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3 / 3)

埃克森公司因為隻顧找借口為自己辯解,而錯失了最佳的行動時機,他們的不作為導致原油最後泄漏了4 500多萬升,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一起原油泄漏事故。由於埃克森公司推諉的態度,最後導致僅清理海灘一項工作,他們就賠償了幾百萬美元。加上其他的索賠、罰 款,最後埃克森公司付出了幾億美元的代價。更為嚴重的,埃克森公司的形象受到了嚴重的損害,西歐和美國的一些老顧客紛紛開始抵樸該公司的產品,埃克森公司成為破壞環境、不負責任的代名詞,這一項損失更是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

濫用借口不但會招致他人的厭煩,更會錯過糾正錯誤的時機,最終損失最慘重的還是自己。如果埃克森公司明智地承認自己的過錯,並立刻解決問題,他們不但不會損失幾億美元,還能通過高效率處理問題的方式,彌補觸礁事件留給人們的不良印象。麵對同樣的事件,埃克森公司在1971年的處理方法就幾近完美:他們迅速采取了積極主動的態度,及時彌補了錯誤所帶來的損失,同時,還借此建立了公司認真負責的良好形象。

1971年1月的一個午夜,埃克森公司的油船在舊金山灣中船體破裂,船上裝有380多萬升的原油。事發後,不到一個小時,埃克森公司就派出了上百台不同型號的清油裝備以及幾百名工人,連夜處理事故,其處理規模足以對付泄油量比這一次再大20%的事故。更可貴的是,埃克森公司絲毫沒有尋找為自己開脫的借口,而是安排媒體公關部門,坦誠地交代了事故的所有細節,並現場直播了事故處理的進程。公司的媒體公關部向外界傳達的信息是:埃克森公司的油船發生了事故,所有的錯誤都在公司,但是我們正在全力以赴地處理問題,並一定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完善地處理妥當。

1971年,埃克森公司出色的處理,成為公關學上的經典案例,由於埃克森公司及時處理問題,將損失降到了最小,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誠懇的態度,徹底消除了事故所帶來的負麵影響,還以此為機會,讓全世界見證了埃克森公司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埃克森公司在1971年和1989年麵對同樣的錯誤,卻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結果。20世紀90年代的埃克森公司已經擁有了相對10多年前,更完善的技術、更高端的設備,但卻因他們對待錯誤的態度迥然不同,而導致了完全不同的結果。埃克森公司的成功和失敗都源自它們麵對錯誤的態度:70年代,他們不給自己的過錯找任何借口,公司的每一個人都竭盡全力,不計較金錢的代價,采取一切補救措施,這讓他們並沒有損失過多的金錢,因為在此事件後,他們獲得了全世界的信任,他們的訂單實現了突飛猛進式的增長;80年代的失敗正是因為他們濫用借口,最後不但賠償了更多的金錢,還徹底損害了公司幾十年來的良好形象。

當發現自己的錯誤後,隻有坦誠地麵對問題,承認錯誤,才能將錯誤所造成的損失和不良影響降到最低。真誠地對待自己和他人,是明智和理智的行為。有些時候,為了尋找借口絞盡腦汁,不如對自己或他人說“我不知道”。這是誠實的表現,也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表現。這在某些方麵恰恰是自信的表現。一個人在失去了自信的時候,容易為自己找出很多借口,這其實是一種逃避行為。

人生孰能無過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曆大大小小的錯誤,犯錯並不可怕,隻要以誠懇的態度麵對錯誤,而不是用各種借口試圖掩蓋錯誤,就能化拙為巧,贏得更多的時間和他人的理解與同情,化解他人的憤怒和怨恨,並促使他人以友善的姿態幫助解決問題。

任務麵前,沒有任何借口

在公司中,許多員工總是找出各種借口來掩蓋自己所犯的錯誤。例如,遲到時會以“堵車”來搪塞,工作中犯錯時為自己辯解說“我是按照上司的吩咐做事的”。無論做什麼事,總是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借口等在那裏。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這樣一種局麵:每個人都努力尋找借口來掩飾自己的過失,他們從未想過在現任務麵前,在出現問題時自己究竟要承擔哪些責任。

在工作中,卓越的員工從來不會為自己所犯的過錯尋找任何借口,在他們眼中隻有任務與責任。他們總是想方設法將一切工作做得超出自己及上司的預期效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滿足上司對工作的要求,也就是“滿意加驚喜”。他們總是圓滿地將上司分配的任務完成,竭盡全力配合同事的工作。對同事提出的請求,他們從不找任何借口推脫。“沒有借口”支持著他們充分肯定自己,幫助他們確立明確的工作目標,實現自己的夢想。

可以說,隻要你不將借口放在自己的麵前,就可以盡職盡責、出色地完成任何工作。“隻有工作任務,沒有借口”。這個理念能幫你跨越一切障礙,讓所有員工的工作都能夠提升到一個他們期望達到的高度。隻要你用這個理念來要求自己,並將它應用在具體的工作中,就會發現自己的能力也在漸漸地隨之提升,你的心胸也因此而變得更加開闊。這是由於在你心中隻有“任務”二字,從來沒有想過要推卸責任。

