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海濱,那撲鼻而來的略帶魚腥味的“海濱氣息”,不僅使你心曠神怡,而且對治療多種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研究發現,在35~37℃的海水中,含有多達70餘種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它們能緩慢地透過皮膚進入人的肌體。海洋中的浮遊生物能分涉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質和某些激素,它們有抑製微生物生長、解毒和調節人體內分泌的功能,對風濕痛、關節痛、腰背痛、神經痛具有良好效果,也可用來治療靜脈炎、靜脈曲張和水腫,據稱對婦女產後康複尤其理想。
美國沃裏克學院的約翰·金博士設計了一個“模擬海濱實驗室”,使進入實驗室的人完全與身臨海濱一樣,然後,讓抑鬱症患者進入實驗室,用先進儀器測試患者前額肌肉鬆馳程度,結果發現這部分人的肌肉鬆馳程度顯著改善,表明患者心情舒展,抑鬱緩解。
人們還發現把海藻和海泥塗敷身體局部和全身,有鎮痛效果。有研究認為,不同地區的海洋環境具有不同的治療功效,如拉蒙什大西洋海岸的空氣有強壯、興奮作用,而地中海沿岸的空氣則有鎮靜作用。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海洋環境療法”必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生態工藝
在現代化的工業生產中,為了高效率地利用資源與能源,有效地保護環境,就需要用生態工藝代替傳統工藝。
生態工藝是指無廢料的生產工藝,則傳統工藝則要向環境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質。無廢料是相對而言的,指的是整個工藝過程不向環境排放有毒有害物質,這是對生態係統中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模擬。在這樣的生產過程中,從環境輸入的物質和能量進入係統後,在第一階段生產中產生的廢物,被用來做第二階段生產的原料,依此類推,直到最後階段生產產生的廢棄物,才從係統中輸出,進入環境。這時的廢棄物已不再對生物或人體產生毒害作用,而能被環境淨化。這樣,生態平衡也就不會受到衝擊,既高效地利用了資源和能源,又使工業生產與生物圈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相互協調起來,成為生物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生態農業就是一個高效率利用太陽能,同時又能在生產中充分利用廢物,促進物質良性循環和轉化的農業生態工藝。如農民養雞,用雞糞養豬,再用豬糞生產沼氣,沼氣渣養魚,就把每一階段的廢物連續利用起來,從而高效地利用了資源,保護了環境。坎兒井
坎兒井是一種特殊的地下引水工程,它是我國維吾爾等民族發明和創造出來的。據考證,2仞0多年前,坎兒井就出現了。它古稱為“井渠”,在我國的《史記》中已有記載。
坎兒井是幹旱地區的人民巧妙地利用地勢傾斜,進行人工挖掘的地下引水工程。每次坎兒井由直井、地下暗渠、地麵渠道和澇壩4部分組成。直井不是為了取水,而主要用於通風、挖掘時取土,以及用作維修時的通道口,最深直井可深達100米。地下暗渠是輸水渠道,主要作用是截取地下水及把地下水引出地麵。地下水在暗渠中流動,還可防止因氣候幹旱,而過多地蒸發。地麵渠道的作用是從地下暗渠出口把水引到澇壩。撈壩是一個小型蓄水池,它的作用是蓄積來水,調節灌溉量。在澇壩的周圍,因為引來了水,可以種植樹木,開墾農田,就成為一片生機盎然的綠洲。
坎兒井的挖掘是有特定的地理條件要求的。像吐魯番盆地四周環山,盆地內降水稀水,但四周高山上積蓄了大量冰雪,每年夏季冰雪融化,水便沿山坡流下,到盆地邊緣的砂礫層就鑽入地下,變成地下潛水。吐魯番人就用挖坎兒井的方法,截取地下潛流,引出地麵用於灌溉,從而使幹旱著稱的火洲,開辟成為瓜果飄香的樂土。恢複沼澤地
沼澤地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很廣。我國東北地區、西南地區的沼澤地麵積較大。
