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僅33歲的美國婦女傑西·托馬斯,脊柱上長了一個拳頭大小的骨腫瘤。根據治療的需要,醫生將患腫瘤的脊柱切除了。手術後的傑西·托馬斯隻好日夜呆在特製的架子上,無法自由活動。為了使傑西·托馬斯重新恢複行動的能力,於1979年7月17日,醫生把人造的金屬脊柱植到傑西·托馬斯的身上,代替脊柱骨架,使她恢複了站立和行走的功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帶金屬脊柱的人。

其實,我國上海市傷骨科研究所和上海瑞金醫院傷骨科早在1970年6月在為一位年僅27歲的患脊椎巨細胞瘤的男病人施行了腫瘤切除術以後,成功地作了脊椎移植手術。這一手術是以醫用不鏽鋼人工椎體替代的手術,術後兩個月,病人下肢癱瘓就消失了,6個月後已能起床,迄今已恢複工作多年。

從1970年以來,該研究所和該院已施行了4例這樣的手術,均取得了成功。可借這一臨床成果未能在國際上及時交流,如按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取得脊椎移植手術成功顯然比國外的要早。

對於金屬在人體內的應用問題,不少學者進行過研究。研究表明,當人體的某些構造受到破壞時,有些金屬能替代人體的這些構造。例如,用金屬鉭棒可替代骨胳,肌肉能夠在鉭棒上生長;用金屬鈦片和鈦螺絲可以修複骨折,而且骨頭還會生長在鈦片的小孔和螺絲的螺紋裏。這種可以替代人體某些構造的金屬,被稱為“親生物金屬”。第一個聽診器

聽診器在臨床醫學上的應用,至今還隻有160多年的曆史。

在聽診器問世之前,西醫對胸膜、心肺疾病的聽診,用耳朵直接貼附於病人的胸中來進行的。這種方法在遇到肥胖病人時,就顯得無能為力,甚至一無所獲。

1816年,法國名醫蘭尼克的病房中,住進了一個年輕而肥胖的女病人,蘭尼克懷疑她患的是心髒病,但無法用耳朵緊貼於病人的胸部進行聽診來證實。

一天,蘭尼克由家步行到醫院的路上,看到一些兒童在玩別針劃刺木頭的一端而在另一端聽聲音的遊戲,他得到很大的啟發。他迅速地走到醫院病房內,臨時找了一本紙封麵的薄書本,他把它卷成圓筒狀,將圓筒的一端放置於病人的心髒部位,另一端貼在自己的耳朵上,結果使他大為驚奇,因此聽到的聲音竟比以往用耳朵直接聽診更為清晰。蘭尼克的這個發明,可以說是聽診器的最初雛型,當時他年僅35歲。

後來,蘭尼克繼續進行思考與實驗後,設計並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木質的聽診器。這個聽診器呈直管狀,空心,長30厘米,圓筒直徑3厘米,管腔直徑5毫米。在圓筒的中部可以分開兩節,以便於攜帶。當時,蘭尼克把這種聽筒稱為“探胸器”,這是取之於希臘文的“胸部”與“檢查”兩個字的含義而成。但是,由於這種直管狀的聽筒外觀頗象笛子,所以人們曾稱之為“醫者之笛”。直到現在,類似最初直管狀的木質聽診器,在產科還是很受歡迎,因為用它傾聽胎音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從這點來說,其作用還是不減當年。最先在自身施行心髒導管術的人

心髒導管檢查術,是將X線不能透過的細軟管子,通過一定的途徑插入到心髒各部,借以了解心髒畸形與病變,測定心血液含氧量以及血液動力學等的檢查方法。這種技術不僅是用於心髒病的診斷,而且還為肝腎的代謝機能研究、心髒病的手術治療以及內心膜的起搏等,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心髒導管檢查術是本世紀20年代末才發明的,最先在自己身體上施行這項檢查技術者,是德國青年醫生福斯曼。

1929年,25歲的福斯曼在埃貝斯瓦耳德的一所醫院裏擔任外科助理醫生,他一直思考著在緊急的手術情況下,為了更有效地進行搶救,能否利用橡皮導管通過靜脈管道,將救急的藥物直接送到右心房內。

