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的精心防禦有效地阻止了法西斯德軍的進攻步伐,這使希特勒大為惱怒,他下達命令猛攻列寧格勒,即使不能用武力取勝,也要用封鎖的辦法把城裏的人餓死,然後將城市摧毀。
為了加強防禦,朱可夫把全城分為6個防禦地段。每個地段都建立了以營防禦區為基礎的堅強陣地。此外,又組織了所有的婦女在全城修建路障,在城周圍挖防坦克塹壕。
由於固守列寧格勒的蘇軍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盡管蘇軍在城市周圍某些地段發起的反攻未獲成功,但他們得以與進攻的德軍對峙達50天之久,打破了德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攻以奪取列寧格勒的計劃。
德軍為了“徹底摧毀”列寧格勒,除了陸地上封鎖外,還進行了係統的炮轟和飛機轟炸。
到9月底,敵人終於相信,列寧格勒的防禦十分堅固,依靠現有兵力是無法摧毀它的。剩下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圍困列寧格勒,企圖使蘇軍喪失戰鬥力,不戰而勝。
可德國的企圖最終還是失敗了。1943年3月初,蘇軍開始全線反攻,終於結束了長達1年多的列寧格勒保衛戰。
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勝利,其意義是空前的,它不僅堅定了蘇聯人民必勝的信心,打擊了德軍的氣焰,而且牽製了德軍大量的兵力,對其他方麵戰場形勢的轉變起了重要作用。
[我還想知道]
列寧格勒原叫彼得堡,是彼得大帝在1703年建立的“西方的窗戶”,此後一直作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
德軍的空襲給守軍造成了極其困難的局麵。特別是糧食的需求狀況更加惡化。9月至10月,居民的麵包定量先後降了5次,10月20日降到最低限量,即高溫車間的工人每人375克,一般工人和技術人員250克,職員和兒童125克。莫斯科會戰打破了希特勒
“閃電戰”不可戰勝的神話嗎?1941年10月上旬,德軍知道列寧格勒是攻不下的。於是,集中了100多萬人、1700多輛坦克和1900門大炮,在空軍掩護下,又對莫斯科發動了猛攻。
斯大林又一次將這場關係蘇聯生死存亡大戰的指揮棒交給了朱可夫。
1941年10月30日,德軍發起了對莫斯科的總攻,企圖通過占領蘇聯的心髒而使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一舉崩潰。
在莫斯科會戰最激烈的日子裏,朱可夫的嚴厲粗暴幾乎達到了無法讓人容忍的程度。
與此同時,莫斯科幾十萬居民不分晝夜地構築保衛首都的防禦工事。他們用雙手挖出了300萬多立方米土壤,建立起了一個頗為壯觀的環形防禦圈。
這種軍民同仇敵汽的團結精神,是蘇軍取得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的鼓舞力量和堅強支柱。
11月上半月,蘇德軍隊雙方都作了新的調整和補充,莫斯科附近一場更大規模的生死決鬥即將開始。
11月15日清晨,德軍從北麵、南麵、西麵對莫斯科發起了猛攻。
德軍人數雖多,可戰線拉得過長(長達1000公裏),兩翼的突擊部隊相距200公裏,兵力分散。而蘇軍則比較集中,可以集中局部地區的優勢兵力打擊敵人。
1941年12月6日早晨,朱可夫的西方方麵軍從莫斯科南、北兩麵開始了反攻,幾乎在同一時期,友鄰方麵軍積極配合,蘇德雙方展開了大規模的戰鬥。經過10天的激烈較量,使已經削弱和極度疲憊的德軍遭受了重大損失,在蘇軍壓力下節節後退。
希特勒得知德軍撤退的消息後大發雷霆,歇斯底裏地禁止前線部隊繼續後退,並答應補充部隊。
然而在蘇軍英勇無畏的進攻下,到12月底,德軍已經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了。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是德國法西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遭到的第一次大失敗,它打破了希特勒“閃電戰”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主義的鬥爭。[我還想知道]
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朱可夫作為拯救莫斯科的英雄,在這場舉世聞名的戰役中名聲大振,被斯大林稱為“勝利的象征”。斯大林格勒會戰標誌著蘇德戰爭的轉折嗎?
