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陪同小公主閱讀童話的人到底出了什麼差錯?人們有很多猜測。法國的一家報紙說,是因為弗蘭西斯和某位王子產生了戀情,在王宮裏上演了灰姑娘的故事。
德國的一家報紙說,弗蘭西斯是被美國安全局買通的一名特工,在傳遞情報時露了馬腳;阿拉伯的一家報紙說,弗蘭西斯小姐合同期滿,她的離開屬正常解聘……總之,眾說紛紜,誰也不知道哪一條是弗蘭西斯被解聘的真正原因。
2001年聖誕節,一封來自沙特公主的電子郵件透露了實情。這封郵件是向弗蘭西斯問候聖誕快樂的。在郵件中,小公主回憶了和弗蘭西斯共同度過的快樂時光。她說,你還記得我們一起讀《安徒生童話》時問你的問題嗎?我們傻乎乎的,真是愚蠢至極,以至於造成今日的離別。
原來公主們在讀童話時,問了弗蘭西斯這麼一個問題:“誰的妻子最快樂?”
當時弗蘭西斯反問了她們;“你們認為呢?”
七位小公主齊聲回答:“農夫的妻子最快樂!”
“難道國王的妻子、百萬富翁的妻子、政治家的妻子、詩人的妻子不快樂嗎?”弗蘭西斯問。
“不快樂。”七個小公主回答。
“為什麼?”弗蘭西斯接著問。七個小公主答不上來,她們隻知道,在童話故事裏,沒有一個國王的妻子是快樂的,也沒有一個百萬富翁的妻子是快樂的。
後來,弗蘭西斯給她們講了其中的原因,並告訴她們:在這個世界上,隻有真正快樂的男人,才能帶給女人真正的快樂。誰知這句話被人告密,第二天她就接到了解除聘約的通知。
2001年末,美國《紐約時報》財經版評選“十大金句”,弗蘭西斯的那句話破天荒地被選了進去。因為她因那句話,失去了一百萬英鎊。
媽媽的妙招
媽媽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老師說:“你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鍾都坐不住,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吧!”
在回家路上,兒子問媽媽,老師說了些什麼呢?媽媽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自己兒子表現最差。唯有自己兒子,老師表現出不屑。媽媽隻得這樣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鍾,現在能坐三分鍾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隻有寶寶進步了。”
在那天晚上,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媽媽喂飯。兒子上小學後,在家長會上,老師對媽媽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障礙,您最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吧!”
在回家路上,媽媽流下了眼淚。然而媽媽回到家裏,卻對坐在桌前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了,說你並不是個笨孩子,隻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說這話時,媽媽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亮,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了。媽媽甚至發現,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好多。在第二天上學時,兒子比平時都要早好多呢!
孩子上了初中,又在一次家長會上,媽媽坐在兒子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名字總是在差生行列中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聽到兒子名字。
媽媽有些不習慣,臨別時就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媽媽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媽媽扶著兒子肩膀,心裏有種說不出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隻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的日子,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媽媽有一種預感,兒子被自己希望的學校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對兒子說過,她相信兒子能考上這所學校。
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媽媽手裏,突然轉身跑到自己房間裏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一個聰明孩子,是您……”
這時,媽媽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滴在手中的信封上,一滴,一滴……
一心想做鷹的人
一位年輕人靠賣魚為生,天天早出晚歸,在市場上辛苦賣魚。有一天,他一麵吆喝,一麵環視四周,注意看是否有人來買魚。
突然,一隻老鷹從空中俯衝而下,敏捷地在他的魚攤上抓了一條魚後立刻轉身飛向空中。賣魚郎很生氣地大喊大叫,可是,什麼作用也起不了,隻能無奈地看著那隻老鷹愈飛愈高、愈飛愈遠……
他氣憤地自言自語:
“可惜我沒有翅膀,不能飛上天空,否則一定不放過你!”
