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為什麼會變暖?科學界一致認為,是由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溫室效應”所造成的。

日光通過大氣層射向地球,地球向空間輻射出長波輻射。而二氧化碳可將大量的長波輻射吸收,從而減少了地表熱量向空間輻射損失,使得大氣層保持一定的熱能,增加地表氣溫。人們把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這種作用稱為“溫室效應”。二氧化碳引起的“溫室效應”對人類生產、生活並不一定都是有害的,關鍵在於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在過去的10萬年內,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經植物的自然消耗,大致保持著平衡狀態,也就是說,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為280PPm(即百萬分之280),它恰好適合人類和動植物生存,也不會使氣候發生較大的變化。可是,近幾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增高,溫室效應不斷增強,從而導致了全球性的氣候變暖。

[我還想知道]

金星表麵有90個大氣壓,相當於地球上海洋900米深處所受的壓力,加上金星大氣防止熱量散失,因此形成了全球性的“大溫室”效應,表麵溫度在480攝氏度以上。

如果地球的氣溫上升到一定程度後,北極的冰層就有可能保不住了。北極的冰山比南極少14倍,而且周圍被幹冷的陸地所包圍,得不到充足的水汽。我國冬季刮北風是因為

陸上氣壓比海洋上的高嗎? 我國沿海地處我國的南方,與太平洋相連。夏季由於我國陸地的溫度比海洋的溫度高,形成了低氣壓,而涼爽的海洋上由於溫度低形成高氣壓。所以夏季我國的風向是由南方的海洋上吹向北方的陸地,這個道理就像水從高處向低處流一樣。

冬季,大陸的氣溫比海洋低得多,這時候,大陸上形成了高氣壓,海洋上是低氣壓,空氣從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亞洲廣大地區出現了從大陸吹向海洋的風,這就是冬季。

我國陸地變得很冷,形成了高氣壓,而海洋仍然很溫暖,形成了低氣壓,所以風向由北方的陸地刮向南方的海洋,成為寒冷的北風。

[我還想知道]

季風,一般指大範圍地區的盛行風,隨季節而改變的現象。

公元2世紀,羅馬的商人每年6月從紅海的港口揚帆出海,進入印度洋,把西方的貨物運到印度西海岸和錫蘭島,然後在12月或第二年初返回紅海,將東方的貨物轉運回羅馬城。氣象台是根據氣象資料預報天氣的嗎?

氣象台的工作人員是通過地麵觀測、高空觀測、海洋觀測、雷達觀測和氣象衛星觀測獲得接近地麵和高空的風向、風速、氣壓、濕度、溫度等氣象資料來預報天氣。

工作人員把在同時間觀測到的氣象數據用電訊迅速傳遞到收報中心,用規定的符號、數字填繪在一張佇白的地圖上,製成天氣圖。根據天氣圖上各種氣象情況的發生、發展、減弱、消失等進行仔細分析,用會號標出它的發展方向,再結合各地區當時的天氣情況,運用天氣變化的規律和實踐經驗,就可以預測各地區將出現什麼天氣。

[我還想知道]

天文台的圓頂可以轉動,不管天文望遠鏡指向天空的任何方向,隻要轉動一下屋頂,把天窗轉到鏡頭前麵,天體射來的光線立即進入鏡頭,這樣就可以看到任何方向的目標了。在不用的時候,隻要把圓頂上的天窗關起來,還可以保護天文望遠鏡不受風雨的侵襲。

天文台的圓頂上有一條寬寬的裂縫,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天窗,望遠鏡就是通過這個天窗指向遼闊的太空。百葉箱漆成白色是為了測量更準確嗎?

百葉箱是安放氣象觀測儀器的箱子,箱子裏麵放有溫度表、濕度表、最高和最低溫度表等多種儀器。這些儀器是用來測量遮蔭處自由大氣的溫度和濕度的,因此希望箱子內的氣溫和濕度,不要因箱壁受到日光烤熱而有所改變。

顏色越深,吸收太陽光的熱量越多。如果百葉箱漆成黑色或深色,它在陽光照射下溫度會迅速上升,這樣一來,箱內的空氣溫度就會提高,我們所測得的氣溫就不是遮蔭處自由大氣的溫度,而是受太陽烤熱後的溫度了,這樣測得的氣溫就沒有代表性。

如果把百葉箱漆成白色,投射在百葉箱上的陽光會被白色的表麵反射掉,箱內的空氣不致於因為箱壁升溫而烤得很熱,所測出來的氣溫和濕度就比較有代表性。所以,在氣象台(站),百葉箱一定要漆成白色。

[我還想知道]

