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2 / 3)

麥當勞的創始人克洛克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走你的路,世界上什麼也代替不了堅韌不拔;才幹代替不了,那些雖有才幹但卻一事無成者,我們見得多了;天資代替不了,天生聰穎而一無所獲者幾乎成了笑談;教育也代替不了,受過教育的流浪漢在這個世界上比比皆是。唯有堅韌不拔、堅定信心,才能無往而不勝。”

在聯想集團好員工標準裏,第二條就是:好員工有韌性,知難而進,具有不達目標不罷休的決心和信心。

一個人在職場中打拚,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遂願,難免會遭受挫折、不幸,甚至於失敗。對一個員工來說,挫折與困難是不可避免的,對待它們的正確態度是鍥而不舍的精神,老板當然不喜歡一遇挫折和困難便掉頭就跑的員工。

任何老板都歡迎那種做事鍥而不舍、百折不撓的員工。作為一個企業,隻有具備百折不撓的精神才可能在市場環境極其惡劣、競爭極其殘酷的情形下克服種種困難,永葆旺盛的戰鬥力;作為員工,隻有具備百折不撓的工作態度才能在工作中不斷克服困難,突破障礙,完成工作目標和任務。

保持堅韌不拔、永不停歇的執行精神是一個好員工所應具有的最起碼最重要的素質。

美國好萊塢影視巨星史泰龍曾經是個窮困潦倒的青年,睡在他的小車裏麵,身上隻有100美金,為了實現當演員、拍電影的夢想,他到好萊塢各家電影公司去推薦自己。

由於史泰龍英語不標準,長相又不怎麼樣,他跑了500家電影公司,都被拒絕。當時他在心裏想的是:堅持下去,成功就在下一次……

他又重新開始,跑回第一家應征當演員,之後又被拒絕500次,加起來共1000次,他心裏想的還是:堅持下去,,成功就在下一次……

他再次跑回去,向每一家電影公司介紹自己,結果還是被拒絕。在失敗了1500次以後,他總結了自己失敗的經驗,於是他改變了行動策略。

後來,他寫了一本劇本叫《洛基》,他拿著劇本到電影公司推薦,但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絕了,他不斷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成功,也許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

在他遭到1850次拒絕後的一天,終於有一家電影公司同意用他的劇本,並請他擔任劇本中的男主角。從此,他走上影壇,靠自己堅韌不拔的韌性,演繹了眾多的硬漢形象,成為好萊塢最著名的影星之一。

反思一下自己,你在執行一項計劃或任務遇到困難和阻力時是怎麼做的是像史泰龍那樣執著地抓住目標不放,即使麵對失敗也毫不氣餒還是被困難壓得抬不起頭來,心灰意冷而隻想著怎樣抽身而退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為什麼輕柔的水滴能把石頭滴穿柔軟的繩子能把粗硬的木頭鋸斷說透了,就是堅持。一滴水的力量是很微小的,然而隻要一滴一滴堅持不斷地撞擊石頭,那麼最微小的力量也是最巨大的力量,最終會把石頭滴穿的。成功之前難免有失敗,然而隻要能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地努力,那麼成功就在眼前。

IBM中華首席執行總裁周偉說:“堅持很重要,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一些困難,早期你不堅持就有可能放棄。你的職位越高,你的堅持、執著就越為重要。”不管做什麼事,如果不堅持到底,半途而廢,那麼再簡單的事情也會功虧一簣;相反,隻要抱著堅持不懈的精神,再難辦的事情也會顯得很容易。

在工作中,一項計劃或任務在執行中難免會遇上困難和阻力,堅韌的人會迎難而上,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即使困難重重、巨大的壓力幾乎要把人壓垮,他們也會抱住目標不放,努力去完成各項工作。相反,一個人如果不能承受壓力,就很容易放棄目標,計劃或任務會因此而夭折。隻有堅韌不拔,人們才會堅持把計劃執行下去,最終取得好的績效;隻有堅韌不拔,人們才會無論接受什麼樣的任務,都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把事做到位是一種責任

在快節奏、高效率、紛繁蕪雜的工作中,做事到位是任何一位員工所必須擁有的素質,做事做到位才能把工作做得有條不紊,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對社會、對企業、對家庭、對自己,都是一種責任。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工作有一個認知的、體會的過程,做事如何做到位,源於對工作的態度,所謂心到才能手到,就是做事做到位的基石。

中國足球前主教練米盧有句話“態度決定一切”,說得非常經典。他2002年帶領中國足球隊曆史性的衝進了世界杯決賽,確實有他的過人之處。我們做事前首先要端正態度,事無巨細,領導把任務交給你,首先就要好好把它完成,絕不能敷衍了事,大事做不來,小事不願做。業精於勤,而荒於嬉,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首先必須要踏實,要有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

