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大吃一驚的是:樹木遭到蟲害後,在65米距離以內,其它樹木的葉子在2天至3天內也發現有相類似的變化,單寧含量增加,味道變苦,以此來防禦昆蟲對它們的侵害。實驗結果充分說明了植物之間是有信息聯係的。
不僅楊柳樹有互通情報的本領,其它植物也有。曾有兩位生物學家做過這樣的試驗:他們取45棵盆栽楊樹放在溫室裏,其中30棵放在一間屋,另15棵放在遠處的一間屋中。
他們將30棵樹中的15棵的葉子打破。52小時後兩位科學家對樹葉進行了分析發現:已打破葉子的15棵楊樹與在同一屋中的另外15棵楊樹的葉中都含有大量的抗害蟲物質,而在遠處另一間屋中的楊樹葉卻和先前一樣沒有變化。
植物中作怪的單寧
1986年克魯格國家公園裏出現一件怪事。每年冬季,這裏的撚角羚羊有不少都莫名其妙地死去,但與它共同生活在一個地方的長頸鹿卻安然無恙。
原來,長頸鹿可以在公園範圍內隨意走來走去,長頸鹿可以到處挑選園內不同樹木的葉子。而撚角羚羊則被圈養在圍欄內,不得不限於吃生長在圍欄內的樹葉子。科學家還發現,長頸鹿仔細挑選它準備吃葉子的那棵樹,通常從10棵樅樹中選一棵。此外,它們還避開它們已經吃過的樅樹後迎風方向的樅樹。
專家研究了死羚羊胃裏的東西,發現死因是它們吃進去的樹葉裏單寧含量非常高,這種毒物損害動物的肚髒。在研究長頸鹿胃裏的東西之後,他們發現長頸鹿吃入的食物品種較多,所吃入的樅樹葉的單寧濃度隻有6%左右,而撚解羚羊胃裏的單寧濃度高達15%。
為什麼在同樣一些樅樹的葉子內,而在不同動物胃裏,單寧濃度不同呢?經研究專家認為:樅樹用分泌更多單寧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以免遭到動物吞食。
在研究中科學家們還發現:當樅樹不止一次受到食草動物的侵襲時,樅樹能向自己的同伴發出危險警報,讓它們增加葉裏的單寧含量。收到這一信息的樹木在幾分鍾內就采取防禦措施,使樅樹葉子裏的單寧含量迅速猛增。
植物之間有傳遞情報行為,已被人們所公認,但它是如何傳遞的呢,它的同伴又是怎樣接收到它的情報的呢?還需要專家們進一步研究才能得知。
閱讀點擊
●一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用事實證明,當植物受到侵害時,它會向鄰居們發出一種化學信號來傳遞情報,相鄰的植物一接到“蝗蟲入侵”情報後就會立即啟動它們的防禦係統。
●在一些情況下,這種情報信號會吸引對受傷植物有幫助的昆蟲。比如說,當一種毛毛蟲在吃一種植物時,這種植物就會發出一種可吸引黃蜂的求救信號,讓黃蜂來殺死毛毛蟲。自然界植物的超能力
能防火的植物
誰都知道植物是容易著火的。幾千年來,從鑽木取火延續至今天,柴薪做飯取暖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現在許多城市已經使用液化氣、電作為生活能源,但還有一大部分離不開柴薪。
在與柴薪打了幾千年的交道之後,人們知道了哪些植物容易著火,於是這些植物常常用作引火,像鬆枝、柳杉等含樹脂多的植物,自然比含水分多的植物容易產生火焰。如果單從取火的用途來選擇植物,有經驗的人會避開那些燃燒時不容易產生火焰的植物。實際上,燃燒時不易產生火焰的植物就是可以防火的。像常綠樹珊瑚樹、冬青等,闊葉樹銀杏、白楊等幾十種樹木,都被認為具有防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