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體內的河流——血液3(3 / 3)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三:一是血小板能夠粘著在出血創口表麵並聚集成團,如果破損的是毛細血管或小靜脈,聚集成團的血小板就將創口堵塞而止血;二是血小板可以釋放出一些物質如5-羥色胺、腎上腺素等,能引起局部血管的平滑肌收縮,使管徑變小,從而減慢或阻止了血流而促進止血;三是血小板破裂時可以釋放出一些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從而加速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塊後能更好地堵塞創口。在血凝塊形成過程中,血小板所含有的一種收縮性蛋白質發生收縮,可使血塊縮緊成為堅實的塞子。如果血管損傷隻限於管壁內皮,這時雖然沒有出血現象,但因管壁失去平滑,血小板也會粘著並聚集於內皮損傷處而形成血檢。總之,無論在止血過程中或凝血過程中,血小板都起著重要作用。

上麵說的是皮膚血管損傷或破裂時的止血和凝血過程,至於人體出現出血症狀和發生出血性疾病,則有的是由於止血機能障礙,有的是由於凝血機能障礙,或者是這兩種障礙都有。

臨床鑒別某些血液病時,常需要測定出血時間。所謂出血時間,是指從針刺後開始出血至出血停止所需的時間。出血時間的長短決定於止血機能是否健全,同時與血小板的數量也有著密切關係。正常人的出血時間為1~3分鍾。

血小板或稱血栓細胞,它的體積很小,直徑僅2~4微米,外形呈雙凸扁盤狀,很像體育器材鐵餅,當受到機械或化學刺激時,則表麵伸出突起成為不規則形。我國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有血小板10萬~30萬個,平均計數為15.6萬個,低於10萬個者為血小板減少,低於5萬個者為顯著減少。如果血小板的數量顯著減少或發生了功能障礙,便會導致臨床上的出血傾向。例如血小板減少的人,常出現出血性紫癜。血小板的數量隨著機體狀況的不同而變動,飯後和運動後會有所增加,組織受到損傷大量出血後會有一時性的增加。

一般認為,脾功能亢進時,血小板會在脾髒中遭到破壞而使血小板減少,以致引起出血傾向。這時,切除脾髒常有療效。

血漿的功能

血漿中含有90%~92%的水分,8%~10%的溶質。溶質中以血漿蛋白含量最大,約占血漿的6.2%~7.9%;無機鹽較少,約占0.9%;其餘為非蛋白質的有機物,非蛋白質的有機物包括含氮的和不含氮的兩類。血漿中這些成分有的是從消化道和肺吸收進來的,如葡萄糖和氧等,有的是從組織細胞排出的,如尿素和二氧化碳等。這些成分的量經常在一定範圍內變動,在疾病狀況下,血漿某些成分可以持續地偏離正常範圍。

①水分。血漿內的水分在一定範圍內變動,平時保持著動態平衡。水分是血漿中各種物質的溶劑,參與血液中各種化學反應,並對血液的運輸以及保持正常體溫起著重要作用。

②血漿蛋白。血漿蛋白是血漿中各種蛋白質的總稱,其中以白蛋白含量最多,球蛋白次之,纖維蛋白原的含量最少。

白蛋白的分子量較小而含量多,它的主要機能是維持血漿膠體的滲透壓,參與機體內水平衡的保持。白蛋白的另一機能是具有運載機能,它對各種正、負離子和某些脂肪酸具有很強的親和力,這些物質與白蛋白結合後,成為水溶性物質而隨血流轉運到身體其他部分。白蛋白迢能和它的鈉鹽組成緩衝對,並與其他緩衝對(主要是碳酸和碳酸氫鈉)一起緩衝血漿中的酸堿度變化。

球蛋白又分為a1、a2、β、r四種,人體的免疫球蛋白大部分是丁球蛋白,少數為p球蛋白,它們與機體的防禦機能有密切關係。球蛋白還可以與血漿中的脂類(如膽因醇、甘油三脂、磷脂等)相結合,成為血漿脂蛋白而運輸脂類物質。此外,球蛋白也是一些激素和一些脂溶性維生素(如A、0、E等)在血液中運輸所不可缺少的。

纖維蛋白原與血液凝固有著密切關係,這是因為溶於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被激活後,可轉變成纖維蛋白,纖維蛋白為不溶性蛋白,它交織成網,可將很多血細胞網羅其中而形成血凝塊。

③非蛋白含氮化合物。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酐、氨基酸、多肽、氨以及膽紅素等,它們在血液中的正常含氮量為20~25毫克/100毫升(全血),其中尿素所含的氮最多、約占1/3~1/2。血液非蛋白氮含量的測定是臨床上判斷腎髒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當腎功能衰竭時,血液中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就會增高。

④其他有機物。在其他有機物方麵,血液中含有多種糖類和糖類分解物,而以葡萄糖和乳酸較為重要。健康成年人在空腹時,血糖濃度變動範圍在80~120毫克/100毫升全血。胰島素分泌增加可引起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可大大增高,因此血糖濃度的檢查有臨床實際意義。血液中乳酸濃度很低,約為10~20毫克/100毫升,當肌肉運動時可增加數倍;肝髒受損害時,肝髒將乳酸合成肝糖原的能力降低,血中乳酸濃度就會增高。

血液中還含有多種脂類物質,如膽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和非脂化脂肪酸等。我國正常成年人空腹時,總膽固醇含量約為110~230毫克/100毫升血清,甘油三脂約為20~110毫克/100毫升血清。臨床上的高血脂症就是指血漿中膽固醇或甘油三脂的濃度升高。

⑤無機物。在血漿內含有的無機物中,絕大部分是以離子狀態存在的。其中重要的正離子有Na+、K+、Ca++、Mg++等,重要的負離子有Cl-、HCO3-、HPO4--、SO4--。在各種正離子中,以Na+的濃度最高,其他三種都較少:在各種負離子中,以Cl-最多,HCO-3其次。各種離子都各有其特殊的作用,例如鈉離子對維持血漿滲透壓起重要作用;鈣離子在保持神經和肌肉正常興奮性上起重要作用。血鈣減少,則神經興奮性升高,骨骼肌容易發生抽搐。血漿中的鈣還與骨骼中的鈣鹽保持動態平衡,當血鈣增加時,有一部分鈣離子進入骨質;血鈣減少時,就有一部分骨質中的鈣離子進入血漿。此外,一些離子在維持血漿酸堿度平衡方麵也起著重要作用。

血漿中還含有一定量的氣體,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為重要,它們直接關係到機體的呼吸和細胞的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