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甜甜美美鄧麗君(2)(1 / 3)

經我說明來意,我受到蘆洲國小李老師、楊老師的熱情接待。他們說,鄧麗君是蘆洲國小的驕傲,而蘆洲國小是鄧麗君成長道路上的裏程碑。為了紀念鄧麗君,在3樓校史室中劃出“校友鄧麗君的文物專區”。他們說,“你來得正好,因為彩虹樓剛剛落成,校史室也剛剛整理完畢。如果你前幾天來,很多鏡框、照片都還堆在地上呢。你是來自上海的遠客,也是重新布置的‘校友鄧麗君的文物專區’的第一個參觀者。”

走訪“校友鄧麗君的文物專區”

兩位老師陪同我來到3樓校史室。校史室很大,占用了兩、三間教室。

校史室裏,滿目獎狀、獎杯以及發黃的老照片,還有一大排成就卓越的校友照片,充分表明這是一所曆史悠久而成績輝煌的學校。

我首先參觀校史,看到一塊寫著“和尚洲公學校”的校牌,這便是蘆洲國小創始時的校牌。在日本統治台灣時期,蘆洲叫和尚洲。1898年,和尚洲公學校正式創立,這一年成為蘆洲國小誕生的日子——1941年和尚洲公學校改稱和尚洲國民學校,台灣光複之後於1946年改稱蘆洲國民小學。

6歲的鄧麗君在1959年隨父親從屏東縣來到台北縣蘆洲,正好到了上學的年齡,而她家又正好在蘆洲國小附近,於是就進入蘆洲國小一年級學習。

鄧麗君在蘆洲國小讀了6年,1965年從蘆洲國小畢業,拿到畢業證書——這是鄧麗君一生中拿到的唯一的畢業證書,因為她進入中學之後就半途輟學去當歌手了,沒有拿到初中的畢業證書。

在播放著鄧麗君《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歌曲聲中,我細細參觀校史室的“校友鄧麗君的文物專區”。據稱,這裏是留下鄧麗君生平資料最多的地方,將改建成專門的“鄧麗君文物紀念室”。

我看到上百幅的鄧麗君從兒時、少女到成年的老照片,還有許許多多難得一見的鄧麗君黑膠老唱片,各種各樣的唱片封套、海報,還有鄧麗君大事記、鄧麗君檔案等等,內容非常豐富。可以說,要了解鄧麗君的一生,務必要到蘆洲國小來。我忙著用照相機翻拍了幾十幅鄧麗君不同時期的照片。

我以為,在“校友鄧麗君的文物專區”中,最可珍貴的是鄧麗君早年的照片。鄧家家境雖然並不富裕,可是父母格外鍾愛這個唯一的女兒,為她留下難得的許多童年的照片,其中最早的是鄧麗君3個月時的照片。

鄧麗君一周歲的照片,看得出是在照相館裏拍攝的。父母為鄧麗君精心打扮了一番,頭戴一朵花,身穿連衣裙,還背著一個小小的女包,夠“時髦”的。

最可愛的是鄧麗君4歲時的照片,蹺著二郎腿,那種氣質,那種“風度”,躍然紙上。進入蘆洲國小之後,鄧麗君給老師的印象是乖巧、懂事,有人緣,待人親切,不過功課一般,尤其是數學差。我注意到鄧麗君7歲時與父母一起遊台北外雙溪的照片。鄧家有5個孩子,父母隻帶她去台北遊玩,足見她在家中深得父母的喜愛。鄧麗君的音樂天賦,在小學一年級就已經顯露。她聽一支歌,聽了三遍,就會從頭到尾唱出來。

鄧麗君的父親愛唱京劇,母親愛唱民間小調。她最初在家中跟著母親學唱。鄧麗君的媽媽還用留聲機放音樂,教女兒唱歌。可以說,鄧麗君能夠走上歌星之路,離不開父母親的影響。

當時,在眷村附近駐紮著“九三康樂隊”。所謂“康樂”,來自當時台灣當局的口號“富強康樂”,所以軍隊組織了“康樂隊”,在軍中開展“勞軍演出”。蘆洲的“九三康樂隊”,隸屬於當地的空軍部隊。“九三康樂隊”中有一位拉二胡的李成清先生,既是鄧麗君父親的戰友,又是鄧麗君母親打麻將的牌友,是鄧家常客。他看到鄧麗君有唱歌的天分,在1961年的時候就教8歲的她唱黃梅戲,成為鄧麗君的啟蒙恩師。

1962年,在鄧麗君9歲的時候,李成清讓她參加“九三康樂隊”的演出。

我看到兩張鄧麗君9歲時的照片。小學四年級的她,隨“九三康樂隊”到軍隊慰問演出。鄧麗君頭戴雙翅帽,身穿長衫,手持折扇,女扮男裝飾演“相公”,正在那裏“得意洋洋”地唱著。在她的背後,5位係著領帶、身穿西裝的男士在為她伴奏。有趣的是,背景幕布的一角被掀起,有人在全神貫注地看著她的表演,此人似乎是她的指導老師李成清。這張難得的老照片,大約是鄧麗君平生第一張劇照,凝固了這位9歲小明星生動的瞬間。據說,鄧麗君當時每次演出可以拿到十幾元新台幣,補貼家用,使父母感到非常高興。

1963年8月,10歲的鄧麗君參加“中華電台”黃梅調歌曲比賽,以《訪英台》獲得冠軍,為參賽者中年齡最小者。這是鄧麗君第一次獲獎。在“校友鄧麗君的文物專區”,我看到鄧麗君獲獎的獎狀,上麵寫著:

優勝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