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發射的電磁波進行自動追蹤
而被稱為“順藤摸瓜”的能手嗎?雷達被人們譽為飛機、火炮和導彈的“千裏眼”,它發射的電磁波遇到飛機或導彈時就能被反射回來,利用這個原理就可以發現和跟蹤目標,以便對目標進行攻擊。電磁波是雷達克敵製勝的法寶,然而在現代戰爭中同時也成了它的一個致命弱點。
現代電子戰的軟殺傷,就是用雜波和金屬箔條等對雷達的電磁波進行幹擾和迷惑,使它失靈或變成“瞎子”;而硬殺傷則是用反雷達導彈等火力直接將雷達摧毀,使依賴雷達的飛機、火炮和導彈失去戰鬥力。
反雷達導彈之所以能反雷達,在於它能巧妙地利用雷達發射的電磁波進行自動追蹤,“順藤摸瓜”,直到將雷達擊毀為止。
現代戰爭中發起攻擊的一方,一般都把敵方的雷達作為首要打擊目標,也就是首先把作為敵人防空火力的“眼睛”——雷達清除掉,以便為己方飛機突防和空戰掃清障礙。而反雷達導彈正是實施這種“挖眼”戰術的能手。這種反雷達導彈的特長是:作用距離遠,可以在敵防空火力之外進行攻擊;它本身不輻射電磁波,隱蔽性好,不易被敵方發現;打得準,幾乎百發百中;適應能力強,能在各種條件下使用。
[我還想知道]
美國製造的第一代反雷達導彈叫“百舌鳥”,首次在越南戰爭中使用,這也是反雷達導彈的首次使用。
美國第二代反雷達導彈——“哈姆”裝有記憶裝置和控製“電腦”,即使雷達關機不發射電波,它也能憑記憶攻擊目標。敏感彈的眼睛和大腦是
毫米波敏感器和微型計算機嗎?近年來,反坦克武器家族中出現了一位新成員,它既有導彈銳利的“眼睛”和機敏的“大腦”,能夠“觀察”和“思考”,自動探測、識別和跟蹤目標,又具有炮彈使用方便、造價便宜、“打了就不用管”的優點;因而被人們稱固“敏感彈”。可以說,它是導彈與炮彈結緣的“優生兒”,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敏感彈的“眼睛”就是裝在彈上的毫米波敏感器。這種很敏銳的眼睛能接收各種景物輻射或反射的毫米波,並根據目標和背景所輻射或反射的毫米波差異來識別目標,就像人的眼睛一樣。當坦克在地麵上通行時,由於各種物體的輻射性能不同,低空飛行的敏感彈從不同的“熱”背景中,很容易找到坦克、裝甲車等一類“冷”金屬目標。
敏感彈的“大腦”是像火柴盒那樣大小的微型計算機。當敏感器偵測到目標時,“大腦”便及時傳出進行攻擊的指令。
敏感彈是一種能擊穿較薄裝甲的“自鍛成型彈丸”。它的藥型罩呈球麵形或碟形。當爆炸時,金屬藥型罩被壓塌、翻轉並拉伸成類似於羽毛球形的實心彈丸,以每秒2500米左右的高速飛向目標,可擊穿坦克的頂裝甲。
[我還想知道]
“斯塔夫”上裝有續航發動機,以保證它飛離炮口後繼續飛行。
敏感彈的家族目前有兩個成員,哥哥是目標激活彈“斯塔夫”,弟弟是遙感反裝甲彈“薩達姆”。其中弟弟是子母彈。拿破侖由於輕敵在滑鐵盧
被聯軍徹底擊敗了嗎?1814年4月,法國皇帝拿破侖戰敗退位後,被反法聯盟送往厄爾巴島軟禁。
1815年2月26日夜裏,拿破侖率領一千多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厄爾巴島,準備重新登基稱帝。經過三四天的航行,拿破侖在法國儒昂港登陸,並於1815年3月20日,在巴黎重新稱帝。
拿破侖東山再起,震驚了歐洲,他們又集合了60萬兵力,想徹底擊敗拿破侖。
拿破侖力爭主動,準備趁聯軍尚未完全集結之前,以攻為守,先擊破威靈頓和布呂歇爾。
決戰前,一些將領勸拿破侖調回格魯希部,以增強實力,提高獲勝把握。可拿破侖卻說:“因為你們曾被威靈頓打敗,就認為他是偉大的將領,其實,威靈頓不是一個好的將領,英軍也不是一支好的部隊,要打敗他們並不比吃一頓早飯更困難。
然而,威靈頓卻深知拿破侖的慣用戰術,他把自己的後方防守得滴水不漏,又在右側方和前方修築要塞,派重兵防守。
18日下午3時,全麵進攻開始了。法軍依仗優勢兵力和強大的炮火,很快就占領了前沿陣地。就在這時,隱蔽在高地斜麵上的英軍一個步兵師,從樹叢後麵衝殺過來,一場肉搏戰在山頂展開了。
威靈頓見肉搏戰一時未分勝負,便立即派騎兵上山增援,見勢不妙的拿破侖也趕緊投入了兩個騎兵旅。法軍居高臨下,如猛虎下山般撲向英軍,殺得英軍人仰馬翻。
英軍受到連續的猛攻之後,傷亡極其慘重,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就在這時,布呂歇爾趕來了。麵對仿佛從天而降的英軍,法軍來不及還擊就一排排地倒下了。
