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筠小姐於五十二年(引者注:即公元1963年)八月份參加本台第一次梁祝電影插曲空中歌唱比賽成績優異經評定為個人組第壹名特發給獎狀以資鼓勵
此狀
中華廣播電台總經理
由於飽經歲月,中華廣播電台總經理的藍色簽名章已經褪色,以致無法辨認姓名。
另一張老照片,則是鄧麗君接過印著冠軍兩字的紙質錦旗般大獎狀時的照片。鄧麗君留著長發,一副興高采烈的神態。
10歲的鄧麗君的“經典照片”是在蘆洲國小的小水池前,坐在小橋欄杆上拍攝的。鄧麗君微微斜著腦袋,淺淺地笑,一身淺色連衫裙搭配深色腰帶,穿著白色短襪和皮鞋。
由於這張照片呈現了童年鄧麗君的可愛形象,許多“麗粉”到蘆洲國小,必定到校園的小池塘旁的小橋邊拍照留念,以致蘆洲國小在重建時不得不把鄧麗君留影的水池、拱橋,依照原比例、原方位異地重建。
在鄧麗君10歲時,還有一張老照片很珍貴。那是鄧家和她阿姨家在蘆洲眷村家門口拍攝的,可以覷見當年蘆洲眷村的麵貌。簡陋的門窗,斑駁的牆壁,顯示眷村生活的艱辛。牆上的門牌號是“7-2”,表明這可能是鄧麗君的阿姨家,不是鄧家。大門上方貼著“天地間詩書最貴”的橫批,可見他們對於知識的看重。在兩家的這群孩子之中,看得出鄧麗君最為出眾。
另外,在鄧麗君早年的與父親合影的照片中,父親總是穿西裝係領帶,整整齊齊,可見鄧家當時雖然貧困,但是很有教養。
還有一張1964年12月鄧麗君獲得的一張獎狀。這不是歌唱比賽的獎狀,而是在蘆洲國小的“國語演講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獎狀。這表明,鄧麗君小時候不僅擅長唱歌,而且擅長演講。出自“外省人”占多數的眷村,鄧麗君的“國語”(普通話)講得不錯。
一顆充滿青春氣息的“新星”
金陵金陵,樂育群英,
鐸振海疆,源始南京,
教澤長被,桃李芬馨,
繼往開來,顯哉丕承,
任重道遠,利用厚生,
願吾校爭光輝,永耀中興。
12歲的鄧麗君在蘆洲國小念完6年,於1965年畢業。鄧麗君唱著“金陵金陵”校歌,邁進台北私立金陵女子中學。鄧家把鄧麗君送到金陵女中去念書,這在當時極不容易。
在台北,金陵女中是僅次於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的名牌學校。金陵女中建校於1956年,由大陸來到台灣的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的校友聯合會創立。金陵女中在台北縣三重的重新路五段656號,離蘆洲鄧麗君家倒不是很遠。由於是私立學校,學費明顯高於公立學校。經濟並不寬裕的鄧家,為了培養鄧麗君,寧可節衣縮食,一定要讓女兒上名牌學校。
剛剛進入金陵女中不久,作為初一的學生,12歲的鄧麗君參加全台第一屆國文初中朗讀比賽,獲得第五名。
到了初二,13歲的鄧麗君一邊在金陵女中上學,一邊在正聲廣播電台歌唱訓練班學習。她參加金馬唱片公司歌唱比賽,以一曲《采紅菱》獲得冠軍。鄧麗君引起台北東方歌廳的老板注意,他邀請她在課餘時間到歌廳演唱,台下觀眾“安可”(再來一個)了六、七次。這樣,台北許多歌廳紛紛邀請這位“新人”演唱,鄧麗君在母親陪同下在晚上前往歌廳唱歌。
在鄧麗君進入金陵女中之後,林青霞也進入這所學校。林青霞後來成為台灣“電影皇後”。據林青霞回憶,剛入校,就聽同學們傳說,學姐中有一個鄧麗筠,在台北歌廳唱歌非常有名,被稱為“娃娃歌後”。鄧麗筠一個晚上的出場費就是一兩千元新台幣,頂台北市一個普通新職員全月的薪酬。告訴她這消息的同學,幾乎全都帶著羨慕的表情。
到了初三,14歲的鄧麗君演出更忙,不光是在晚上出去演出,甚至白天也要請假到台南演出。頻繁的演出影響了鄧麗君的學業,校方要求鄧麗君退學。鄧麗君的父親再三請求學校能夠讓女兒拿到初中畢業文憑,被校方堅決拒絕。校方表示,鄧麗君要麼在學校好好念書,要麼幹脆休學去唱歌。
鄧麗君選擇了輟學。她加盟宇宙唱片公司,走上專業歌手之路。父親就在這個時候,為她取了藝名鄧麗君。1967年9月,14歲的鄧麗君灌錄了第一張唱片《鄧麗君之歌第一集——鳳陽花鼓》。
1968年,15歲的鄧麗君在台灣電視台廣有影響的節目“群星會”中亮相,一鳴驚人。
從此一顆充滿青春氣息的“新星”在台灣歌壇升起。鄧麗君以她的天才和勤奮,不斷登台演出、上電視、演電影,在短短4年裏就灌錄了20張唱片!
鄧麗君以她天籟般的歌聲迅速躥紅,成為一代巨星。她用溫柔甜蜜的歌聲,詮釋一個字——“情”。她演唱的情歌,真誠、清純。她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響遍台灣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