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7

最大麵積的燒傷搶救成功

燒傷(又稱灼傷)是火焰、熱液和各種化學物質(如強酸、強堿)接觸皮膚而引起的皮膚等組織的損傷。燒傷的深淺程度可以分成三度:第一度燒傷為表皮燒傷,皮膚發紅;第二度燒傷為表皮全層和真皮一部分燒傷,並有皮膚水泡出現,疼痛較厲害;第三度燒傷為皮膚全層或皮下組織、肌肉,甚至骨頭均被燒傷,呈蒼白或黃灰色,甚至形成焦痂。

過去認為,如果燒傷麵積超過70%,則傷者多半死亡。1958年5月底,上海鋼鐵三廠工人丘財康,被1300度高溫的鋼水燒傷,燒傷麵積達893%,Ⅲ度燒傷達23%,但是經過上海第二醫院附屬瑞金醫院醫務人員的全力搶救,他獲得了痊愈,使我國的防治燒傷水平達到了世界先進地位。1977年,我國醫務人員以成功地搶救了燒傷麵積達100%,Ⅲ度燒傷94%的傷員,從而使我國在燒傷搶救治療上超過了國際水平,是世界上最大麵積的燒傷搶救成功病例,創造了世界醫學史上的奇跡。最早和最滿意的斷肢再植

人的雙手和雙腳在人們的一生中,不論對生活、對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必多說的。如果人的上肢或下肢因創傷而致斷離,按照過去的辦法,那就隻能將殘端縫合,這樣雖保全了生命,但已成終生殘疾。隨著假肢技術的發展,雖可安裝假肢,但假的總歸是假的,畢竟不可能完全替代肢體的本能。

為了避免斷肢喪失功能,世界各國的醫學家曾作了不少艱苦的努力,希望能把斷離的肢體進行再植。1963年1月我國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收治了一例前臂完全性創傷性斷離的、年為27歲的青年工人,在陳中偉等醫師的周密設計和認真細致的手術下,終於將斷肢接了上去。6個月後,再植的肢體功能恢複良好,病人不但能執筆寫字,還能打乒乓球,甚至提重達6千克!取得了斷肢再植手術的圓滿成功。在1963年9月於羅馬舉行的第20屆國際外科學術會議上,到會學者一致公認,這是世界上斷肢再植手術中取得最滿意效果的首例。

此後,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又繼續收治了許多不同部位、不同類型的斷肢病例,並相繼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經驗。最早的麻醉術

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術,據文獻記載,要算是我國名醫華陀發明的麻沸散了。早在公元2世紀,華陀就應用中藥“麻沸散”作為外科手術時的麻醉劑,進行全身麻醉剖腹手術,使祖國醫學在麻醉學和腹腔手術方麵遙居世界前茅。後因失傳,在很一段時間裏,外科醫生施行手術是在沒有麻醉情況下進行的。病人非常痛苦。當時為了能使病人忍受手術的疼痛,一般在手術前先在病人嘴裏塞上一團布,讓病人在難以忍受的痛苦中,以咬碎布團來分散或減輕手術時的疼痛。也有的采用放血、壓迫頸部血管,造成腦部缺血昏死等辦法進行手術。這不僅使病人對手術產生恐懼,常常在慘痛中死去,就是醫生也感到可怕。疼痛直接阻礙了外科手術的發展。

19世紀初,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特別是化學工業的發展,為麻醉藥發明奠定了基礎。英國化學家戴維,有一次走進一間充滿著氧化亞氮的房間,他的牙痛突然停止了。氧化亞氮這種作用引起了美國牙科醫生威爾士的興趣,猜想氧化亞氮有麻醉作用。經過幾次試驗後,他在波士頓一家醫院裏作了在氧化亞氮麻麻醉下進行無痛拔牙的表演,可惜因麻醉不足而失敗,威爾士被當作騙子趕出醫院。後來,威爾士的學生摩頓對老師的失敗進行了總結和研究,又從化學家傑克遜那裏得到啟示,采用乙醚進行麻醉,經過反複實驗,終於在1846年10月獲得成功。它的成功為手術無痛開辟了廣闊前景,推動了現代醫學的發展。最早的角膜移植術

