大降低了紙的成本,同時方法簡單易行,故而很快普及到全國。史書上,把他看作是紙的發明人,實際上,早在蔡倫之前就已出現了紙。蔡倫的貢獻在於改進前人的造紙術,功績也是很大。

早在我國殷商時期,把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這種文字得名為“甲骨文”。後來,用竹片、木片連綴在一起,作記事材料。這種書簡有很多不便,其中之一就是非常沉重。據說西漢時董仲舒上書漢武帝,他所使用的竹簡是由兩個大漢抬進宮裏的。當時,也有用帛作為書寫工具的。帛是用蠶絲織成的,雖然比較輕便,但成本太高,使用權被極少數人壟斷。西漢時期,發明了用蠶繭外麵的亂絲漂製成的薄片來書寫,到了東漢時期,發現了用植物纖維造出的紙。東漢以後,我國的造紙術不斷改進,紙的品種不斷增加,質量也顯著提高。

大約從公元6世紀開始,我國的造紙術流傳到國外。朝鮮、日本、阿拉伯、歐洲等地相繼掌握了這一技術。造紙術對於世界文化的貢獻不可低估。例如,歐洲在掌握造紙術之前,文字是書寫在羊皮上的,由於成本高數量少,書籍被少數僧侶獨占。傳入造紙術後,客觀上為更多的人掌握文化提供了條件,對於思想文化的傳播發展意義重大。

現在紙的品種各式各樣,那些古老的紙與現在相比,似乎太落後了,但沒有這些古老的紙,現在的紙也無從談起。第一架火箭飛機

世界上第一架火箭飛機是德國海克爾公司製造的He—176。

He—176於1939年6月20日,試飛成功。7月3日,它的速度達到每小時850公裏,創造了當時飛行速度的最高紀錄。

兩年以後,德國又設計了Me—163火箭飛機,並且生產了350多架,它們的速度曾達到每小時100377公裏,首先打破了時速1000公裏的大關。1944年8月,Me—163第一次參戰,曾先後擊落盟國飛機10多架。

火箭飛機同一般的螺旋槳飛機和噴氣飛機不同,它是以火箭發動機為動力裝置的飛機。火箭發動機是一種自己既帶燃料,也帶燃燒時所需氧化劑的噴氣發動機。它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依靠大氣層中氧的供應;它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產生很大的推力,使飛機達到很快的速度和很高的高度;即使在大氣以外,它也能正常工作。

火箭飛機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工作時間太短,航程不遠,而且燃料消耗過大。如Me—163飛機,它帶的燃料,竟占總飛行重量的一半。起飛時,火箭發動機在335分鍾內把飛機送上12100米的高度,然後它隻能滑翔下降,此外,Me—163飛機的燃料容易爆炸;為了減輕重量,飛機起飛後就把起落架拋掉,降落時隻能靠滑橇。因此Me—163的損失,不是因為敵方的擊落,而是由於降落時的爆炸事故。

後來火箭飛機正是由於這些缺點沒有成為軍用飛機的主力,但火箭可以幫助飛機突然起飛或加速,以縮短滑跑距離,便於追擊敵人或避開敵對方飛機的攻擊,作用還是不小的。

總之,火箭飛機既有其優點,也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