我國氣象部門規定:1小時內降雨達16毫米或24小時內超過50毫米的降水稱為暴雨。

根據氣象部門規定,氣溫在24小時以內降低10℃以上,同時那一天的最低溫度又在5℃以下時,我們才把這股冷空氣叫作寒潮。未達到這個標準的,一般稱為冷空氣活動或冷空氣南下。天氣預報中說的鋒麵是冷空氣

與暖空氣相遇形成的分界麵嗎?不同的地區溫度也有差異,這種差異導致氣流即冷空氣和暖空氣不停地流動。當大麵積的冷空氣和暖空氣相遇時,就會在它們之間形成一個明顯的分界麵,我們把這個界麵叫做“鋒麵”,也叫做“前鋒”。

總的來說,鋒麵的上方是暖空氣,溫度較高;鋒麵的下方是冷空氣,溫度較低。

如果冷空氣較強,推動鋒麵向暖空氣的方向前進,叫做冷鋒,或叫冷空氣前鋒。反之,如果是暖空氣推動鋒麵向冷空氣的方向前進,叫做暖鋒,也叫暖空氣前鋒。如果冷、暖空氣勢均力敵,鋒麵就停留在某一地區,就叫它靜止鋒。

不管是冷鋒到來還是暖鋒到來,一般都會降一次雨。冷鋒過後,溫度明顯下降,還時常伴有大風。暖鋒過後,溫度升高,天空晴朗。如果形成靜止鋒,就會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我國江南地區的梅雨季節,就是由於靜止鋒逗留在這一帶造成的。

[我還想知道]

雨有三種類型:鋒麵雨、對流雨、地形雨。鋒麵雨是因鋒麵活動所引起的降雨。

每年5~6月間,靜止鋒在江南一帶徊徘,出現較長時間的陰雨天氣,這時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時候,因此叫“梅雨”。月亮周圍有光圈就預示天會下雨嗎?

天氣要變壞時,一般先在高空出現淡淡的雲,這種雲有點像鳥類的羽毛,叫做卷雲。不久,卷雲的下麵又會出現含雨的卷層雲。

卷層雲一般是在6公裏以上的高空出現,那裏的溫度很低,雲中的小水滴都變成了六棱柱狀的小冰晶。月光通過雲層時,照到小冰晶上會發生折射,使我們看到在月亮的周圍出現一個白色的圓圈,這在氣象學上叫做月暈。

月暈的出現,表示這個地區是在冷空氣的控製下,天氣還比較好。可是在離這裏幾百公裏的地方,有一股暖濕氣流在和冷空氣交鋒,並且正在向這裏移動,它的前鋒已經到達這裏的高空。接著,雲層越來越厚,越來越低,風力逐漸加強,過不多久,就會下起雨來。

[我還想知道]

如果是在白天,還能看到太陽的周圍出現一個圓圈,叫做日暈。日暈大多是彩色的,從內向外依次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

1947年11月28日,巴塔夫城的夜空出現三月貫天的奇景,左側的“月亮”顯得比右側的“月亮”更加明亮皎潔,而且拖著條尾巴。冬天呼出的白汽是

水蒸氣凝結成的小水滴嗎?地球上的江河湖海、植物、大地都有水分不斷被蒸發,所以空氣中含有很多水蒸氣,有時我們覺得周圍很潮濕,那是水蒸氣太多了的緣故。我們通常看不見空氣中的水蒸氣,因為水蒸氣和空氣一樣也是無色透明的。空氣有個特點,它的溫度越高,能容納的水蒸氣越多;當空氣變冷的時候,就容納不了更多的水蒸氣也就是空氣達到了飽和。

我們呼出的氣體裏含有比較多的水蒸氣。夏天的溫度高,空氣中能容納下大量水蒸氣。到了冬天,天氣比較冷,空氣的飽和度就低,空氣就容納不下我們從嘴裏呼出來的水蒸氣,遇冷後一部分水蒸氣很快變成霧狀的小水滴,這些小水滴折射光線,在我們看起來就是白汽。

燒水的例子再形象不過了。水在滾開的時候,從壺嘴冒出大量水蒸氣,既便是在夏天,周圍的空氣一下子也容納不下這麼多水蒸氣,就有一部分水蒸氣變成白色的汽。這時,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靠近壺嘴的地方是透明的,這是因為壺嘴附近特別熱,空氣能容納的水蒸氣就多。離開壺嘴一段距離,才形成白色的汽。再往高一點兒的地方,白色的汽在空中又不見了,這是因為遠處的空氣裏水蒸氣少,把冒出來的水蒸氣都容納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