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部分

阿爾弗雷德·馬漢

1805年12月2日,在捷克斯洛伐克一個名叫奧斯特裏茨的地方,爆發了一場有16萬軍隊參加的戰略性會戰。經過這一仗,拿破侖徹底粉碎了俄奧聯軍的進攻,法蘭西帝國依然巍然屹立著。

90年後,在美國羅德島海軍學院的講台上,一個名叫阿爾弗雷德·馬漢的海軍戰略講師正侃侃而談:

“拿破侖戰爭證明,大規模會戰是決定陸上戰爭勝負的最有效手段。那麼海戰呢?同樣需要這種傾其軍力的會戰,惟有如此,才能奪取製海權!我相信,總有一天,會出現一個‘海上的奧斯特裏茨’!”

馬漢的聲音不高,但卻震動了世界。“海上的奧斯特裏茨”成為穿著不同國家軍服的海軍元帥、海軍上將們矢誌不渝的追求目標。又過了21年,在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馬漢的願望終於變成了現實。不過,這壯觀的會戰不是發生在其理論的誕生地美國海域,而是在歐洲北海的一角,一個名聲並不十分響亮的地點——日德蘭。就是因為這場會戰,使日德蘭的名字永垂史冊,也使馬漢的理論開始廣為人知。

起源於海洋文明的西方國家很早就重視海洋的意義,2000多年前的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就說:“誰控製了海洋,誰就控製了世界。”幾百年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乃至今天的美國在世界上的優勢力量都是以海權為基礎的。

阿爾弗雷德·馬漢(1840—1914年)是美國曆史學家、海軍軍官。他發現,人類在海上的機動性超過了陸地。他在研究了英帝國長期稱霸世界的曆史後,於1890年出版了《製海權對曆史的影響》一書,提出了“海洋中心”說。馬漢認為,商船隊是海上軍事力量的基礎;海上力量決定國家力量,誰能有效控製海洋,誰就能成為世界強國;要控製海洋,就要有強大的海軍和足夠的海軍基地,以確保對世界重要戰略海道的控製;對美國來說,最重要的是夏威夷群島和巴拿馬海峽,海軍必須以“集中”為戰略法則,同時要重視“海上交通線”、“中央位置”和“內線”;海軍必須積極出擊,不能消極防禦。馬漢的《製海權對曆史的影響》一書在美國再版了30多次,並在全世界廣泛流傳。馬漢也被後人公認為是海權論的鼻祖。他的突出貢獻尤其在於對海權這一概念的創建和廓清,經受了時間的考驗,體現了巨大的理論價值,對當時的世界和後世曆史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馬漢是一個順應時代而起又推動了時代發展的偉人。

馬漢的有關海權的理論著作有20多部。馬漢認為,不可能再有哪一個國家能像過去那樣獨霸海洋,美國應與有共同血緣關係的英國合作,確立同一種族對海洋的支配。馬漢明確表示,他的海權論是要為美國的外交和軍事戰略提供理論基礎,並公開稱“強權即公理”。馬漢曾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海軍顧問,他的理論成了美國海軍發展和海上擴張的理論根據。18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海軍法案》,美國開始大規模發展海軍。19世紀最後10年,美國的海軍實力由世界第12位躍升為第3位,僅次於英、法兩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的海權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完全控製了太平洋,把太平洋當作自己的“內湖”。冷戰結束後,美國在海外仍有700多個軍事基地,4個作戰艦隊,13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各型艦艇468艘。

鑒於馬漢對美國海軍戰略的重要影響,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說:馬漢是“美國生活中最偉大、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直至今天,強大的海權仍是美國全球戰略的基礎,馬漢的海權思想仍然深深影響著美國和世界許多政治家和軍事家。20世紀90年代末,西方大國用於海軍建設的開支占國防開支的比例很大,美國為30%,日本23%,法國14%,意大利13%,德國12%。海軍如此被重視,歸根結底,不得不歸功於馬漢海權論的開山之功。

卡爾·克勞塞維茨

1831年11月16日,普魯士王國的一位將軍因患霍亂病離開了人世。可是他的名字卻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後人淡忘,他就是享譽世界的軍事理論著作《戰爭論》的作者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克勞塞維茨於1780年生於普魯士一個稅務官家庭。他從小酷愛軍事,12歲參加普魯士軍隊,13歲踏上與法國作戰的戰場,不久晉升為少尉。1801年,他被選入柏林陸軍大學深造。在軍校裏,他刻苦攻讀,勤於思考,獲得了校長沙恩霍爾斯特將軍的賞識。軍校畢業後,他被推薦到奧古斯特親王的部隊擔任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