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部分

植物建築

所謂“生態建築”,其實就是將建築看成一個生態係統,通過設計建築內外空間中的各種要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築生態係統內部有秩序地循環轉換,獲得一種高效、低耗、無廢、無汙、生態平衡的建築環境。

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對生態建築非常感興趣,逐漸回歸大自然,日本、荷蘭、英國、美國、瑞典等紛紛開展生態建築計劃。

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美國芝加哥就建成了一座雄偉壯觀的生態大樓。樓內沒有磚牆,也沒有板壁,而是在原來應設置牆壁的位置上移種植物,用植物牆把每個房間隔開,人們稱之為“綠色牆”、“植物建築”。人們生活在這種植物建築裏,每天都樹木蔥鬱、綠草如茵,空氣清新,景色宜人,仿佛置身於美麗的大自然中。

生態建築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尤其是生態住宅更是如此。生態住宅力求自然、建築和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它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來創造一個有利於人們健康的舒適生活環境,又要控製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實現向自然索取與回報之間的平衡。

生態住宅首先要滿足的是人的生活舒適性,例如適宜的溫度、濕度,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風,以及無輻射、無汙染的室內裝飾材料等。其次,生態住宅還要與自然景觀相融合,與大自然保持和諧的關係,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負麵影響,如減少有害氣體、二氧化碳、固體垃圾等汙染物的排放,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納料技術在治

理汙染方麵的作用20世紀結束前的十多年,納米技術誕生了。納米是十億分之一米的長度單位。把某些物質粉碎至納米級,用於汙染治理,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食品、造紙、印染、農藥、化工、洗滌劑等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一直是個難題,不是無法達標排放,就是處理成本太高,企業難以承受。而且,還存在嚴重的二次汙染問題。現在,采用納米二氧化鈦處理這類廢水就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吸附廢水中的汙染物質,並利用太陽光分解汙染物質。

廢水處理是一個現代化難題

納米生活淨水設備

如今,煤和石油依然是人類主要的燃料,它們都含有一定比例的硫、氮及粉塵和其他雜質,如果燃燒不完全,這些雜質就會變成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非常有害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及可吸入微粒等。在燃燒煤和石油時添加納米級的催化劑,不僅可以提高燃燒效率,而且可以使硫轉化為固體硫化物,從而杜絕二氧化硫廢氣汙染。在石油提煉時添加納米脫硫催化劑,可使油品中的硫含量降低到萬分之一以下。複合稀土納米級粉末具有極強的氧化還原能力,可以徹底解決汽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