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體內的河流——血液7(2 / 3)

1981年1月,我國醫學工作者首次對一例重症乙型地中海貧血患者實施臍血移植手術。臍血被一滴滴輸入患者靜脈。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患者平穩地度過了危險期。經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供者的臍血幹細胞已植入患者體內並生長、繁殖,代替了患者原有的造血功能,手術獲得了成功。

近年來,骨髓移植一直是許多患者的惟一希望,他們期待著有人能慷慨地捐獻骨髓,來迎接生命的回歸。但是由於配型困難而使許多患者失去了最後的希望。現在臍血移植為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從理論上說,凡需要骨髓移植的疾病都可由臍血移植來代替。由於臍血移植成功率高,收集方便,在同樣的條件下,應首先選擇臍血移植來治療疾病。

後來居上的臍血移植,它必將燃起更多的生命之火。

除了臍帶血外,3~6個月的胎兒肝髒也含有豐富的、造血功能活躍的造血幹細胞。近年采用胎兒肝髒懸液輸注方法,在治療血液病上已取得一定效果。這種方法是用具有造血功能的3~6個月胎兒的肝髒,經研磨後製成單個核細胞的懸液,輸注給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或輸注給經化療後的白血病人,使病人正常造血功能得以重建。此外還可以用胎兒肝髒製成無細胞懸液進行輸注。因為3~6個月胎兒的肝髒內不僅具有造血幹細胞,並且還含有刺激造血的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既能刺激白細胞係生長,又能刺激紅細胞係生長,所以將這些活性物質輸注給血細胞缺乏的病人,能使患者的造血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複。

近來,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移植也開始應用於臨床。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取材方便,並且避免了骨髓取材對病人造成創傷。但是周圍血中提取和分離幹細胞的手續很複雜,影響了普遍使用。

血液是身體上各種器官組織所不可缺少的,隨著基因工程和克隆技術的發展,相信會出現適合於人類需要的多種功能的血液製品,並且製備出高質量的血液代用品,從而造福於人類。

親權鑒定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某人長得極像他的父親,或者說某人長得極像他的母親,也有時說某人的眼睛和他父親的一模一樣,某人的鼻子和他母親的沒有差別,等等。不錯,由於遺傳的關係,一個人身體形態有時頗像他的父母,甚至常從外貌形態上可以認出他是誰的兒子或女兒。但是,要想真正繼定父母與子女的血親關係,僅靠外貌形態是不行的,隻有通過鑒定血型的辦法,才能判斷有否可能是親子關係。

由於血型是由遺傳來的,所以鑒定血型可以判斷父母與子女是否親生關係,這在法醫學上稱為親權鑒定。在懷疑醫院產房抱錯新生兒以及發生幼兒拐騙、失散等情況下,常需要解決是否親生關係問題,親權鑒定主要根據遺傳規律,按照遺傳特征鑒定,以確定有否可能是親生關係。當發現親子間與遺傳覿律有矛盾時,便可加以否定,這就是俗說的“滴血認親”。

例如,父母雙方的血型均為O型者,其子女也隻能是O型,若親代與子代的血型與此法則有矛盾,便可否定其親生關係。當然,子女為O型者,還不能完全肯定就是這一對男女的親生子,因為男女同為A型者,如上表所示也有可能生出O型的子女。由此可見,依靠ABO血型鑒定親權關係隻能否定什麼,而不能肯定什麼。

至於身體形態的特征,雖然也受著遺傳控製,但同時也受環境的影響,而且各個發育階段也有差異。形態特征受年齡和環境影響較少的有鼻、口、耳的形態,眼的位置以及眉毛生長情況等,但這隻能作為親權鑒定時的參考。某些顯性遺傳疾病,如多指(趾)症、短指(趾)底、狐臭、家庭性息肉等,也隻能是當做輔助性的鑒定。

血型與氣質

人們常常認為血型與人的“脾氣”、“秉性”等——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氣質和性格有密切關係,說某種血型的人氣質如何如何,某種血型的人性格又如何如何,好像血型就決定了人的一生氣質和性格。會是這樣嗎?