忽然,普軍也從側麵對法軍發動進攻。普英兩麵夾擊,法軍陣腳大亂,同時傳來格魯希全軍覆滅的消息,拿破侖徹底絕望了,決定放棄再戰的想法,悄悄向巴黎退去。滑鐵盧一戰,是拿破侖命運的轉折點,他終於被聯軍徹底擊敗了。
[我還想知道]
聯軍指的是俄、英、普、奧等國組織的反法同盟。
戰場上、談判桌上的勝利,使拿破侖成為人民心目中的勝利之神。1802年5月,拿破侖被投票選為終身執政。約克鎮戰役是美國人民在獨立戰爭中
取得的最輝煌的一次戰役嗎?美國取得了薩拉托加大捷後,國際形勢向著有利於美國的方向轉變。製別是法國,於1778年2月與美國簽訂了盟約,承認美國獨立,同時約定,一方不經另一方同意,不得與英國講和。
1780年7月,在久經沙場的著名將領羅尚博的統率下,一支6000人的法軍協同艦隊一道駛抵北美。1781年5月,另一支強大的法國艦隊在最負盛名的海軍上將德格拉塞的率領下開到了北美海岸。美國人民的戰鬥力量空前地壯大。
為了得到法軍的大力配合,以便使美國獨立,華盛頓決定按原計劃的第二步行動,選擇弗吉尼亞的約克鎮為決戰的戰場。
但這次行動是在絕對保密的狀態下進行的,絕大多數美軍官兵都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到底在哪裏,而華盛頓仍一再揚言要去攻打紐約。
華盛頓的巧妙部署果然收到了奇效,在美法聯軍南進的過程中,英軍始終被蒙在鼓裏。
9月1日,德格拉塞將軍率法國艦隊駛抵切薩皮克灣,封鎖了約克河的出海口。結果打得英軍大敗。這一海戰的勝利使聯軍掌握了約克鎮地區的製海權,為未來的決戰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9月28日清晨,美法聯軍從四麵開始向約克鎮進逼,包圍圈日益縮小。在聯軍的強大壓力下,康沃利斯被迫放棄了城市外圍的陣地,把軍隊全部撤入城內。到10月1日,聯軍已經完成了包圍,對英軍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
10月9日下午5點鍾,華盛頓作為總司令被邀請去點燃總攻擊的第一炮。
約克鎮的敵軍陣地完全暴露在聯軍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內,康沃利斯已經陷入了絕境。
在16日午夜,康沃利斯開始實施他的撤退計劃。誰想部隊在渡河途中突然遇到了暴風雨,康沃利斯的最後一線希望也破滅了。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康沃利斯終於在約克鎮地區宣布無條件投降。
約克鎮戰役是美國人民在獨立戰爭中取得的最輝煌的一次勝利。
雖然從戰爭史的角度來說,這次戰役的規模並不算大,但它卻足以使英國相信,用軍事手段是無法征服一個團結起來反抗他們的民族的。
[我還想知道]
在約克鎮戰役中,弗吉尼亞人民表現出了高尚的愛國精神和參戰熱情。他們不僅積極捐錢捐物,參加修築工事,幫助運輸物資裝備,而且還忍受了巨大的物質損失和人員犧牲。
弗吉尼亞州州長納爾遜先生是一位極富獻身精神的愛國者,自這場戰役開始籌劃以來,他派出了大批民兵前來助戰,並號召全州人民為戰爭作奉獻,他本人更是身體力行。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
德軍奪取列寧格勒的美夢嗎?列寧格勒是蘇聯最重要的海港和重要的工業、文化中心。
1941年7月,希特勒就決定將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夷為平地。8月底,西北方麵的德軍進逼列寧格勒。9月8日,德軍完成了對列寧格勒的包圍,並開始收緊夾攻的鐵鉗。
負責駐防此城的蘇軍統帥伏羅希洛夫徹底感到絕望,蘇軍士兵的士氣也極為低落。斯大林不得不重新啟用朱可夫,交給他死守住列寧格勒。
朱可夫上任後立即著手整頓士氣和紀律問題。他頒布命令,凡是失職者都要處決。
經過整頓,部隊的戰鬥力大大提高了,朱可夫精心製定了一個加強城防的計劃。蘇軍在最危險地段和戰略要地集中了大量的高炮、艦船,並調集兵力建立了縱深梯次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