在一個漆黑、涼爽的夜晚,地點是墨西哥市,坦桑尼亞的奧運馬拉鬆選手艾克瓦裏吃力地跑進了奧運體育場,他是最後一名抵達終點的選手。

這場比賽的優勝者早就領了獎杯,慶祝勝利的典禮也早就已經結束,因此當艾克瓦裏一個人孤零零地抵達體育場時,整個體育場幾乎空無一人,艾克瓦裏的雙腿沾滿血汙,綁著繃帶,他努力地繞完體育場一圈,跑到了終點。在體育場的一個角落,享譽國際的紀錄片製作人格林斯潘遠遠看著這一切。接著,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格林斯潘走了過去,問艾克瓦裏為什麼要這麼吃力地跑到終點。

這位來自坦桑尼亞的年輕人輕聲地回答說:“我的國家從兩萬多公裏之外送我來這裏,不是叫我在這場比賽中起跑的,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

我們應該向這位年輕的運動員致敬!沒有借口,沒有抱怨,履行職責就是他一切行動的準則,完成比賽是他的責任,到達終點前沒有任何借口能讓他停下來。

一支部隊、一個團隊,或者是一名戰士或員工,要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就必須強有力地進行落實。接受了任務就意味著做出了承諾,而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諾是不應該找任何借口的。可以說,沒有任何借口是落實精神的表現,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思想,體現了一個人對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的態度。思想影響態度,態度影響行動,一個不找任何借口的員工,肯定是一個落實力很強的員工。可以說,落實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執行。

喜歡足球的朋友都知道,德國國家足球隊向來以作風頑強著稱,因而在世界賽場上成績斐然。德國足球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點令人著實佩服,那就是德國隊隊員在貫徹教練的意圖、完成自己位置所擔負的任務方麵執行得非常得力,即使在比分落後或全隊困難時也一如既往,沒有任何借口。你可以說他們死板、機械,也可以說他們沒有創造力,不懂足球藝術。但成績說明一切,至少在這一點上,作為足球運動員,他們是優秀的,因為他們身上流淌著落實文化的特質。無論是足球隊還是企業、團隊、隊員或員工,如果沒有完美的落實,就算有再多的創造力也不可能有什麼好的成績。

有許多人在做事不成功時,常常找借口、找理由,為什麼呢因為,每次失敗後,如果找到了某種看似合理的借口,能為自己犯下的錯誤和應負的責任開脫或搪塞,仿佛就為失敗找到了理由,挫敗感也就沒有那麼明顯了;仿佛自己的行為是可以原諒的,求得心理暫時的平衡。然而請看那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後麵到底隱藏了些什麼:不願承擔責任,拖延,缺乏創新精神,缺少責任感,態度悲觀……或許第一次找到借口時,可能你會沉浸在借口為自己提供的暫時的舒適和安全中而不自知。但是,這種借口帶來的“好處”會讓你第二次、第三次去找借口,因為在你的意識深處,你已經接受了這種尋找借口的行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習慣:一旦犯下錯誤或失敗了,你就努力尋找借口為自己開脫,來掩蓋自己的過失,推卸掉本應由自己承擔的責任。然而,借口又給我們帶來些什麼呢你要乘坐的航班已經起飛了,你跟驗票員解釋“路上交通堵塞太嚴重了”,“我看錯了時間了”……找這些借口能讓飛機飛回來,讓你再上機嗎同樣,回過頭來,審視一下自身,在我們日常工作中,也都曾有過“不找借口必定成功,一找借口必定失敗”的經驗和教訓。

巴頓將軍在他的戰爭回憶錄《我所知道的戰爭》中曾寫到這樣一個細節:

“我要提拔人時常常把所有的候選人排到一起,給他們提一個我想要他們解決的問題。我說:‘夥計們,我要在倉庫後麵挖一條戰壕,8英尺長,3英尺寬,6英寸深。’我就告訴他們那麼多。我有一個有窗戶或有大節孔的倉庫。候選人正在檢查工具時,我走進倉庫,通過窗戶或節孔觀察他們。我看到夥計們把鍬和鎬都放到倉庫後麵的地上。他們休息幾分鍾後開始議論我為什麼要他們挖這麼淺的戰壕。他們有的說6英寸深還不夠當火炮掩體,其他人爭論說這樣的戰壕太熱或太冷。如果夥計們是軍官,他們會抱怨他們不該幹挖戰壕這麼普通的體力勞動。最後,有個夥計對別人下命令:‘讓我們把戰壕挖好後離開這裏吧。那個老畜牲想用戰壕幹什麼都沒關係。”

最後,巴頓寫道:“那個夥計得到了提拔。我必須挑選不找任何借口完成任務的人。”

