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部分
太陽能熱水器
陽光也可以用來發電。比較常見的光電池是用半導體材料矽製成的矽電池,它能將13%~20%的日光能轉化為電能。許多電子計算器和其他小型電子儀器現在已經采用太陽能電池供電,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更是主要依靠太陽能電池來提供電力。
最大膽的設想是利用地球軌道衛星在太空中發電。由衛星組成的太陽能發電站可以在高空軌道上大麵積聚集陽光,通過高性能的光電池轉換成電能,然後通過微波發生器轉換成微波並發回地麵。地麵的接收天線再把收到的微波整流並送往通向各地的電力網,供廣大用戶使用。
我國太陽能產業起步雖晚,但太陽能熱水器在我國應用比較廣泛;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在中國仍然處於初期階段,由於價格昂貴,應用受到限製。到2020年,我國經濟將比現在翻兩番,而能源消耗卻不能有同樣的增長。能源專家說,除了全麵實現節能目標外,我們必須仰仗光芒四射的太陽。我們可以樂觀的設想,人類的未來將是一個太陽能時代的未來。不能亂丟廢舊電池
人們在電池“沒電”之後,常常隨手丟棄廢舊電池。可是,廢電池雖小,危害卻很大。一粒鈕扣電池能汙染60萬升水,這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一節一號電池的溶出物就足以使1平方米的土壤喪失農用價值。由於廢電池汙染不像垃圾汙染那樣可以憑感官感覺得到,具有很大的隱蔽性,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目前,我國已成為電池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廢舊電池汙染也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環境問題。
鎳氫電池你們或許不知道,廢電池有可能成為汙染的禍根。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汙染物汞(水銀)、鎘、鉛等。當被隨意丟棄,或者混在一般生活垃圾中堆放在自然界時,電池就會自然腐蝕,這些有毒物質便會慢慢從電池中溢出來,進入土壤或水源,再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們的健康。它們不但損害人體的神經係統、造血功能、腎髒和骨骼,有的還能夠致癌。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就曾發生震驚世界的“水俁病”和“骨痛病”環境公害事件,人們最終確定就是由於汞汙染和鎘汙染造成的。
廢電池汙染因此,廢電池的回收也就顯得十分重要。在西方發達國家,早就已經開始對廢電池進行分類回收。像在德國,更是規定在購買新電池前,必須以舊電池來換!從1999年5月開始,北京的麥當勞餐廳成為了北京市“有用垃圾回收中心”的廢舊電池回收點。當你走進任何一家麥當勞餐廳,都可以在入口處看見一個淡黃色的廢電池回收箱和一幅醒目的宣傳海報。合肥市也在許多公共場所設立了廢舊電池回收桶,3年回收廢舊電池近10萬節。
現在都提倡使用“綠色電池”。所謂綠色電池,就是符合環保要求的電池,目前最常用的是“鎳氫電池”。這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堿性蓄電池,具有能量高、有益於環境保護和壽命長等優點。由於用貯氫電極代替了傳統電池中的鎘電極,因此也就消除了金屬鎘帶來的環境汙染難題。鎳氫電池的化學物質成分,主要由鎳和稀土元素組成。而我國稀土資源十分豐富,所以開發我國無汙染的“綠色電池”大有前途。
用廢舊電池製作環保地圖實行垃圾分類
講環境保護,一個人最容易做到而且必須做到的是——知道手裏的垃圾該怎麼扔。如果大家連垃圾都不知道該怎麼扔的話,美好的環境根本就沒有保障。因為現在的垃圾成分複雜,有些還是有毒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