人們想方設法把沼澤地的水吸幹,使之變為耕地,種植糧食和蔬菜。近年來芬蘭、瑞典等國卻又把早年疏幹、改造為耕地的沼澤地重新灌水,恢複成沼澤。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沼澤會為人類帶來一定的利益。以我國貴州省西北部的沼澤地為例,這個沼澤地占地數十平方千米,雜草叢生,覆蓋如茵,人們把它叫做“草海”。“草海”是候鳥棲息的好地方。在那兒越冬的候鳥達50多個品種,其中有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禽丹頂鶴,另外還有水獺、海狸鼠等珍貴的毛皮獸也在此繁衍。“草海”除盛產鳥獸外,還不斷地向天空蒸發大量水氣,維持大氣濕度,形成該地域較好的小氣候,使這一帶長年風調雨順。可是在1972年,人們為了變沼澤地為耕地,種出糧食,花了很大投資,疏幹“草海”,辦起農場。結果,原沼澤中的禽獸遊魚滅跡了,越冬候鳥不再飛來了,小氣候變壞了,而糧食產量低得可憐。人們算了一筆賬,疏幹後的“草海”,創造的經濟效益僅是原“草海”的1/161,顯然是得不償失。於是,人們在疏幹了的原沼澤地的農田裏,重新灌水,使“草海”又恢複原先的麵目,這顆高原綠色明珠又熠熠閃光了。資源化利用垃圾
近年來,世界各國垃圾排放量日益增長,每年全球新增垃圾80~100億噸。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垃圾處理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難題。
目前,我國仍主要采用遺棄性的堆放、填埋、焚燒等傳統方法處理垃圾。這些非資源化的垃圾處理方法,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汙染,而且占用大量土地。現在我國積存的垃圾僅工業廢渣就達53億噸,占地600平方千米。另一方麵,還浪費了大量經過加工就可利用的潛在資源。因為我們日常生活排棄的垃圾主體——煤渣就具有多種再使用價值,它含有農作物所需要的磷、鉀、鈣、鎂、錳等十幾種元素,經加工可以作為農肥;破布、廢紙都是造紙的好原料;雜骨可以提煉出價值很高的骨抽、骨膠和骨粉;工業廢渣可以提煉和生產出各種有色金屬和化工產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垃圾已被證明具有反複利用和循環利用的價值。早在20世紀50~60年代,發達國家就著手研究垃圾資源化問題,到目前,西歐各國垃圾資源化率已超過扔%。通過高溫、低溫、壓力、電力、過濾等物理和化學方法對垃圾進行加工,使之重新成為資源,一方麵解決了垃圾成災,汙染嚴重的問題,同時也為擺脫資源危機另辟蹊徑。所以,我國應大力發展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水土流失需要綜合治理
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麵積達150萬平方千米,平均每年流失約50億噸土壤,尤以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為嚴重。因此,防止水土流失、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在我國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過去對水土流失地區,往往強調單一措施,而廣東省興寧石馬鎮近年來采取綜合措施,積極治理水土流失,取得顯著成效。石馬鎮是韓江上遊的水土流失重災區,區內有27個自然村的耕地和土地,水土流失麵積達2588平方千米;年侵蝕量達40萬立方米,60多萬平方米良田變成沙灘或沼澤地,部分河床高出地麵2米,嚴重地威脅著農業生產的發展。
1985年以來,他們對水土流失區實施綜合治理和連續治理的方針。一方麵抓工程治理,對崩口采取上攔、下堵、中間導等措施;另一方麵抓好生物治理的配套,做到工程治理一項,生物治理一項。主要采取針闊葉林間種,林果間種,林竹間種,林草間種的方法,因地製宜,多種經營。為鞏固治理成果,他們強化行政手段,進行嚴重管理。可以割草的半封山區,建立定期開放、定點割草、護林員過目檢查等製度,確保林木不遭破壞。通過這些措施,已使河床降低06米,恢複耕地40多萬平方米,大大減少了災害,確保了糧食和經濟作物豐收。如今,石馬鎮綜合治理水土流失,促進生態係統平衡的經驗,已引起省內外專家的重視,並被評為治理水土流失的先進單位。發展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