事實上,氣質和性格都是表現在心理活動與行為方麵的個性心理特征,隻是氣質受先天影響多些,改變起來較難、較慢;性格是後天形成的,比氣質改變起來較容易、較快。所謂氣質,主要表現在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的強度、速度和靈活性方麵,如情感易於爆發或沉著冷靜,反應強烈或反應微弱,行動敏捷或行動遲緩等;所謂性格,基本是在生活和社會環境影響下形成的,主要表現在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方麵,如誠實或虛偽,公正或自私,勤勞或懶情,認真或馬虎,謙虛謹慎或驕傲自滿等。

關於氣質的生理機製,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學說,如我國春秋時代《內經》記載的陰陽五行說、古希臘希波克裏的體液說、德國克瑞奇米爾的體型說、柏爾曼的激素說、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等等。以上這些學說各有各的見解,很難把它們歸納統一起來。至於氣質與血型到底有什麼關係,無論從生理學上還是從心理學上,都找不到真正的科學依據。

關於性格與血型的關係,現在還沒有什麼研究報導。國際上一般將典型性格分為五種類型,這就是A型、B型、C型、D型和E型。這五種類型各有其特點,但它們和ABO血型的A型、B型、O型或AB型並無關聯,決不是A型血型的人就是A型性格,B型血型的人就是B型性格,O型和AB型血型的人是C;D或E哪一種類型性格。因此說性格與血型有什麼關係,也是絲毫沒有根據的。

總而言之,氣質、性格與血型有所謂這樣、那樣的關係,不過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某些人的某些表現情景,聯係到他們的血型所做出的推測而已。

實際上,無論氣質或性格,受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及所受教育等的影響很大,如果為了改善人的“脾氣”和“秉性”,從這些方麵著手研究,才會有積極意義。

血型與疾病

人的血型與疾病有無關係,這是人們關注的問題。現在可以肯定地說,母嬰血型不合很有可能導致新生兒的溶血性疾病。這種病大多數發生於母親為O型者,而非O型母親的新生兒發生溶血症者很少。上海曾對835例新生兒溶血症患者進行過統計分析,其中母嬰血型不合者為712例,占85.3%。

什麼叫做母嬰血型不合,在這裏需要做些說明。從理論上講,母親血型為O型,父親為A型,則胎兒血型可能為A型或O型。如果胎兒為A型,則胎兒紅細胞的A凝集原有可能進入母體,從而刺激母親產生抗A凝集素。母親產生的凝集素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便使胎兒紅細胞凝集而溶血。如果這種胎兒出生,即出現新生兒溶血性疾病,嚴重的於出生前即可引起流產。同樣,母親為O型,父親為B型,則胎兒可能為B型或O型,如果胎兒為B型,也可能會有同樣的結果。

除以上外,目前一般認為ABO血型對某些疾病的發病也有一定影響,這就是說,血型可影響人體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例如,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多見於O型人群,尤其十二指腸潰瘍與O型關係更為密切;胃癌好發於A型人,A型人比B型和O型人敏感度約高20%;A型人容易患唾液腺癌;麻風病多發於A型人;結節型麻風病患者中,A型和B型多於O型;等等。

AEO血型影響某些疾病的發病率,其機理尚不明確,但從上述胃腸道疾病(潰瘍、癌症)與血型相關這一情況來看,揭示血型物質可能在起作用,因為在唾液、胃液以及十二指腸液中均含有較多的血型物質。總之,關於血型與疾病的關係,尚待進一步做深入的研究。

此外,還有的報道說,血型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可能有關,最近有人又提出人的血型與人的壽命有關等等,這方麵的報道和資料雖然不少,但是都沒有得到有力的證實。

貧血

貧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確切地說盆血隻是一種症狀而不是具體的疾病,許多疾病都可以伴有貧血。所謂貧血並不是血液太少,而是指血液裏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太少。貧血在很多種情況下都會出現,最常見的是血中缺少鐵質。血液中負責運送氧氣的血紅蛋白含有鐵質,如果鐵質不足,血紅蛋白的數量就會減少,因為人體缺少了從血液裏補充的氧。從而影響身體的健康,很多病都會引起貧血,有的很輕微;有的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貧血者最初感覺疲乏、困倦、軟弱無力、皮膚黏膜及指甲蒼白、活動後心慌、氣促,長期貧血者可引起心髒擴大,心率及脈搏加快、低熱、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食欲減退、腹脹、惡心、便秘,女性可表現月經不調,男女患者均可有性欲減退。嚴重貧血者可有肝、脾腫大,甚至會引起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