角膜猶如一架照相機的鏡頭,是眼球表麵的一層透明膜。據估計,世界上約有500萬人因角膜病變而導致失明。為了使這些失明者重見光明,1906年眼科醫生席姆在一個因眼外傷而必須摘除眼球的病人身上取得眼的角膜後,將其移植給一個患角膜潰瘍白斑的病人,獲得成功。1931年,眼科醫生費拉托夫進一步解決了角膜移植術中角膜的來源問題。他從剛死亡人的身上摘取眼球,置適當溫度下冷藏保存,以供作移植角膜之用。由於角膜有了來源,通過角膜移植術重見光明的人也就多起來了。目前,在美國每年進行角膜移植手術近萬例;在我國每年進行角膜移植手術已達600—700例。最早發現的磺胺藥

磺胺藥是現代醫學中常用的一類抗菌消炎藥,其品種繁多,已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了。可是,最早的磺胺藥卻是染料中的一員,從染料變成抗菌消炎的尖兵,其經過是頗耐人尋味的。

在磺胺藥問世之前,西醫對於炎症,尤其是對流行性膜炎、肺炎、敗血症等,總是棘手得很,因無特效藥可施。19世紀後半葉,微生物學家發明細菌染色法後,有人觀察到一些染料的殺菌作用,可是後來又發現,不少染料在試管內有殺菌作用,但對人體卻有毒性而不能應用。

1932年,德國化學家合成了一種名為“百浪多息”(Prom-tosil)的紅色染料,因其中包含了具有消毒作用的成分,所以曾被零星的用於治療丹毒等疾患,雖獲得一些療效,但它在試管內卻無明顯的殺菌作用,因此未引起醫學界的重視。

同年,德國生物化學家杜馬克在試驗偶氮染料過程中,發現“百浪多息”對於感染了溶血性鏈球菌的小白鼠,具有很高的療效,後來他又用兔、狗實驗,獲得成功。此間,杜氏的小女兒正巧因手被刺破引起感染,不久發生了敗血症,雖經名醫多方醫治,均無濟於事。杜氏在焦急不安之中決定用“百浪多息”給女兒一試,結果她竟從九死一生中得救。

1935年初,杜馬克發表論文報告了他應用“百浪多息”的效果。當時許多學者對這種染料在試管內無殺菌作用,而在動物及人體內竟會有如此大的功效,莫不感到驚訝與迷惑,因此紛紛對這種奇妙的紅色染料進行研究。不久,法國特利弗爾等研究認為,上述染料的抗菌消炎作用 ,是由於它在體內分解為氨苯磺胺(簡稱磺胺)的緣故。他們將“磺胺”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對鏈球菌的療效與“百浪多息”相同,於是磺胺的名字迅即在醫學界廣泛傳播。其實,氨苯磺胺早在1908年就被化學家合成了,可惜它的醫療價值當時沒有被人們發現,因而默默無聞了20多年。磺胺迄今仍然是消炎殺菌的重要“武器”之一。最早的叩診

叩診,是現代臨床醫學常用的一種物理診斷方法。醫生通過手指叩擊人體的一定部位,根據各部位質地、密度及其 器官中氣體和液體含量不同所產生的各種不同聲音,來判斷各器官的生理或病理狀態。這種方法由於簡便易行,因此即使在醫學科學日趨發達的今天,仍然被世界各國的醫生廣泛應用。

叩診是在18世紀中葉發明的。一位名叫奧恩布路蓋的維也納醫生在進行屍體解剖的時候,發現有些死者的胸腔內充滿著液體。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為什麼胸腔積液在死者生前不能被發現?應該如何發現?一次,他忽然想起他那經營酒業的父親,經常用手指敲打酒桶,憑其發生的清、濁聲音來估計桶內酒量的多少。人體的胸腔不也可以用手指叩擊它,聽其發出不同的聲音而估計胸腔內有無積液。經過不斷的摸索,奧恩布路蓋終於發明了最早的叩診方法,即用四隻指頭直接叩擊人體胸部,並對胸部疾病與叩擊音的變化關係作了較深刻的研究,於1761年在維也納發表了題為《用叩診人體胸廓發現胸腔內部疾病的新方法》的論文。

但是,奧恩布路蓋的發明在當時並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相反還遭到了某些名醫的冷嘲熱諷,甚至被指責為“瘋子”。到19世紀初,由於法國醫生高爾維沙爾的推薦和法國臨診病院的應用,叩診才逐漸被人們重視。1818年,在上述直接叩診法的基礎上,創製了叩診板和叩診錘,於是就產生了間接叩診法。1838年,維也納著名醫生斯科達對叩診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並應用聲學原理闡述了出現不同叩擊音的原因,為叩診找到了理論依據。以後,以對上述兩種叩診法作了改進,醫生用自己左手中指的背部作為叩診板,用右手中指進行叩診。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現在。第一個帶金屬脊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