那天他回家時,經過一座地藏廟,他就跪在地藏廟前,祈求地藏菩薩保佑他變成老鷹,能展翅飛翔於天空,以報奪魚之仇。
從此以後,他每天經過地藏廟,都會如此殷切地祈求。
一群年輕人看到他天天向菩薩祈求,就很好奇地相互討論,其中一人說:“這位賣魚的人,每天都希望能變成一隻老鷹,可以飛上天空。”另一人就說:“哎喲!這個傻瓜,滿腦子不知在想什麼,讓我們給他點教訓嚐嚐!”大家交頭接耳,想了一個方法要欺負他。
第二天,其中一位年輕人先躲在地藏菩薩像的後麵。
賣魚郎來了,照樣虔誠地祈求、禮拜。
這時,躲在菩薩像後麵的那位年輕人就說:“你求得這麼虔誠,我要滿足你的願望,你可以到村內找一棵最高的樹,然後爬到樹頂試試看。”
賣魚郎以為真的聽到地藏菩薩的指示,非常歡喜,趕快跑進村裏找到一棵最高的樹,然後爬到樹上。
那棵樹實在太高了。他愈往上爬,愈覺得擔心。
他爬上樹頂,向下看——“哇!這麼高!我真的能飛嗎?”
那群年輕人也跟著來了,他們在樹下故意七嘴八舌地喊道:“你們看,樹上好像有一隻大老鷹,不知道它會不會飛?”
“既然是老鷹,一定會飛嘛!”
賣魚郎聽了,心裏很高興,他想:我果然已變成一隻老鷹了!既然是老鷹,哪有不會飛的呢?於是展開雙手,擺出展翅欲飛的架勢,優美地從樹頂跳下去。可是,奇怪的是他的身體向下墜落,而不是向上的。幸好,他落在泥漿地上,陷入爛泥巴和水草之中,隻受了點輕傷。那些年輕人跑過來,幸災樂禍地取笑他。
他說:“你們笑什麼?我是兩隻翅膀跌斷了,不是飛不起來啊!”
行行出狀元
在宋朝的時候,有個叫葉元清的人被點為狀元。有一天,葉元清騎著高頭大馬,得意洋洋地在街上走著。
來到一個路口時,隻見一個樵夫不避不讓,照舊往前走,衙役們高喊讓道,樵夫才停在路口說:“新科狀元有什麼了不起!如果我小時候能夠上學,現在也是一個狀元!”
葉元清聞言大怒,喝道:“山村匹夫,如此不自量力!還是老老實實砍你的柴去吧!”
樵夫不以為然地說:“天下學問多的是,就說砍柴吧,我想怎麼砍就怎麼砍,你能嗎?”狀元不信。
椎夫拿過一塊方木,在上麵畫了一條線,舉起斧頭往下一劈,正巧沿線劈開了木頭,這時,又走過來一個賣油翁,嚷著說:“這有什麼了不起,如果我是樵夫,我也能這樣!”
葉元清一聽,就說:“好!我買你一斤九兩油,但得用手倒。”
賣油翁哈哈大笑,拿出一個小瓶,又在瓶口放了一個銅板,拿起油桶便倒。隻見油如同一根線一樣落入錢眼中,稱一稱,一點兒不差。
狀元看了兩人的表演,歎了口氣說:“真是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啊!”
