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任以後,魯登道夫果然不負厚望。他根據敵強己弱和俄軍指揮不利等情況,及時調整部署,製定了故意示弱,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兵器殲敵一部等作戰方案,將俄軍先遣部隊裝進預先設置的“口袋裏”。經鏖戰五晝夜,全殲俄國一個集團軍,打死打傷和俘虜俄軍共達十四萬五千餘人,從而扭轉了東普魯士的局勢,取得了以少勝多的勝利。“東普魯士戰役”被稱頌為“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圍殲戰”。魯登道夫以此被狂熱的德國軍國主義分子奉為不可戰勝的偶像,頂禮膜拜,他的職位也於1914年11月擢升為東線方麵軍參謀長,再次與出任總司令的興登堡合作。魯登道夫雖然每次都以副手的身份出現,但他始終發揮著獨立的、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如他在《總體戰》一書中說的“東線作戰的領袖不是司令官,而是參謀長,作戰意圖取決於參謀長”。1916年8月,魯登道夫靠自己卓越的軍事指揮才略,爬上了德國統帥部第一總監的位置,權力達到了勢傾朝野的頂峰。這次,盡管他仍然和擔任總長的興登堡合作一起指揮全國部隊,但實際上,軍事上的指揮權多半落到了他的手裏。1918年,德國經過幾年戰爭的消耗,內外交困,財竭力衰,陷入了極度艱難的境地。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德國人民掀起了反戰和革命的浪潮。麵對現實,大權在握的魯登道夫非但沒有收斂軍事擴張的野心,反而認為隻有軍事上的勝利才能使德國得到繁榮和發展。他揚言,為了勝利,就必須在軍事上發動進攻,要進攻就必須進行大的決戰。1918年,對於魯登道夫來說是決定性的一年。他不顧國內朝野上下的一片反對,傾軍事上幾乎全部實力破釜沉舟,先後炮製和發動了“米夏埃爾行動計劃”和“埃納攻勢”,雖然在開始階段進展順利,取得了一些戰果,但後來由於美國介入,德軍終於在8月8日以徹底的失敗而告終。魯登道夫後來回憶說:“8月8日乃是世界大戰史上德國最黑暗的日子”,“8月8日這一天確定了我們戰鬥力衰亡的命運,並把我在戰略上為我們的處境尋找亡羊補牢之計的希望破滅了。”1918年9月29日,魯登道夫下達了和平停戰的命令,不久,他迫於國內輿論壓力隻身逃到瑞典。

1919年春,魯登道夫從瑞典回國。這時,德國經過所謂“自由與民主”選舉,建立了魏瑪共和國。1920年3月,魯登道夫參加了以推翻共和國、建立君主體製為目的的卡普暴動。暴動破產後,他又賊心不死,和法西斯頭子希特勒勾結,企圖在德國建立起法西斯統治,結果又以失敗而告終。1925年,魯登道夫的軍事論著代表作《總體戰》出版,闡述了他“戰爭和政治都是以民族生存為目的,而戰爭則是為民族生存而奮鬥的最高體現,所以政治是從屬於戰爭的”這一戰略思想。這一理論後來被希特勒繼承下來,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37年12月20日,魯登道夫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