福斯曼起先在屍體上試驗,令他感到驚奇的是,導管竟能相當容易地從右臂靜脈到達右心房內。隨後,他決定在自己身上進行這項實驗。他請一位同事為他操作,但是,當導管推進靜脈內35厘米時,他的同事膽怯起來,不敢將導管再繼續向心髒方向推進,使這次實驗半途而廢。

一周後,福斯曼再次實驗。他在自己的左肘窩施行局部麻醉後,切開了肘前靜脈,通過靜脈管的切口,他自己把導管插入靜脈內,在X線熒光屏透視下,將導管沿著靜脈向心髒方向徐徐推進,後終於把導管推入到了右心房。

1929年,福斯曼報導了他在自己身上施行心髒導管術成功的經過,並且論述了這種技術在診斷與治療上的作用,但在當時沒有引起重視。

過了好幾年,美國學者柯南德和理查德對福斯曼的心髒導管術加以改進,並應用到血液動力學及循環呼吸生理學的研究上,獲得了不少成就,使這項技術的價值被更多的人認識。

福斯曼以自己的勇敢和毅力,發明了心髒導管術,柯南德和理查德則改進這項技術,並使它在臨床上得到推廣,因而他們三人於1956年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金。最巨大的數學專著

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裏得寫過一部《幾何原本》,共有13卷,它成為不朽的經典著作流傳至今。1939年,書架上突然出現了《數學原本》(第一卷)。好大的口氣!作者是誰?署名是從未聽說過的布爾巴基。這部書從那時起,到1973年,已出到第35卷,至今還沒有寫完。它是目前最巨大的數學專著。

布爾巴基是一個集體的筆名。本世紀20年代末,法國巴黎大學有幾名大學生,立誌要把迄今為止的全部數學,用最新的觀點,重新加以整理。這幾個初出茅廬的青年人,準備用3年的時間,寫出一部《數學原本》,建立起自己的體係。這當然是過高的奢望,結果他們寫了40年,至今還沒有完成,但是布爾巴基學派卻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他們在數學界獨樹一幟,把全部數學看作按不同結構進行演繹的體係,因而以結構主義的思想蜚聲國際,贏得了數學界的讚揚。布爾巴基學派甚至已經影響到中學教科書,我國近幾年翻譯的英、美、日本中學教材裏,都有它的影子。

布爾巴基學派最初的成員有狄多涅和威爾等人,他們開始寫《數學原本》時隻是20來歲的青年,現在已經70開外,成為國際著名的數學教授了。

《數學原本》是一部有嶄新體係的數學專著,而並非東拚西湊的數學百科全書,它以吸收最新數學成果並加以剖析而受到重視。近幾年,《數學原本》的前幾卷已重新修訂,每卷又補充了近三分之一的新材料。這部巨著是用法文寫的,現在已有英、俄、日等國文字的譯本。翻譯《數學原本》是一個巨大的工程,翻譯成日文時,還曾專門成立了一個委員會。最繁瑣的幾何作圖題

早在古代,就有人能用直尺和圓規作出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五邊形了。可是,利用尺規來作正七邊形或正十一邊形或正十三邊形的任何嚐試,卻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這種局麵持續了二千多年,數學家們猜想,凡是邊數為素數的正多邊形(如正七、正十一、正十三邊形等)看來用圓規和直尺是作不出來的。但是在1796年,完全出乎數學界的意料之外,19歲的德國青年數學家高斯找到了用圓規和直尺來作邊數為素數的正十七邊形的方法。這個成就是如此輝煌,不僅使數學界為之轟動,而且也促使高斯把數學選為自己的終身職業。

五年以後,高斯又進一步宣布了能否作任意正多邊形的判據。他證明了下麵的定理:凡是邊數為“費爾馬素數”(即邊數是2+1形狀的數,而且還要是素數)的正多邊形,就一定可以用尺規來作圖。當n=2時,就是正十七邊形;當n=3時,就是正二百五十七邊形;當n=4時,就是正六萬五千五百三十七邊形……他還證明了,如果邊數是素數,但不是費爾馬素數的話(例如上麵所提到過的正七邊形,正十一邊形等),那末這樣的正多邊形就不能用圓規和直尺來作出。

緊接在17以後的兩個“費爾馬素數”是257和65537。後來,數學家黎西羅果然給出了正二百五十七邊形的完善作法,寫滿了整整80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