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一個人在企業中是以什麼樣的身份出現,對企業的忠誠都應該是一樣的。我們強調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就是因為無論是企業和個人,忠誠都會使其得到利益。其實,每位員工的價值,在老板的心裏都會有一個評判,員工是否忠誠,老板都看在眼裏。如果你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並且能一直忠於職守,老板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有一個公司老板聘用了一個年輕人做自己的司機,年輕人隻領取屬於自己的那一份酬金。而可貴的是,這個年輕人並不滿足於此,還經常為老板寄發一些信件,處理一些手頭上的問題。這樣一來,他對公司的一些業務也了解了很多。
漸漸地,如果老板有事情脫不開身時,就讓他代為處理。他還在晚飯後回到辦公室繼續丁作,不計報酬地幹一些並非自己份內的工作,而且在超越自己的工作範圍內也力求做得更好。
有一天,公司負責行政的經理因故辭職,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在沒有得到這個職位之前已經身在其位了,這正是他獲得這個職位最重要的原因。當下班的鈴聲響起之後,他依然坐在自己的崗位上,在沒有任何報酬承諾的情況下,依然刻苦訓練,最終使自己有資格接受這個職位,並且使自己變得不可替代了。
可見,一個忠誠的人不但不會喪失機會,反而會得到更多機會。有人認為:忠誠,無非是要做出無私的奉獻,這對我根本就沒有任何好處,我對別人忠誠了誰對我忠誠?難道我忠誠了老板會多給我錢嗎?抱著這種想法的員工一定不會有好的工作態度。而一個員工的工作態度,他是否以公司為家,是否以公司的事業為自己的事業,其所能做出的成績和發揮出來的潛能是大不一樣的。
踏踏實實做事,在心中有忠誠奉獻的意識,並能付諸行動的人,即使他本來才智平庸,也會在不斷地磨練中不斷進步,當他能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必將得到老板的賞識;而對公司沒有歸屬感,總想著跳槽的人,其神思必定恍惚,其用心必定不專,即使他能力很強,也很難發揮一二,這樣的人,注定沒有好的結果。
托馬斯傑克遜曾說:"敢於行動而且忠於職守的人一定能夠成功。"對事業、對公司忠誠的品質一旦養成,就會積累成職業責任感和職業道德,而這些是任何一個公司、任何一個老板都最需要的。如果你擁有了這些品質,那麼無論你在任何地方都會得到老板的信任,如果你得到老板的信任,那老板必然會把你作為培養的對象,當你在老板的培養下獲得一定的能力後,你的發展空間也必將更加廣闊,在這樣一步步前進的過程中,成功的砝碼也將快速向你傾斜。
高中畢業以後,王華和張明來到深圳,由於好長時間都沒找到工作,兩個人身上的錢很快就要花光了,沒辦法,他們隻好來到一個建築工地,找到包工頭推銷自己。
工地的老板說:“我這兒現在也沒有適合你們的工作,要是願意的話,可以在我的工地上幹一段時間的小工,一天30塊錢。”因為沒有其他辦法,他倆就答應了。
到了第二天,老板交給他們一個任務,將木工在釘模時掉在地上的鐵釘撿起來。每天,他們除了吃飯的半個鍾頭以外,一會也不能休息。過了幾天,王華暗自算了一筆賬,發現老板這麼做一點都不劃算,根本節省不了錢。王華決定找老板談談這個問題,可張明卻非常反對:“最好別找老板,要不然,咱們又沒有工作了。”王華不同意,還是直接找到了老板。
王華說:“老板,坦白地說,公司需要效益,表麵上看,撿回掉了的釘子很合理,可其實,它帶給您的隻是負值。我認認真真撿了好幾天,每天最多不過2斤。這種釘子的市場價為每斤2.5元,這樣計算,我好幾天才能夠創造20多塊錢的價值,但您一天卻給我30塊錢的薪水。這不但對您是損失,對我們也不公平。您要是算透了這筆賬想辭退我,您就直說。”
想不到,老板竟然哈哈大笑起來說:“好小子,你過關了!我現在正好想找一名施工員,實際上,拾釘子這筆賬我也會算,我知道你倆也都算出來了。我一直在等著你們過來告訴我,要是一個月之後,你還沒來找我,你們就都要走人了。公司需要效益,更需要像你這種忠心耿,耿、責任心強、一心為企業著想的人才,我希望你留下來。至於張明嘛,我隻能說非常抱歉。”
“我們需要忠誠的員工”,這是老板們共同的心聲。因為他們明白,員工的忠誠會給公司帶來什麼。
對企業而言,員工忠誠於企業,會大大提高企業的效益,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讓企業在變化無常的市場中屹立不倒。對員工來講,忠誠可以有效地讓自己和企業的一切擔負起責任,將自己真正視為企業的一員,以主人翁的精神和意識對企業的一切擔負起責任,從而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當然也就會有更多的成功等著他。
讓敬業成為你的習慣
習慣是長期形成的結果,不容易改變。習慣對人們的影響巨大,“好的習慣成就人,壞的習慣毀掉人”。好習慣是人生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就像知識技能一樣,是別人無法掠奪的財富。養成一個好習慣,有可能改變人的一生。敬業就是這樣一種好習慣。
有敬業精神的人常見,把敬業當成習慣的人卻少見。少見並不代表沒有,如果留意一下職場成功人士,或我們身邊那些事業有成的親戚朋友,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敬業。他們無論從事哪種職業,都能比一般人做得更加出色,因為他們比別人更投入,對事情更加上心,更加負責。
一個有敬業習慣的人,他隨時隨地都可能把事情跟自己的工作聯係起來,會利用一切機會與時間去做一些對工作有益的事情。愛迪生在解決工作難題時,幾乎是廢寢忘食,甚至“霸道”到禁止助手與家人談論與自己工作無關的事情。“世界最偉大的推銷員”吉拉德,別人用餐過後付小費就完事,他卻會多留一盒名片給服務生,請他們幫忙散發給其他用餐顧客;看比賽時,別人扔鮮花,扔礦泉水瓶,他卻扔的是自己的名片。他幾乎是時時刻刻都在想著推銷自己與產品。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第二任董事阿基勃特剛進公司時,還隻是一名毫不起眼的普通小職員。可是沒過多久,這個沒人注意的“小蝦米”就因為“特立獨行”而“跳”入大家視線。進標準石油後,阿基勃特就以成為公司一員為榮。但凡簽名,他都會在簽名下方,寫上一句廣告語:“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不管是住旅館登記,還是給親友寫信,甚至是簽收借據,無一例外。因此,他得了個“每桶四美元”的綽號。
後來,這綽號被當成笑話,傳到了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的耳中。出人意料,洛克菲勒不僅親自接見了阿基勃特,還邀請他共進晚餐,並且把他立為敬業員工的典範,號召公司所有職員向他學習。敬業的阿基勃特在實際工作,越來越展露他卓越的工作才華,最後一步步從最基層上升到了公司高層,直至接任退休的洛克菲勒,出任公司第二任董事長。
養成敬業的習慣,或許不能馬上帶來立竿見影的好處。可是目光放長遠一點看的話,它終將會給自己帶來豐厚回報。對工作養成敬業習慣,就能對工作始終保持盡力、盡心、盡責的狀態,就能從工作中獲得比旁人更多的機會,學到更多的工作技能,更容易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並受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