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反法同盟各國的軍隊與拿破侖的軍隊正在征戰。1806年,克勞塞維茨隨親王參加了著名的耶拿戰役和奧爾施塔特戰役,普軍大敗,他也在戰敗後被俘。翌年被釋放回國後,他深感陳舊的軍事製度無法適應近代戰爭,因而積極呼籲和參與了普魯士軍隊的改革工作。1810年,克勞塞維茨被任命為柏林陸軍大學的教官。在任教期間,他編寫了《軍事訓練概論》等著作,並給普魯士王太子講授軍事課程。1812年,因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與準備發動侵俄戰爭的拿破侖結成同盟,克勞塞維茨憤而辭去了教職,奔赴俄國參加了反抗拿破侖的戰爭。拿破侖被打敗後,他重又回到了普魯士軍隊,開始從事戰爭理論的研究;1818年出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並晉升為將軍,這年他38歲;在任12年,致力於軍事理論和戰爭史研究,著書立說。

法國大革命、曆次拿破侖戰爭和19世紀初歐洲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對於克勞塞維茨世界觀、軍事觀的形成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克勞塞維茨雖然對法國大革命持反對態度,但他同時也清楚地看出了這次革命在軍事上引起的根本性變化,並對封建主義軍事理論進行了尖銳的抨擊。

可是,克勞塞維茨的觀點仍是資產階級的中庸思想,在進步的觀點中夾雜著反動思想、普魯士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克勞塞維茨觀點的理論基礎是德國康德、費希特和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他以這種唯心主義哲學思想為指針,在資產階級軍事科學中首次對戰爭和軍事學術等一係列現象的相互聯係和發展作了分析。克勞塞維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間所發生過的130多次戰爭和征戰,撰寫了論述荷蘭獨立戰爭、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戰爭、路易十四戰爭、菲特烈二世戰爭、拿破侖戰爭、1812年衛國戰爭、1813年德意誌解放戰爭等許多軍事曆史著作。但其主要著作是《戰爭論》。

《戰爭論》的結論是:“戰爭是政治的工具,戰爭必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戰爭就其主要方麵來說就是政治本身,但並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規律進行思考了。”對於克勞塞維茨的這一論點,列寧曾給予極高評價。

然而,作為唯心主義者的克勞塞維茨,把他國家的政治視為整個社會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發展動力就是階級鬥爭。他認為戰爭隻不過是對外政策的繼續,而沒有認識到戰爭同對內政策的聯係,把政治與經濟、政治與社會製度、政治與階級鬥爭割裂開來。由於他沒有揭示出戰爭的社會性質和階級本質,所以在他論述具體戰爭時,就無法闡明戰爭的侵略性或正義性。

克勞塞維茨認為“每個時代均應有其特定的戰爭”,軍事學術的變化是由“新社會條件和社會關係”引起的。克勞塞維茨在研究軍事學術理論及其組成部分—戰略學和戰術學方麵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對軍事學術中的“永恒的原則”,認為戰爭現象是不斷發展的。同時,他又否定在軍事發展上存在規律性,並且斷言“戰爭是一個充滿偶然性的領域,是一個充滿不確實性的領域”。

克勞塞維茨是第一個在西方軍事科學中明確提出了交戰、戰局乃至整個戰爭的一些實施原則: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盡可能多的兵力於主突方向;發揮軍事行動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堅決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戰果。

克勞塞維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製勝作用,這也是他對軍事理論的重大貢獻。克勞塞維茨認為,主要精神力量是: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於克勞塞維茨沒有弄清戰爭的社會本質和民眾在戰爭進程中、戰爭結局中的決定性作用,過分地誇大了統帥的作用,因此他就無法認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

克勞塞維茨的著作,構成了西方軍事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完整階段。他的戰爭學說是對戰爭本質等問題的重要見解。《戰爭論》探索戰爭奧秘的深度是克勞塞維茨死後100多年來,任何一個軍事理論家從未達到過的,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並受到了各國的重視。曾經擔任德軍總參謀長、“施蒂芬計劃”的策劃人馮·施蒂芬伯爵在《戰爭論》第五版導言中寫道:“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都是有史以來有關戰爭的論述中最高超的見解”,“通過它造就了整整一代傑出的軍人”。《美國軍事學說》的作者達爾·奧·史密斯將軍寫道:“克勞塞維茨的理論雖然不是產生於美國,但是這種理論對美國的作戰方法和政策都具有重要影響。”無論是在西方陣營還是在共產主義陣營,克勞塞維茨的學說都受到高度的重視,並且擁有大量的擁護者。克勞塞維茨本人也因此被視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