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部分
盡管崔可夫在莫斯科,但無時無刻不牽掛第8集團軍。十月革命節過後沒多久,崔可夫便急不可耐地返回前線,重新指揮近衛第8集團軍,領受的任務是進攻阿波斯托洛沃。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華西列夫斯基告訴崔可夫“進攻阿波斯托洛沃保留大本營將根據向阿波斯托洛沃進軍的情況來判斷近衛第8集團軍的作戰行動,哪怕一天前進5~10公裏,也是在前進”。
以前,烏克蘭幾乎無人知道,但阿波斯托洛沃小城對於西南方麵軍攻打尼科波爾具有重要的戰役價值,可以切斷尼科波爾德軍的退路。
為使部隊減少傷亡,崔可夫對阿波斯托洛沃發起了避實就虛的攻擊。崔可夫規定各部隊繞過敵人要構築在各大車站的強大支撐點,沿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尼古拉耶夫卡——波斯托洛前進。
德軍投入大量戰車實施連續有效的反衝擊,使缺乏反戰車武器的崔可夫部隊損失嚴重,在秋雨連綿的泥濘道路上的進攻行動受挫,6天才向前推進了10公裏。
在此作戰的緊要關頭,崔可夫向所屬部隊發出命令指出:此刻決定戰鬥勝負的關鍵已非兵力和兵器,而是部隊的意誌、耐力和決心;各部隊要堅決對疲憊不堪的德軍實施連續不斷的攻擊。
崔可夫的果斷指揮收到了明顯的成效:26日,近衛第8集團軍攻占科什卡諾夫卡;27日向前推進了12公裏。為守住尼科波爾和錳礦區,德軍收縮防線,用主力部隊抗擊近衛第8集團軍;崔可夫部隊的進攻受到了遏製,戰事陷入暫時的相持狀態。
1944年初,蘇德戰場兩軍之間的戰線,從北往南自拉多加湖南岸經斯摩稜斯克南下,沿第聶伯河為界,德軍在西,蘇軍在東。但蘇軍的實力已明顯高於德軍的。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在西南戰區實施主攻突擊,收複烏克蘭和克裏米亞。
1月10日,在冰雪嚴寒之中,崔可夫指揮近衛第8集團軍所屬近衛步兵第4軍在肖洛霍沃方向發起攻擊,幾乎沒有遭受任何損失便前進到索菲耶夫卡——尼古拉耶夫卡公路。
15日,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華西列夫斯基在西南方麵軍司令部召開作戰會議,要求該方麵軍各集團軍加緊攻擊行動,盡快拿下尼科波爾。
崔可夫針對戰場情況,向方麵軍司令官馬利諾夫斯基提出了一份集中優勢兵力實施局部突破的作戰計劃,獲得了采納。根據這一計劃,蘇軍兵力做了調整,近衛第8集團軍的進攻正麵縮短了整整60公裏。
2月1日,近衛第8集團軍向德軍陣地發起了進攻,突破了德軍的防線。2日中午,崔可夫帶領集團軍司令部人員親臨前線了解敵情,要求部隊繼續加強攻勢。2月5日,近衛第8集團軍和第46集團軍會合,開始集中兵力猛攻阿波斯托洛沃。
到了3月10日崔可夫的近衛第8集團軍完成了對因古茨河當麵德軍部隊的合圍。
德軍為了解除困境,向崔可夫的部隊發起了激烈的反擊。對此,崔可夫鎮定自若,指揮自己的近衛第8集團軍調整兵力部署,堅決挫敗了德軍的反衝擊企圖。
3月19日,崔可夫的近衛第8集團軍強渡了南布格河,將克裏米亞半島上的德軍從陸路完全孤立起來,並打開了通向德涅斯特和敖德薩的道路。為表彰崔可夫指揮近衛第8集團軍取得的輝煌戰績,蘇聯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於3月21日再次授予他“蘇聯英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