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疑問5

植物界的地盤爭奪戰

在俄羅斯的基洛夫州生長著兩種雲杉,一種是挺拔高大、喜歡溫暖的歐洲雲杉;另一種是個頭稍矮、耐寒力較強的西伯利亞雲杉。它們都屬於鬆樹雲杉屬,應該稱得上是親密的“兄弟倆”,但是在它們之間也進行著曠日持久的地盤爭奪戰。

人們在古植物學研究中發現,幾千年前這裏大麵積生長著的是西伯利亞雲杉。經過數千年的激烈競爭,歐洲雲杉已從當年的微弱少數變成了數量龐大的統治者,而西伯利亞雲杉卻被逼得向寒冷的烏拉爾山方向節節後退。學者們認為是自然環境因素幫助歐洲雲杉贏得了這場“戰爭”,因為逐漸變暖的北半球氣候更加適於歐洲雲杉的生長。

植物之間的相生相克

可是僅僅用自然環境因素來解釋植物對地盤的爭奪,對另外一些植物來說似乎並不合適。因為許多植物的盛衰似乎隻取決於競爭對手的強弱,而與自然環境無關。

比如在同一地區,蓖麻和小薺菜都長得很好,可是若將它們種在一起,蓖麻就像生了病一樣下麵的葉子全部枯萎。而葡萄和卷心菜也是絕不肯和睦相處的一對。盡管葡萄爬得高,也無法擺脫卷心菜對它的傷害。

把蠻橫霸道發展到極點的是山艾樹。這是生長在美國西南部幹燥平原上的一種樹,在它們生長的地盤內,竟不允許有任何外來植物落腳,即便是一棵雜草也不行。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們為了證實這一點,不止一次地在它們中間種植一些其它植物,結果這些植物沒有一棵能逃脫死亡的結局。經分析研究發現,山艾樹能分泌一種化學物質,而這種化學物質很可能就是它保護自己領地,置其它植物於死地的秘密武器。

土長植物與外來植物的戰爭

最令科學家們不解和吃驚的,是土生土長植物與外來植物之間的地盤爭奪戰。為了美化環境,美國曾從國外大量引進外來植物,沒想到若幹年後,這些外來植物竟反客為主。

比如原產於南美洲的鱷草,從19世紀80年代引進以來,至今在佛羅裏達已統治了全州所有的運河、湖泊和水塘。過去長滿徑草的西棕擱海灘,現在已經成了澳大利亞樹的一統天下,土生土長的徑草反而變得鳳毛麟角,難得一見了。而澳大利亞胡椒也成了佛羅裏達州東南部的植物霸主。還多虧了有人類幹預,否則,這些外來植物會把本地植物殺得片甲不留。

說這些外來植物的耀武揚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似乎沒有道理。因為從理論上說,土生土長的植物應該比外來者具有更強的適應當地環境的能力。

如果外來植物是靠分泌化學物質來驅趕當地植物的,那麼為什麼當地植物在自己的地盤上卻反而顯示不出這種優勢呢?這還有待於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發現。

閱讀點擊

●人們還發現,農作物之間也有互不相容的情況:芹菜與甘藍種在一塊,兩者都生長得不好,嚴重還會“同歸於盡”;苦苣菜種得多了,在它身邊的植物就要倒黴,似乎總受到它的欺負,老長不好。植物防禦武器的秘密

全世界已經知道的植物有40萬種。盡管它們隨時麵臨著微生物、動物和人類的欺淩,卻仍然生長得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植物雖然是一些花草樹木,但也有一套保護自己的方法和防禦武器。

植物的自我保護

我們到野外旅遊的時候,總有一種感受,就是在進入灌木叢或草地時,要注意別讓植物的刺紮了。北方山區酸棗樹長的刺就挺厲害。酸棗樹長刺是為了保護自己,免遭動物的侵害,別的植物長刺也是這個目的。

仙人掌或仙人掌,它們的老家本來在沙漠裏,由於那裏幹旱少雨,它的葉子退化了,身體裏貯存了很多水分,外麵長了許多硬刺。如果沒有這些刺,沙漠裏的動物為了解渴,就會毫無顧忌地把仙人掌或仙人掌吃了。有了這些硬刺,動物們就不敢碰它們了。

田野裏的莊稼也是一樣的,稻穀成熟的時候,它的芒刺就會變得更加堅硬、鋒利,使麻雀聞到稻香也不敢輕易地啄它一口,連滿身披甲的甲蟲也望而生畏。

植物的刺長得最繁密的地方往往是身體最幼嫩的部分,它長在昆蟲大量繁殖之前,以抵禦對它們的傷害。

先進的自我保護武器

植物界蠍子草的武器先進得很,它是一種蕁麻科植物,生長在比較潮濕和蔭涼的地方。蠍子草也長刺,但它的刺非常特殊,刺是空心的,裏麵有一種毒液,如果人或動物碰上,刺就會自動斷裂,把毒液注入人或動物的皮膚裏,會引起皮膚發炎或瘙癢。這樣一來,野生動物就不敢侵犯它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