“閃電戰”美夢的破滅,使德軍無力在蘇德戰場上發動全麵進攻,希特勒被迫采取重點進攻的戰略,他把眼光盯上了斯大林格勒。
希特勒的如意算盤是先奪取斯大林格勒,占據這個重要戰略要地和戰略物資基地,然後由此北進莫斯科,對莫斯科形成夾擊之勢。
為減輕斯大林格勒方麵的壓力,9月3日早晨,蘇聯第一集團軍發起了反攻,但是隻前進了幾公裏就受到德軍的有力阻擊而被迫停了下來。
德軍用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兵力有50多個師,他們擁有500輛坦克、1700門大炮和迫擊炮。在市區爭奪戰中,德軍在兵力和武器上是占優勢的。
很快,爭奪市區的激戰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德軍不顧一切,一步步向市中心逼近。蘇軍似乎有些支持不住了,兵力每時每刻在減少。但是由於蘇軍在斯大林格勒人民群眾的支援和配合下,戰鬥意誌無比堅強,隻要德軍一向前推進,就要受到頑強的阻擊並付出沉重的代價。
經過連續13天的戰鬥,德軍在9月25日占領了市南和市中心的部分地區,並且前進到伏爾加河河南,幾乎每一個渡口都被德軍強大的火力控製著,斯大林格勒變成了一個大戰場,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巷戰在這裏展開了。
而隨著時間的拖延,敵人的補給將越來越困難,惡劣的天氣也將給他們造成極大的困難。
10月中旬,當德軍的進攻陷於停頓之時,斯大林格勒前線各方麵軍接到命令,停止一切具有攻勢的作戰行動,命令中詳細地講述了如何安排冬季的防禦,如何構築工事、如何在支撐點儲備糧食、彈藥等。與此同時,蘇軍正在秘密地把部隊不斷調往準備實施突擊的方向。
1942年11月19日7時30分,隆隆的炮聲宣告了西南方麵軍和頓河方麵軍開始進攻德軍,從此揭開了蘇軍大反攻的序幕。
蘇軍於1943年1月10日以5000門大炮轟擊包圍圈內的德軍,隨後坦克和步兵發起迅猛的衝鋒。德軍由退卻變成了無命令的逃跑,沿途丟下成千上萬的屍體被風雪和炮灰所掩埋。不到6天,德軍的陣地又縮小了一半。
到1月25日,德軍被擊斃、擊傷和被俘者已超過了10萬人。蘇軍又把包圍圈縮小到南北長20公裏、東西寬3.5公裏的地段上。
2月2日,被圍德軍全部投降和被殲滅,曆時200天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以蘇聯紅軍的英勇勝利而告終。斯大林格勒會戰標誌著蘇德戰爭的轉折,也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從此,蘇軍開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德軍則逐步走向滅亡。
[我還想知道]
朱可夫精心的準備,設計了整套“包圍打援”方案,不僅打退了前來支援的德軍,還將包圍的德軍壓縮在了更小的範圍之內。
1943提1月24日,德軍元帥保盧斯再次電請希特勒允許立即投降,但是他得到的答複仍然是“不許投降,要死守陣地,直到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供空間戰使用的定向能武器由於在研究中
遇到了棘手問題而不能很快投入使用嗎?在未來的空間戰場上,還有一類令人刮目相看的武器,這就是定向能武器。
所謂定向能武器,是指利用強激光、強微波和高能粒子束攜帶的能量,產生高溫、電離、輻射等綜合效應,采取“束”的形式向一定方向發射,借以摧毀或損傷目標的武器。按照使用範圍和重點的不同,定向能武器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作為戰略武器使用,主要用來反導彈、反衛星;另一類作為戰術武器使用,主要用來破壞武器、各種探測器和對人進行攻擊,使人致盲和燒傷。作為空間戰武器使用的,重點是前一類。
開始的時候,人們把戰略定向能武器想得很厲害:第一,威力大。第二,速度快。它能以光速或接近光速前進,這大約是最快的火箭的40000倍。第三,隻對目標本身造成破壞,不像核武器那樣殃及周圍的物體。第四,發射時無後坐力,可迅速改變攻擊方向,並可多次使用。第五,正在研製的隱身武器,表麵塗有吸波材料,使用強微波武器對付它,可以收到“以毒攻毒”的奇效,等等。當然,在實際研究中,並不像預想得那麼簡單,遇到了許多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棘手的問題,如能源問題、發散問題、獎金問題等。所以,在短時期內,供空間戰使用的定向能武器,不可能投入實戰使用。不過,近距離、小功率的戰術定向能武器的應用,則早已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已經有過不少實際戰例了。
[我還想知道]
根據理論計算,要給定向能武器鑽個洞,需要上萬個像葛洲壩那樣的發電站提供能源。
目前對定向能武器是否經濟實用、攔截效果究竟如何等問題,很多人還持懷疑態度。動能武器因技術難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