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hq-19導彈反衛星導彈(2 / 2)

除了已取得試驗成功的直升式動能攔截器外,中國的直升式反衛星武器還有可能配備電磁脈衝(核或者非核)彈頭。解放軍也在致力於為其反艦彈道導彈項目研發類似的彈頭,二者采用的技術也相近。這種武器係統一旦實戰部署,將對美國大量在低地球軌道和高橢圓形軌道運行的軍用和民用衛星構成嚴重威脅。中國或許認為,采用這種辦法可有效對付美國近來部署的與導彈防禦有關的紅外預警衛星,從而確保有效的核威懾。

不過,鑒於由DF-21中程彈道導彈改進而來的運載工具,其射程無法到達在距地球表麵35萬多千米的低傾角赤道軌道和地球靜止軌道運行的衛星,而美軍最為倚重的軍事通信衛星、導彈預警衛星以及電子偵察衛星等就運行於這些區域,因此有報道稱中國正在JL-2潛射彈道導彈的基礎上研發一種潛射反衛星運載工具。JL-2潛射彈道導彈主要裝備中國新一代“晉”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最終建造數量可能達20艘。美國國防部評估稱,2009-2010年將有5艘“晉”級核潛艇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由於赤道軌道以及地球靜止軌道與地球表麵的距離遠遠超過JL-2導彈的射程,加之中國的雷達衛星跟蹤能力還比較有限,因此中國的反衛星武器短期內尚不能對運行在上述軌道的美軍主要軍事通信、預警和電子偵察衛星構成威脅。不過,中國正在DF-25中程彈道導彈基礎上研發一種改進型運載火箭,最終有可能利用DF-31中程/洲際彈道導彈技術加大第一級火箭發動機的推力,並采用可鎖定美國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先進製導係統。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發展其他有可能會輕易威脅美國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武器技術,如射頻幹擾、網絡戰或激光武器係統等。

中國一直在大力發展定向能武器係統,特別是陸基激光係統,並用其對付美國的偵察衛星。2006年8月到10月間,中國曾數次使用高能陸基激光係統“致盲”或“照射”途經中國上空的美國偵察衛星。有報道稱,這可能是中國進行的反衛星武器試驗;也可能是在使用相對低能的激光測距裝置,企圖準確測定美國衛星的運行軌道,為其反衛星武器鎖定目標服務。中國定期向空中發射強勁的激光,表明其具備了癱瘓美國偵察衛星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