任何借口都是在推卸責任

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責任,在責任和借口之間,選擇責任還是選擇借口,體現了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有了問題,特別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可能讓你懊惱萬分。這以後,有一個基本原則可用,而且永遠適用。這個原則非常簡單,就是永不放棄,永遠不為自己找借口。

美國成功學家格蘭特納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如果你有自己係鞋帶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機會!一個人對待生活、工作的態度是決定他能否做好事情的關鍵。首先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態,這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在工作中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為遇到的問題開脫,而且養成了習慣,這是很危險的。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或那樣的借口,而且聽上去似乎總是那麼“合情合理”。上班遲到,那是因為城市交通太堵,公交車太 擠;工作不到位,那是因為條件不好,別人拆台或者幹脆就是“我盡力了,我也沒辦法”。反正隻要願意,總能找到理由。對於有些人來講,借口就是最好的擋箭牌,可以遮掩過失,推卸責任。他們的聰明才智都用在了尋找合理借口上,卻忘了自己的職責。

有一家單位打算招集全國的客戶,籌辦一次大型商務會議。會務安排以及具體細節由公司行政部負責。行政助理小芳是個敬業負責的員工,每項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為了印刷請柬與製作貴賓卡,小芳貨比三家後,選了一家價格公道且信譽度較好的製作商,然後將情況上報給了行政主管。

原本不太管事的主管,此時忽然變得積極起來,主動提出此事由他負責,不用小芳出麵。小芳很聰明,猜到了主管的心思。果不其然,行政主管自己聯係了一家廣告商。明眼人都清楚,主管很有可能借此填充一下自己的腰包。不知是什麼原因,對方卻耍了一個花槍,故意拖延時間。拖到會議即將召開了,這兩樣最關鍵的東西都還不見蹤影。主管急了,跑去找對方,結果對方百般借口,而且是坐地起價,趁機敲詐。

事情擺不平,老板那邊急得跳腳,把小芳叫到辦公室一頓痛罵。原來主管自己搞不定,幹脆來了個惡人先告狀,把黑鍋扣到了小芳的身上,說自己早就安排小芳去完成此事,具體事項一直是由小芳在進行,她一直沒上報,所以他以為事情早就解決了。老板要的是結果,現在事情沒結果,氣是不打一處來。

小芳一開始被罵得一頭霧水,後來弄清情況後,什麼都沒說,更沒有當麵揭穿主管的把戲,而是掐指算了一下時間,然後向老板保證肯定趕在會議前把事情做好。但因為情況特殊,她要求特事特辦,直接處理,不再上報主管。老板點頭同意。出了老板辦公室,小芳就直奔當初選的那家製造商,親自守在對方公司現場監工,陪著對方加班加點地趕製。

功夫不負有心人,連續三天的熬夜,終於如期完成任務。會議也如期召開,並取得圓滿成功。事後論功行賞,其他同事都有獎勵,小芳卻是“功過相抵”,什麼都沒有。然而小芳卻無怨言,更沒有消極怠工,依舊是盡心盡責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過了一段時間,老板再次把小芳叫到辦公室,但這次不是批評,而是要升小芳的職。

原來,行政主管因為其他事情而東窗事發,老板從而得知了前次會務情況,明白了小芳的委屈。看到小芳的表現,老板深知小芳是個忠誠且負責任的人,是個值得信賴並倚仗的員工,於是毫不猶豫地將她升為了部門主管。

有人或許會說小芳升職是種運氣,如果老板永遠不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她的黑鍋豈不是要一直背下去當初,小芳為什麼不直接向老板說明原因呢有人說小芳傻,其實這正是她的聰明所在。她明白,當時那種情況下,任何解釋都是多餘的。老板要的是結果,要的是問題得以解決,解釋得再多,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是在相互推卸責任。雖然自己沒有直接責任,但上司的工作沒做好,手下也不能去責怪上司吧。更何況還是當著老板的麵,做下屬的就更不能去頂撞自己的上司。總有雲開霧散的時候,關鍵是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各找借口來逃避責任。

工作中,一個總是找借口推卸自己責任的人,不會是一個合格的員工,更不會是企業能夠信任的員工。社會生活中,一個喜歡找借口的人同樣是無法值得信賴的人,而這樣的人,到頭來注定也是一個失敗的人。

對於每個職場人而言,不管從事哪種工作,最不應該、也最不能忘記的就是自己的崗位職責。必須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自己負責,不找任何借口來為自己開脫或搪塞。把工作完成到位是自己的本分,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許多人的失敗,就是因為那些一直麻醉自己的借口。借口讓我們失去的不隻是自己應盡的責任,還包括自己成長的機會。

一個不找任何借口,勇於承擔責任的人,無論從事哪種工作,都會做到最好。因為高度的責任心,讓他們根本不會去找理由來為自己開脫,而會想方設法拋開一切幹擾,專心致力於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自己負責。當然,職場上也隻有那些不找借口勇於擔責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與機會,才有可能獲取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