後來,人們又把三十六行改為三百六十行,就成了我們現在說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了。
改變生活
伊笛絲.阿雷德太太從小就特別敏感而靦腆,她的身體一直太胖,而她的一張臉使她看起來比實際還胖得多。伊笛絲有一個很古板的母親,她認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她總是對伊笛絲說:“寬衣好穿,窄衣易破。”而母親總照這句話來幫伊笛絲穿衣服。所以,伊笛絲從來不和其他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動,甚至不上體育課。她非常害羞,覺得自己和其他的人都“不一樣”,完全不討人喜歡。
長大之後,伊笛絲嫁給一個比她大好幾歲的男人,可是她並沒有改變。她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滿了自信。伊笛絲盡最大的努力要像他們一樣,可是她做不到。他們為了使伊笛絲開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隻是令她更退縮到她的殼裏去。伊笛絲變得緊張不安,躲開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壞到她甚至怕聽到門鈴響。伊笛絲知道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又怕她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他們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她假裝很開心,結果常常做得太過分。事後,伊笛絲會為這個難過好幾天。最後不開心到使她覺得再活下去也沒有什麼道理了,
伊笛絲開始想自殺。後來,是什麼改變這個不快樂的女人的生活呢?隻是一句隨口說出的話。隨口說的一句話,改變了伊笛絲的整個生活,使她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有一天,她的婆婆正在談她怎麼教養她的幾個孩子,她說:“不管事情怎樣,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本色。”
伊笛絲後來回憶道:“在一夜之間我整個改變了。我開始保持本色。我試著研究我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優點,盡我所能去學色彩和服飾知識,盡量以適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主動地去交朋友,我參加了一個社團組織——起先是一個很小的社團——他們讓我參加活動,使我嚇壞了。可是我每一次發言,就增加了一點勇氣。今天我所有的快樂,是我從來沒有想到可能得到的。在教養我自己的孩子時,我也總是把我從痛苦的經驗中學到的結果教給他們——不管事情怎麼樣,都要保持本色。”
維護尊嚴
十多年前,一位旅行家到馬來半島旅遊。半島地處熱帶,雨季蓊鬱,繁花似錦,各種奇異鳥兒在空中飛翔鳴唱。海岸邊,碧波起伏,沙灘如玉。島上的土著居民一身陽光染就的健康膚色,從容而快樂。自然風光讓旅行家如癡如醉,淳樸民風更讓他流連忘返。特別是偶然遇到的一場奇異的決鬥場麵,更讓他眼界大開。
決鬥者是兩名薩凱部落的男青年,幾乎一樣健壯、一樣帥氣。他們滿臉嚴肅地走到決鬥的地點,赤裸著上身,一副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的神情。
令旅行家大惑不解的是,決鬥者的手中,既沒有槍,也沒有劍,而是一人握著一根孔雀翎。孔雀翎就是孔雀的尾羽。他們握住上端的羽梗,將下端圓圓的中間有一隻美麗“眼睛”的尾部指向對方,找好適當距離站定。
決鬥開始了,隻見他們舉起“武器”,把那美麗的“眼睛”觸向對方赤裸的上身,而且專找那些最薄弱的地方,千方百計地給對方搔癢。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表情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由怒氣衝衝慢慢地變成了“忍俊不禁”。
最後,一方終於難耐“折磨”,控製不住笑出聲來,決鬥即告結束。決鬥的雙方竟然怒氣全消,互相拍拍肩膀,一前一後地離開了。
旅行家問導遊:“這是不是一場特意安排的幽默表演?”導遊肯定地答複說:“絕對不是。這是薩凱部落的一個傳統習俗,什麼時候產生的不知道,但確實已流傳了好多年。
“在這個部落裏,一個人若以為受到了別人的侮辱,便可以用決鬥來泄憤。決鬥的方式隻有一種,就是你剛才看到的。決鬥的時間沒有限製,可以從早到晚,直到一方笑出了聲,方告結束。先笑者為輸家。
“笑過之後,冤家對頭往往會握手言和。剛才的兩個小夥子是一對情敵,為一個姑娘互不相讓,所以隻好決鬥。決鬥後勝者高興,輸者也心悅誠服,因為世代相傳的遊戲規則早已內化為自覺遵守的觀念。這樣的決鬥,不僅能使難題迎刃而解,而且雙方身體都不會受到傷害,更不會造成流血。”
旅行家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他絕對沒有想到在這個近乎原始的地方,竟然存在著如此高超的生存智慧,如此充滿藝術魅力的維護尊嚴的方式。