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部分
切斯特·尼米茲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有影響力的美國海軍統帥,切斯特·尼米茲策劃、協調和執行了在太平洋戰場打敗日本天皇海軍的行動。尼米茲在與美國陸軍指揮官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的合作上,展現了自己的交際能力,而在利用有限的資源取得出人意料的勝利方麵,則顯示出他的戰略戰術技巧。尼米茲在航空母艦和水上艦隊的軍事行動和之前在潛水艇艦隊服役的經曆使他能率領混成的太平洋海軍取得完美的勝利。
1885年2月24日,尼米茲出生在離大海很遠的德克薩斯州弗雷德裏克(Prederkksburg),最初希望進入美國陸軍軍官學校,但是在得知西點軍校沒有剩餘的名額時就接受了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的錄取。畢業後,尼米茲加入了美國亞洲艦隊,加官晉爵為驅逐艦迪卡特號(Decatur)的艦長。1908年7月7日,他讓迪卡特號擱淺幾乎終止了他的軍事生涯。盡管他因瀆職被送軍事法庭,但是他受到的懲罰僅僅是譴責。
回到美國後,尼米茲被分配到幾個潛水艇上任職,一直到1913年去歐洲學習德國和比利時柴油機的技術發展。在他回到祖國後,他運用這些情報監督指導柴油機推動的美國軍艦莫米號並且1916年起航後留在軍艦上擔任執行船長和總工程師。
1917年4月美國加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尼米茲和莫米號加入了大西洋艦隊。8月,在被提升為少校後,尼米茲成為潛水艇部隊指揮官輔助決策塞繆爾·S·羅賓遜的助手。這位海軍上將與他的導師的友誼很好地保持到了下一個十年。
戰後,尼米茲在華盛頓的海軍參謀部任職,1920年轉到了珍珠港視察新的潛水艇基地的建設情況。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裏,他在各式潛水艇和戰艦、驅逐艦上服役。他還幾次返回華盛頓協助在美國大學裏成立第一批海軍預備軍官訓練團計劃。
1938年被提升為海軍少將,尼米茲在聖地亞哥擔任一支巡洋艦團的指揮,在夏威夷擔任一支包括美國軍艦亞利桑那號在內的戰艦團的指揮,隨後在1939年回到華盛頓擔任航海局的局長。1941年當日本人轟炸珍珠港時,尼米茲主管海軍人事,負責在這場大戰中組織人力資源。
1941年12月31日,在海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的推薦下,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任命尼米茲為太平洋艦隊的總司令,並將他提升為海軍四星上將。盡管在太平洋戰區由一個美國指揮官統一指揮比較有利,但是無論是陸軍還是麥克阿瑟將軍都不願在一個海軍軍官手下做事。結果,兩個指揮官共同主事,尼米茲和麥克阿瑟一起負責指揮太平洋戰區,幸運的事,首先是因為尼米茲的交際能力,兩個指揮官相處得很好,他們都認為有太多的日本人需要他們對付而無暇相互爭鬥。
盡管盟軍認為對付日本人的戰場次要於“歐洲第一”計劃,尼米茲並沒有推遲阻止日本擴張,收複他們的失地,將戰火推向日軍本土的策略。利用美軍密碼破譯人員提供的日軍的作戰計劃,尼米茲於1942年在珊瑚海殲滅戰中第一次打破僵局。
6月,再次利用數據情報,尼米茲確定了由襲擊過珍珠港的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率領的敵軍的位置,在中途島附近海域。在日本的飛機還在航空母艦的甲板上補充燃料和更換彈藥時,尼米茲贏得了在這場戰爭中美國海軍的第一次勝利,這也是日本海軍在350年來的第一次戰敗。在這場戰役中日本損失了整個艦隊中9支航空母艦中的4支,超過300架的飛機和很多日本最優秀的飛行員。
在關鍵的中途島戰役中,戰爭的主動權轉到了美國人手中,尼米茲和麥克阿瑟在一係列的越島作戰戰場中成功合作,越來越逼近日本本土。尼米茲在1943年11月占領了吉爾伯特島,1944年2月占領了馬歇爾島,1944年8月占領了馬裏亞納群島。10月,他加入了麥克阿瑟的隊伍收複菲律賓群島。美國的領導階層公認尼米茲的成就,將他提升為新設立的海軍五星上將。
1945年初,尼米茲指揮對關島、艾渥吉馬和衝繩的進攻。當日本在經受兩粒原子彈轟炸後投降之時,尼米茲正在準備入侵日本。1945年8月29日,尼米茲乘坐美國軍艦南達科塔號旗艦開進東京灣。9月2日在密蘇裏號上的投降儀式上,尼米茲作為美國的代表在條約上簽了名。
10月5號,海軍上將回到華盛頓受到熱烈歡迎,這一天被譽為“尼米茲之日”。在歡慶後不久,尼米茲接任了海軍總司令的職務,在接下來的兩年裏管理士兵和軍艦的複員,同時為核潛艇的發展提供資金。他在1947年12月15日退休。第二年,他短暫地做了一段時間的海軍部長顧問,隨後做了兩年聯合國駐克什米爾專員。尼米茲在1966年2月20日他八十一歲生日的前幾天死於一場手術後的並發症,安葬在舊金山的金門國家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