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描寫海洋的時候,往往要寫到海水是蔚藍色的,但是為什麼海水是藍色的呢?
其實,海水並不是生來就是藍色的,如果你舀一點海水——不論是南極的還是北極的,也不論是太平洋的還是大西洋的,在實驗室中觀察,都是無色透明的。而大部分海水所以藍得那樣可愛,這完全是太陽光的巧手打扮。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組成的。當這七種光在一起“肩並肩走”的時候,誰也看不出它們的真麵目,隻有當它們從一種物質“跑”到另一種物質中去,或者遇到了非常細小的障礙物時,波長越短的光,散射光越強。例如:紫光、藍光,從一種物質到另一種物質,或者遇到阻礙時,就紛紛散射到周圍去了,或者被折射回來。
海水正是這種情形,它的顏色不但隨著深度而變化,同時,海水要經常改變它的成分,每一個水的分子,每一顆微細的泥沙,就好像衛士一樣,把守著海水的大門,不讓光線深入進去。在太陽光中,紅光、橙光的波長較長,它們好像長了一雙長腿一般,能繞過一切阻礙勇往直前。它們在前進當中,不斷被海水吸收了,使得海水的溫度升高、蒸發。而藍光和紫光一遇到阻礙就向四麵散開,或者幹脆就反射回來了。海水越深,散射、反射的藍光越多,所以海水就成了我們所看到的藍色了。紅海的水為什麼是紅色的?
紅海位於亞洲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大陸之間。那裏氣候炎熱幹燥,海水蒸發強烈,使紅海成為世界上鹽度最高、水溫最高的海。紅海較高的水溫和濃濃的鹽度,正適合藍綠藻類在這裏大量地生長與繁殖。藍綠藻類的顏色並非藍綠色,而是紅色的,它們不僅本身呈現紅色,同時把周圍的海水也映成紅色,紅海就由此而得名。
另外,來自撒哈拉大沙漠的紅色沙塵經常侵襲紅海上空。當狂風卷起紅色的沙塵來到紅海上空的大氣中,大氣便被染成一片紅色。大風又掀起紅海紅色的海浪,天空、海水,加上岸邊的紅色岩壁,形成美麗壯觀的紅色的世界。赤潮
赤潮是水體中某些微小的浮遊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範圍內一段時間中水體變色的現象。通常水體顏色因赤潮生物的數量、種類而呈紅、黃、綠和褐色等。
赤潮可通過產生毒素,對動物鰓組織構成物理性刺激或降低水體中溶解氧引起海洋動物的大量死亡,同時藻類毒素通過在魚類和貝類體內富集,最終對攝食它們的其他動物包括人類產生毒害作用。
赤潮是一種早就存在的自然生態現象。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汙染,以及全球氣候變化,使得赤潮的發生越來越頻繁,麵積不斷擴大,危害越來越重。黑海為什麼是黑色的?
亞歐大陸中部,有個遼闊的海域。該海域的海水顏色不同於一般的海,它不呈蔚藍色,而呈現黑色。“黑海”正由其顏色而得名。那為什麼黑海的顏色是黑色的呢?
黑海海域遼闊,但它的出口卻隻有一處同地中海相連接,即西麵的土耳其海峽。海峽有的地方又窄又淺,最窄處隻有700米寬,最淺處隻有33米深,流量受限,使黑海長期與地中海的海水未能及時交換。黑海表層海水由於受頓河、第聶伯河、多瑙河等大量淡水流入的影響,密度較小,而黑海深層海水受地中海高鹽度海水影響,密度較大。密度大的海水在下層,密度小的海水在上層,使得200米以下的海水靜靜地躺在海底,與外界隔絕,氧氣得不到補充。缺氧之後,水中的硫化細菌活躍起來,把海底大量有機物分解,形成硫化氫。高濃度的硫化氫把海底淤泥染得黑黑的。黑色的海底貪婪地把照射到海水中的各種顏色的光全部吸收。因此,我們看到黑海的海水,便是黑色一片了。潮漲潮落
我國古代餘道安在《海潮圖序》一書中說:“潮之漲落,海非增減,蓋月之所臨,則之往從之。”漢代思想家王充在《論衡》中寫道:“濤之起也,隨月盛衰。”他們都指出了潮汐與月球有關係。到了17世紀80年代,英國科學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以後,提出了潮汐是由於月球和太陽對海水的引力引起的假設,從而更加科學地解釋了潮汐產生的原因。
原來,海水會受到月球、太陽和其他天體的引力作用,因為月球離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引力較大。這樣海水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由於地球、月球在不斷運動,地球、月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在發生周期性變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變化,這就使潮汐現象周期性地發生。海水為什麼總不見漲?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這是唐朝詩人李白所寫的一首詩。詩中所寫的內容對嗎?滾滾黃河水向東奔流,源源不斷,河水不斷注入海洋,為什麼不見海水增高呢?
原來,海洋水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不斷地蒸發上升,到達高空。其中一部分凝結成小水滴,以降雨的形式,回落到大海中。一部分水汽在風的吹送下,運動到陸地,以降水的方式返回陸地,一部分下滲到地下,成為地下水,也返回到大海中去,如此循環往複。看來,黃河之水確是從天上來的,但決不會奔流到海不複回,而是通過水汽的輸送,以降水的方式返回。每年陸地上空的降水量為99萬立方千米,蒸發63萬立方千米,而每年注入海洋36萬立方千米,加上海洋每年的降水量412萬立方千米,與海水的蒸發量大約相等,所以海水並不見漲。海水裏的鹽
我們都知道,海水很鹹,裏麵含有很多的鹽。但是海水裏這麼多的鹽是從哪兒來的呢?科學家們把海水和河水加以比較,研究了雨後的土壤和碎石,得知海水中的鹽是由陸地上的江河通過流水帶來的。當雨水降到地麵,便向低處彙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過各種地層滲入地下,然後又在其他地段冒出來,最後都流進大海。水在流動過程中,經過各種土壤和岩層,使其分解產生各種鹽類物質,這些物質隨水被帶進大海。海水經過不斷蒸發,鹽的濃度就越來越高,而海洋的形成經過了幾十億年,海水中含有這麼多的鹽也就不奇怪了。死海為什麼淹不死人?
死海位於阿拉伯半島,約旦河的最南端,是世界上湖麵海拔最低的湖泊,比地中海海麵低392米。
相傳在公元70年,古羅馬統帥狄度為了處決戰爭中被俘來的奴隸,將他們帶到死海,欲將他們投進湖中淹死。然而,當帶有手銬腳鐐的奴隸被投入死海後,一個個都神奇地浮在水麵上。不久,水浪又把奴隸們送回了岸邊。狄度再次命令士兵把犯人投入湖中,結果奴隸們仍和上次一樣,平安地回到了岸邊。狄度和他的士兵們都大驚失色,以為這些奴隸有神靈保護,於是下令將奴隸們全部赦免釋放。
為什麼人在死海中不會被淹死呢?原來,兩三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當地產生了一次巨大的地表斷裂,從而形成了死海。死海的兩岸是懸崖絕壁,最高處達700多米。盡管有約旦河和哈薩河中的水流入死海,但是,這裏的氣候是又幹又熱,死海不斷地蒸發著流進湖中的河水,卻把鹽留在湖中。天長日久,湖水中的鹽分越積越多。現在,鹽分最多的地方其含鹽量可達300%左右,要比普通海水的含鹽量大好多倍呢!水中的含鹽量大,其相對密度自然也大,死海中的水相對密度為12左右,而正常人的相對密度最大也不會超過11。在這樣的水中,人自然就浮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