古人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都是普通人,在大部分的日子裏,很顯然是在做一些小事,怕隻怕小事都做不好。熟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崗位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到位就很不簡單了。我們的日常工作大多是由平常的、細小的、不起眼的一件件小事彙聚而成,也是許多繁雜事務的重複,工作完成之後,在一定的層麵並不一定看到什麼成就,可是一旦沒有做好,就會影響別人的工作。所以,“什麼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什麼是不平凡,把一件不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做事做到位,說到底就是認真執行,負責到底。有這樣一名員工,領導安排他去擦桌子,規定每天讓他擦五遍,第一天他照辦了,第二天他也照辦了,可到了第三天他覺得擦四遍效果也一樣,第四天他隻擦了三遍,最後可能一遍都不擦了,對這種執行不徹底的員工,也就更談不上做事做到位了。

做事不要太匆忙。在工作中,有很多人總是低頭做事,他們匆忙如大自然的螞蟻,卻沒有多少實質的收獲,對他們來說,草率行事,冒冒失失是自己最好的寫照。在工作中應該對自己的下一步的工作進行有效合理的安排,把自己要做的製定出一個詳盡的計劃,並對計劃進行落實。製定好就去認真地實行,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都利索的完成,不拖泥帶水。從製定計劃的那一刻起就按照自己的計劃親身去幹。在完成每一件工作後都作詳細地記錄總結,從中得到經驗。

不要做書中講的差不多先生,更不能凡事隻求大概可能,應該本著“今天比昨天和明天都更好”的態度做好身邊的事,為明日做好準備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熱誠,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這就是你迎接未來的唯一辦法。

把事做到位,積極主動是一種必需的工作態度。所謂的主動,就是隨時準備把握機會,自發自動地完成任務的態度。這種態度不需要別人的督促和吩咐,更不需要別人的強迫,而是心甘情願做事的精神狀態,甚至是“為了完成任務,在必要的時候,不惜打破常規”的智慧和能力。這種態度使員工能夠創造性地工作,而不是被動、機械地應付公事。

任何一個老板都不喜歡隻會聽從命令的員工,因為這些員工沒有主動性、創造性,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其實,一個員工最糟糕的不是缺少知識和能力,而是缺少積極主動的心態。一個沒有主動精神的人,工作對他們來說隻是一件養家糊口的工具,一種生存的手段,甚至是一種負擔、一種累贅。這樣的人工作起來毫無熱情,工作效率和工作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消極被動的員工,總是把工作定性為“要我做”,而自動自發的員工則會把工作定性為“我要做”。所以,永遠不要把“要我做”當成工作的前提。高績效最喜愛“我要做”的那類人,並樂意為其效勞。鑒於此,你必須像優秀員工那樣,發揚主動率先的精神,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隻要有能力,就要勇敢地向老板展示,敢於向老板提出你的想法,敢於毛遂自薦,不要等著老板來提拔你。隻有讓老板認識到你的重要性,他才會心甘情願地給你加薪和升職的機會。

比爾蓋茨說:“一個優秀的員工,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的人,他不但能主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能主動為老板分擔憂愁,這樣的員工,自然是當下所有老板最欣賞的員工。”

其實,主動的性格需要後天培養,沒有任何人天生就是積極主動的人。《在做最好的自己》一書中,李開複這樣說:“每一個年輕人都要擁有一顆積極、主動的心,要善於規劃和管理自己的事業,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為重要的抉擇。沒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業,沒有什麼東西像積極主動的態度一樣更能體現你自己的獨立人格。”

要做就做到最好

一位沒有先進頭腦的員工;一位沒有責任心的員工;一位沒有主動學習意識的員工;一位沒有細致徹底、做到最好的員工,就是一位等待下崗的員工。任何員工都要從嚴要求自己,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許多年前,一個妙齡少女來到東京帝國酒店當服務員。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很激動,暗下決定:一定要好好幹。可萬萬沒想到:上司安排她洗廁所。

當她用自己白晳細嫩的手拿著抹布伸向馬桶時,胃裏立刻翻江倒海,惡心得要嘔吐,卻又吐不出來,太難受了。而上司對她的工作質量要求高得駭人;必須把馬桶抹布洗得光潔如新!

她認為自己不適合洗廁所這一工作,也不知道如何將廁所洗得“光潔如新”。這時,一位前輩出現在她麵前:他一遍遍地抹洗著馬桶,直到抹洗得光潔如新,然後從馬桶裏盛了一杯水,毫不勉強地喝了下去。他不用一言一語就告訴了少女一個極為樸素的真理:隻有馬桶中的水達到可以喝的潔淨程度,才算是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了。這位少女看得目瞪口呆,羞愧萬分,同時也恍然大悟,並暗暗下定決心:

“就算一生洗廁所,也要做一名洗廁所最出色的人!”

當她抱著這種態度去做事時,一切困難都變得微不足道。幾十年後,這位少女已從最初的服務員一步一步做到了日本政府的郵政大臣。職位不斷改變,惟一不變的是她不管做什麼,都要做到最好的毅力。她的名字叫野田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